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播技术对媒介丰富和资源匮乏的影响

传播技术对媒介丰富和资源匮乏的影响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威廉斯的“时钟”从子夜12 点开始,这时,人类开始使用34 000 年前发明的语言,他们正是以这种较为明确的语言为媒介揭开口头传播的序幕。但是,在这个混合媒介时代,媒介的丰富多样并不意味着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反而可能出现传媒资源的匮乏与同质化。

传播技术对媒介丰富和资源匮乏的影响

科技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人类从远古时期被自然所主宰到今天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一步都凭借着技术的进步。大众传媒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最直接、最有效的受惠者。美国传播学者弗德瑞克·威廉斯把人类从开始使用语言到公元2000 年大约360 个世纪形象地浓缩为1 天的24 小时,大致框定各种传媒在这个“时钟”上的位置。威廉斯的“时钟”从子夜12 点开始,这时,人类开始使用34 000 年前发明的语言,他们正是以这种较为明确的语言为媒介揭开口头传播的序幕。上午8 点,洞窟壁画出现,人类使用线条化符号传递信息由此开始。“时钟”飞快地走过了12 个小时,到晚上的8 点40 分,埃及象形文字问世了。晚上9 点28 分,成熟的字母出现。当“时钟”接近又一个子夜前的11 点38 分,谷登堡的印刷机制造成功,第一本印刷版《圣经》问世,到了11 点53 分,以蒸汽为动力的印刷术告成。此后,发展以秒为计:11 点53 分24 秒发明电报,11 点54 分38 秒架设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有线电缆,11 点55 分02 秒有了电话。在这“一天”的最后几分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信息传播插上翅膀的一系列新成果接二连三地问世:

11 点55 分47 秒,无线电报、电影摄影机出现;

11 点56 分48 秒,商业广播问世;

11 点57 分04 秒,有声电影来到人间;

11 点57 分40 秒,最早的电子计算机诞生。

为新闻传播提供新工具的现代科技在这天子夜前2 分钟发展速度最快,它以一系列新工具的问世引领人类进入20 世纪最后几十年。在这“一天”的最后2 分钟内,记录着这样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

倒数108 秒,彩色电影生产开始;

倒数101 秒,立体声广播开播;

倒数92 秒,第一颗商用卫星升天;(www.daowen.com)

倒数87 秒,分时电脑问世;

倒数49 秒,时为1980 年,新科技革命继续高歌猛进,次年即1981 年,“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巡航成功。[25]

这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为传媒业的问世、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文字工具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靠的记录信息、保存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印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有了更加廉价、更加有效的传播手段,可以实施更广泛的传播;电子技术的诞生,使传播真正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可视、可听的传播情境,传播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简而言之,技术促成传媒,传媒带动社会

首先传播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传播媒介的丰富多样。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促使代表新技术的新媒体的产生,但新媒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媒体的消灭,保罗·莱文森就认为人是媒介形态进化的“自然环境”,媒介形态进化遵循“人性化趋势”,任何一种新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形态功能的补救或补偿,媒介形态呈越来越“人性化”的趋势。[26]电视没有使广播消失,而促使了新类型的广播节目包括谈话节目(脱口秀)和专门的音乐节目等形式的诞生。互联网的出现则进一步改进客户广播的技术平台,经历了调幅(AM)、调频(FM)、数字音频(DAB)和网络广播多次大的技术升级,而每一次广播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新的传播形态、形式和模式的诞生,大大拓展和提高了人与人、人与机器的沟通能力。如2007 年英国BBC 重组编辑部,将电视台、电台和网络三大部门整合成多媒体新闻编辑部,实现电视、广播与网络的联合运营;2009 年,美国广播公司ABC 加盟视频网站Hulu,授权ABC 的内容在网络上播放,这使ABC 的视频有了更多的连接方式,迅速在网上扩展开来;2016 年,纽约时报与FACEBOOK LIVE 直播平台合作进行视频直播。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媒介形态越来越多元丰富,让我们身处一个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同时并存的混合媒介时代。在这个混合媒介时代,丰富多样的媒介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载体,同时也促进了丰富多样的新闻表达形式的产生。在以前,由于载体的有限,不可能承载所有的新闻信息,相较于过去,刚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实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新鲜感,因此着眼于报道现在的现态类新闻和着眼于报道将来的拟态类新闻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着眼于报道过去的史态类新闻因其时效性的缺乏而被冷落。但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媒体介质的丰富,还带来了媒体类型和数量的丰富,这就为因数量有限的媒体所不能承载更多的新闻内容如史态类新闻提供了一个复兴的平台。

