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上述三位名师的课例中可以发现,所谓课堂经验状态的发展主要是指经验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内在本质是一种“否定之肯定”,是学生认知结构从“同化”到“顺应”的转变。而在具体的课堂中,随着课文体式内容与学生学情的变化,这种转变是有一些具体内涵的,例如黄厚江老师这节课经验状态的转变指向的是“学习经验的呈现与否定”环节,支玉恒老师的经验状态转变指向的是“学习经验的整合与改造”环节,而钱梦龙老师的经验状态转变指向的则是“学习经验的筛选与比较”。由此看来,要实现课堂学习经验状态的成功“转变”,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就需要教师提供合适的机会和方式,创造适合学生状态转变的环节。同时,三位名师的课例也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成功实现经验状态的转变,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要设计和实施“否定性”的关键环节。这个关键环节包含的是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达成的是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毫无疑问也应该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中需要设计“否定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否定”到达“肯定”,进而实现经验状态的转变与发展。
(2)需要深入探查经验转变的内部条件。经验状态的转变需要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同时发挥作用,但对教师来说最便利的是提供环境方面的条件,在这种环境中,使学习者能够相互作用并获得经验。虽然学习机会的定义提到了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但强调的仍然是种种外部条件,而学习者的内部条件则常常被忽视。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把握其内在的变化。例如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经验状态一般体现在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上,而这个理解程度是包含了学生的“前理解”或“前见”。这种“前理解”或“前见”只有在经验过程中才会呈现出来,这就给教师的观察与把握增加了难度,需要教师仔细识别与分析,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
(3)需要鉴别关键环节中出现的状态差异。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否定性”环节时,如果只关注经验的外部条件,那就会对学生的真实状态不关注,只忙于传达自己的经验与见解,造成许多学生的低效或无效学习。或者课堂提问的样本太少,只关注了少数学生,全体学生的状态关注不够,这也可能造成许多学生只接受了一些信息,经验在原有水平踏步。这都需要我们去关注经验状态的差异性,识别出不同学生在解决关键问题时的差异,这样才能引导全体而不是部分学生实现经验状态的转变。
【注释】
[1]丁恺.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美)詹森著,梁平译.基于脑的学习: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5.
[3](美)安布罗斯等著,庞维国等译.聪明教学7原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4]姜毅.《二十年后》起点评估——基于学习内容关键属性的辨识[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2(9).
[5]徐长福.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5.
[6](比)易克萨维耶·罗日叶.为了整合学业获得——情境的设计和开发[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7](美)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扩展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11.
[8]本案例由浙江省宁波外事学校高延丰老师施教完成,详见:依据学情改进学生的阅读经验——以《骑桶者》教学为例[J].语文学习,2015(11).(www.daowen.com)
[9](英)福斯特著,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76—77.
[10]王悦.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J].外国文学,2010(1).
[11]王崧舟.例谈“学情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5(4).
[1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69.
[13](德)伽达默尔(Gadamer,H.G)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58—459.
[14](美)赫根汉,奥尔森著,郭本禹等译.学习理论导论(第七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50.
[15](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48.
[16]T·胡森和N·波斯尔思韦特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五卷).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16.本条由泰勒撰写.
[17]王荣生,陈隆升.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9—265.
[18]郭娟,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太原)课堂品译[M].见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
[19]王荣生,陈隆升.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