理论教育 文化记忆中的史态类新闻研究-方法与分析

文化记忆中的史态类新闻研究-方法与分析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试图运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及相关方法,从理论和功用层面对史态类新闻进行学理性透视。进而分析其独特的内涵即报道事实静态化、借新闻由头而复活、具有清晰的认知性等。[3]谭嗣同:《湘报后叙》,载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97 页。[8]方汉奇:《报纸与历史研究》,载《历史档案》,2004 年第4 期。

文化记忆中的史态类新闻研究-方法与分析

本书试图运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及相关方法,从理论和功用层面对史态类新闻进行学理性透视。史态类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新闻不变的内涵,同时也在文本叙事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之处。史态类新闻的复活不但根基于其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更得力于其内在的多重传播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基本内容中。

第一,概念的建构。对于一个“新事物”,概念的建构是其学理化的逻辑起点。在切入史态类新闻内涵前,立足于史态类新闻衍生于新闻的特性是我们全面辨析史态类新闻概念无法回避的逻辑前提。目前在学界业界公认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已随实践愈显苍白,因为它无法涵盖当今如春笋般涌现的各种新闻新生类。因此,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书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对发展中的“新闻”定义进行梳理并导出自己的工作定义:“新闻是被报道的,公众欲知、应知、未知的事实的信息”。该概念包括新闻的三个维度:史态类新闻、现态类新闻和拟态类新闻。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史态类新闻的基本含义是报道内容主体为与新近事实相关联的过去事实的新闻。进而分析其独特的内涵即报道事实静态化、借新闻由头而复活、具有清晰的认知性等。本书通过概念的建构,赋予史态类新闻独立的意义。

第二,类型考察。作为一种新闻文本,史态类新闻与其他文本既有相似点,又有其独特之处。从类型学角度考察,史态类新闻的文本类型最典型的有解密新闻和纪念性新闻。解密新闻是对长期隐蔽的历史事实进行揭秘式的阐释,它最为完整地体现了史态类新闻的特征;而纪念性新闻是借纪念日等做有时距的报道,尽管它既具有史态类新闻的特征,也有现态类新闻的一些特征,但从目前文本的呈现上看,更多的是借新闻由头报道过去事实,因而将其归类于史态类新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史态类新闻只有两种类型,事实上背景新闻作为边缘性文本也具有史态类新闻的特征,只是特征不如前二者明显。从史态类新闻的传播载体来看,不同媒介上的史态类新闻也都各具特色。报纸史态类新闻以文字见长,样式非常灵活;广播史态类新闻以声音传情,讲究语言的口语化;电视史态类新闻则文、声、画结合,显得非常形象生动,而且也能表现深度;而网络新闻则集报纸、广播、电视于一身,实施多媒体立体化互动性的报道,赋予受众意义的无穷尽。

第三,文本叙事。对史态类新闻的文本叙事进行麻雀式的解剖,是为其制作提供一种范式。史态类新闻文本具有固定的叙事结构,即大多由概述和新闻故事组成。但它与其他新闻文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新闻故事的构成因子中,场景是由近场景(新闻由头)和远场景组成,其核心事实主要由距当下时间较远的过去的事实组构而成,而当下事实只是为核心事实作衬托。因此,史态类新闻比较讲究叙事策略,这主要体现为其叙述者的复杂化,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并通过文本的互文保持受众的陌生感,利用悬念与延宕来延续受众的注意力,使用细节构筑真实抓住受众的兴趣点,通过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史态类新闻弥补了因时效性不足带来的缺憾,使文本更具可读性和深度。

第四,多重传播价值。作为一种新闻话语,史态类新闻始终都在建构意义。而意义的建构会受到“主导文化秩序”的限制。史态类新闻因强调一种国家/民族精神,使其与官方话语达到“意义共契”,从而成为构建主流文化及其意识形态的一个生成点和一支辅助力量。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史态类新闻复活的一个功能就是负载着新闻从业者的使命而前行。它不仅拓展了新闻信息资源,推动新闻传播的知性化,还进一步彰显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着娱乐化浪潮中新闻从业者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史态类新闻满足了受众的求知需要,成为其前行的参照坐标,还实现了受众的审美期待。更为甚者,史态类新闻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真正成为传受主体传播价值的共振点,它既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传受主体怀旧情结的释放和实现。

第五,发展走向。在全球化与媒介融合语境下,在多元文化的浸润中,随着新闻传播理念的变化,史态类新闻也会渐趋完善和系统化,其形式和内容会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并走向生态化的发展。但应注意的是,尽管史态类新闻在实践中不断迸发出创造力和生长力,但处于发展阶段的它多数还不规范,有的仅仅是一种雏形,如果没有阳光和呵护,它或许就会像一株幼苗受到风吹雨打而夭折于消费文化的侵蚀里。因此,对史态类新闻的展望既是一个学理层面的预测,也是一种悄然的提醒。