但是,在这个混合媒介时代,媒介的丰富多样并不意味着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反而可能出现传媒资源的匮乏与同质化。在严格意义上的传媒诞生初期,信息传播手段简单,信息生发与需求不是特别丰富,新闻的目的主要是传播信息。到了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现在,当多种媒体一起把“信息爆炸”演绎得真真切切时,新闻的传播功能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播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媒体的丰富性使得多个媒体为争取受众源展开了竞争,而竞争和利润导致了大量的文本“内容非语境化”。因而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ll 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Tom Rosenstiel)在其合著的《极速》中认为媒体的空前发达并没有相应地大幅增加新闻信息量,反而使得媒介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炒作热点新闻,并且常常在事件尚在进行的时候就妄下断言,这个时代的新闻观是“妄下断言”而不是“探求真实”。信息因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容易获取的特性使多个媒体追逐同一信息源,于是各媒介常常一哄而上追逐与炒作某个事件,片面放大或忽视一些内容,受众往往难以接收全部真实世界的图像,有时就算是局部真实也常常难以达到。而且在媒介之间,他们在手段上互相模仿,所以最终他们又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追求排他性。表面上竞争将促使媒介机构和内容的多样化,事实上这样的竞争却已成为媒介的一项组织常规甚至仪式,新闻界的仪式化竞争导致各类媒介在信息内容上的重合,致使新闻的均质化和平庸化,媒介独有的信息资源严重匮乏。另外,传播技术使各媒介间出现融合,各媒体为了发展不断融合其他介质的优点,这样媒介之间的相互延伸和渗透也不可避免地使公众获得的信息出现重复或者同一信息议题上的累加。比如,报纸及其网络版是同一信息内容在纸上和线上的两种信息渠道,而电视上的读报节目、手机报纸、门户网站上从报纸转载而来的信息,以及报纸从网络转载而来的信息,都是各种媒介之间信息内容的相互借用和渗透。对媒介而言,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一种资源共享和市场扩张,但对受众而言,简单地转载是一种信息重复。因而说传播技术的发展虽使媒介丰富多样,但同时也造成传媒信息资源越来越枯竭,特别是独家信息的获得已经越来越难,各种媒体之间的信息重复率越来越高,各种传媒的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抢新闻、争时效、比深度、拼特色,已成为新闻竞争的家常便饭。

如何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抢到独家新闻;如何选取独特的切入点,做出有特色的报道,避免新闻报道的均质化和雷同化;如何对新闻题材进行深度发掘,由点及面地和社会生活的大背景联系起来,透视新闻事件的内在本质,让人更好地把握现实社会的走向,成为各媒体积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取得突破后,新兴媒体出现的频率加快,媒介的融合速度加快的进程中,媒介的分化愈发重要,通过分化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让受众关注和使用媒介。因此,我们看到一些新闻制作者大胆尝试新的报道形式,不再追逐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现场性,而讲究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或者说是再加工能力。如近年来,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时兴和新闻节目专题化的趋势正是媒体从平面的信息传播向立体的信息传播转化的结果。立体传播意味着要延伸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要为信息提供纵横的参照,要对信息提供解释和预示,要在知识性和洞见性两方面超越其他媒介的传播效果。因而要求新闻制作者将目光转向历史去挖掘更多的信息资源,为受众做出新的阐释,于是这些新闻制作者将关注今天的视线转向昨天,在历史的瀚海中吐故纳新,不断从历史中寻求新闻创新的灵感;他们已不再仅仅沉浸于未来历史见证人的兴奋之中,而是乐于参照过去历史的厚重沉淀以确定现实的坐标。这一切都为史态类新闻的复兴奠定了现实基础。在实践中,除了纪念性新闻的常态报道,一些为适应受众对某一新闻主题相关信息的深度需求,以背景资料历史等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新版块也不断涌现,随后逐渐出现以史料为主的史态类新闻栏目如《南方周末》的《往事》、《环球时报》的《史海回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