【注释】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96 页。

[2]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英文),圣马丁出版社,1980年,第17-18 页。

[3]谭嗣同:《湘报后叙》,载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97 页。

[4]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载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42 页。

[5]史量才:申报六十周年纪念创刊《申报年鉴》,1933 年。

[6]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三·文教部三·史学》,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80 年。

[7]李大钊:《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251-252 页。

[8]方汉奇:《报纸与历史研究》,载《历史档案》,2004 年第4 期。

[9]明铭:《新闻与历史关系的厘定》,载《当代传播》,2003 年第3 期。

[10]王均等:《新闻与历史关系的再厘定》,载《当代传播》,2004 年第6 期。

[11]成然:《传播生态学角度的新闻与历史》,载《新闻界》,2005 年第3 期。

[12]朱安平:《依存·助力·化合——新闻与历史断想》,载《新闻爱好者》,2002 年第2 期。

[13]郭小平:《新闻与历史的互渗——新闻报道的一种创新精神》,载《新闻三味》,2003 年第10 期。

[14]雷戈:《史学与新闻》,载《文史哲》,2004 年第6 期。

[15]谢贵安:《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看史学的传播和普及》,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1 期。

[16]付开镜:《历史新闻化及其意义》,载《编辑之友》,2017 年第3 期。

[17]金苗:《新闻与历史的对话——从贾永纪念性报道谈历史的新闻诠释》,传媒学术网。

[18]刘永昶:《穿行于历史的新闻》,载《军事记者》,2004 年第12 期。

[19]李红涛:《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新闻》,载《当代传播》,2013 年第5 期。

[20]周胜林:《解读新闻与解密新闻》,载《新闻传播》,2002 年第8 期。

[21]赵新民:《现象类稳态新闻的可读性》,载《新闻知识》,2004 年第8 期。

[22]龙燕堂:《真实,调查性报道的技巧》,载《新闻记者》,2006 年第4 期。

[23]杨琴:《浅议新闻新品种:档案新闻》,载《当代传播》,2001 年第2 期。

[24]李红涛:《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新闻—— 媒体记忆、集体认同与文化权威》,载《当代传播》,2013 年第5 期。

[25]参考童兵:《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的互动》,载《新闻记者》,2006 年第3 期。

[26]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www.daowen.com)

[27]兰斯·贝内特:《新闻:幻觉政治》,杨晓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年,第56 页。

[28]王岳川:《东方消费主义话语中的文化透视》,传媒学术网。

[29]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75 页。

[30]参见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导言第2-3 页。

[31]转引自刘士林:《消费时代的文化记忆》,载《文艺争鸣》,2001 年第4 期。

[32]许永、骆正林:《优化环境:媒介现实的话题》,传媒学术网。

[3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年,第390 页。

[34]参见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37-46 页。

[35]转引自[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年,第11 页。

[3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年,第442 页。

[37]雷戈:《史学与新闻》,载《文史哲》,2004 年第6 期。

[38]谢贵安:《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看史学的传播和普及》,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1 期。

[39]雷戈:《史学与新闻》,载《文史哲》,2004 年第6 期。

[40]余华:《虚假的作品》,载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年,第154 页。

[41]王辰瑶:《新闻创新:不确定的救赎》,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年5 月5 日。

[42]Roshco B.:Newsmakin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p71.

[43]Hartley J.:Understanding News,Methuen,1982,p79.

[44]转引自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 年,第146 页。

[45]Defleur M.L.,Everette E.D.: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A Liberal Arts Perspective,Houghton Mifflin,2005,p381.

[46]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展江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55 页。

[47]参考杜骏飞:《论网络时代的全时化新闻理念》,传媒学术网。

[48]杜骏飞:《论网络时代的全时化新闻理念》,传媒学术网。

[49]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英文),圣马丁出版社,1980年,第17-18 页。

[50]引自杜骏飞:《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1 期。

[51]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158-159 页。

[52]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14 页。

[53]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18-24 页。

[54]参见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50- 53 页。

[55]综合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载《新闻界》,2002 年第5-6 期;《传统新闻价值说的历史终结》,载《新闻爱好者》,2017 年第1 期。

[56]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200 页。

[57]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说的历史终结》,载《新闻爱好者》,2017 年第1 期,第7 页。

[58]参见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02-203 页;《传统新闻价值说的历史终结》,载《新闻爱好者》,2017 年第1 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