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否定性”原则,下面我们以名师课例为样本分析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发展与变化,主要是从黄厚江老师任教的《谈中国诗》、支玉恒老师任教的《只有一个地球》、钱梦龙老师任教的《死海不死》等课例中的关键环节中提炼出经验状态转变与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学习经验的呈现与“否定”
黄厚江老师任教的《谈中国诗》,[17]有一个核心环节,他称作“白忙活”环节。通过这个关键环节的教学,学生的经验状态得到了较大的改变。
《谈中国诗》是一篇较长的实用文章,其文体一开始是一篇演讲稿,现在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选入这篇文章时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有的直接把原文选入教材,当作学术演讲辞来处理;有的删掉了前4节演讲色彩较浓重的部分,纯粹变成了一篇学者散文或学术随笔。无论教材做哪一种文体功能的处理,这篇文章文本本身的阅读与理解都是一个难点。一是因为篇幅长,在阅读时间上会给学生阅读经验的形成造成难度;二是钱锺书在文中引述的中外文献较多,涉及一些诗歌批评专业术语,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理解。因此,多数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不知该如何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黄厚江老师采取了以简驭繁的策略,首先采用了“虚拟删减”的办法,告诉学生这篇文章太长,我们一节课学不完,如果我们要把一部分不重要的砍掉先放在一边,把最主要的剩下来学习。大家看看哪些内容可以先砍掉呢?要说出砍掉的理由。在完成这个环节之后,进入了下面的关键环节,分两步走:
第一步:对照剩下来的主体内容,你觉得文章的标题,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有没有需要添加的地方?
第二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否定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还要进一步善于征服和否定自己的想法。否定了别人的想法,是很了不起的进步。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再否定了,那你的进步就会更了不得。你就会变成会思考的人,会读的人,会学语文的人。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刚才大家在这个标题上添加的这些内容,哪一个必须砍掉?
师生讨论之后直接在黑板上修改的学习经验
在第一步的学习中,学生给标题添加了“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古诗”、“中国古诗的特点”、“谈中国古诗的特点的含义”、“谈中国古诗和西方诗不同”、“形式”等。在标题上加上“的特点”三个字之后,提醒同学们:“中国诗的特点”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顺势引导大家进入文本,对作者在文中所写的中国诗的特点加以归纳梳理。归纳成四大特点:“早熟早衰”,“篇幅短小”,“富于暗示”,“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在给标题添加限定词的讨论中,黄老师反复强调,添加限制词要“于文有据”,一定要从文本中找到依据。这实际上是在强化学生阅读初感中的“标题与内容”的对应关系,促进学生对课文核心内容的把握,进而引导学生弄清楚了文章所写的“中国诗的特点”都是关于“形式”的,而没有涉及“内容”。
接着是完成第二步的讨论:
师:黑板上刚才大家添加的内容哪些可以删去?
生:“含义”。
师:对,第一个砍的是“含义”(在板书上划掉“含义”),第二个要砍掉的是什么?
生:“和西方诗的不同”。(在板书上划掉“和西方诗的不同”)大家再看还有哪个可以砍掉?
生(齐声):“在西方人眼中的”也应该砍掉。
师:中国的现代诗,应该明确,不是中国的诗,(众生齐声:啊?)而是来自西方,所以中国人无今诗可言,所以加“古”字对诗进行限制是没必要的。
师:再看,还剩下几个?“形式”可不可以砍掉?
(学生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可以砍掉,一种认为不能砍掉)
生:我觉得这只是中国诗的一个特点,中国诗还有很多特点,加上“形式”是不是太限制了。
师:我们这个讨论是就本文而言,本文之外涉及关于诗歌的东西我们不讨论。
生:中国诗与外国诗在思想内容上没有差异,没有差异就不算是中国的特点了。
师:你看这就非常好,乐于思考,所以讲得很清楚了,中国诗和外国诗在内容上没有区别,所以讲中国诗的特点只能是形式上的,不需要再专门点出“形式”。(在板书上划掉“形式”)所以我们忙活了半天,白忙了。我觉得我们学习的意义就在于这样的“白忙活”。
在这节课的这个环节里,黄老师围绕“给课文标题添加限制词”这个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了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和文中所引用的几个例子,归纳了作者所写的中国诗的形式方面的四个特点,并简要精到地讲解了诗学中“虚中有实”、“无中生有”等理论术语。在这个活动框架中,第一次让学生讨论并给标题添加限制词,实际就是把学生阅读本文之后的初步阅读经验呈现出来,而接下来,换一个角度,让学生讨论添加的这些限制词哪些可以砍掉,这是引导学生再次钻入文本中,对原有的阅读经验做进一步提升。所谓“白忙活”实际就是经验的“否定性”发展策略,因此,在这个所谓的“白忙活”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二)学习经验的整合与改造
支玉恒老师任教《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其核心环节为:[18]
(1)读了这篇文章,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哪一味?你的滋味要读出来。
(2)请给每一段写一个抒情的句子,表达你的滋味。
(3)把这些抒情的句子整合成一篇小散文。
教师参与修改的黑板上的学习经验
在学生写好抒情的句子之后,支玉恒老师让10位学生把自己写的句子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在黑板上的10个句子为:
我们爱你,美丽的地球,我们爱你,小小的地球,我们爱你,赖以生存的地球。
啊,地球,这个宇宙中璀璨的亮星,这个宇宙中渺小的亮光。
人类啊,饶了我吧,我的血液不多了。
那些破坏地球的人们,觉悟吧!
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生态灾难将要到来,这,怪谁?
再生资源你们痛苦吗?罪魁祸首是人类。
宇宙虽大,但没有第二个地球了。要想搬家,这是妄想。
如果你爱你的家园,你还想搬家吗?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她养育了人类,同时也需要人们的呵护。
别让子孙后代生活在痛苦之中,别把上一代的遗憾再留给下一代。
师:下面我就这十句话,我给做一个添改,同意吗?看我怎么改。这句(再生资源你们痛苦吗?)割掉,罪魁两字写错了,“罪”是哪个罪啊?犯罪的“罪”,魁字看我怎么写!我先写了一个什么字?
学:鬼。
师:鬼字,搞鬼的“鬼”,鬼字上面加一个什么字?
学:斗。(www.daowen.com)
师:这是罪魁两个字。下面看。好的,就改这点就完全可以了。怎么办呢,不是给他改,而是给全体改。把它放在这十句里面我改的。一句一句读,根本不用改,下面怎么读呢,我们连起来读,看看你们的感觉,预备开始。
(学生齐读黑板上的句子)
师:你们觉得连起来念,像什么啊?
学:文章。
师:什么样的文章?
学:抒情。
师:像不像一篇短小但是挺美的散文?像不像?
学:像。
师:有点意思吧?我刚才没看见,这个“憾”字错了,这边是个感动的“感”,不是“或者”的“或”。实际上,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几句?每个人刚才都写了几句?
学:5句。
师:都有5句,你也稍加添改,在这5句上,也能变成一篇更短小一点的,但是也更精干一点的小小的散文。想不想要,想要现在不改。现在不改,坐起来。这个任务留给你们作为今天回家的家庭作业,想不想做?
学:想。
师:学了一篇课文,你看,得了一篇小散文。好不好啊?
学:好。
支玉恒老师在这里采取的经验发展策略可以称之为“学习经验的整合与改造”,经过学生个体的创造之后还在黑板上呈现了共同的经验,然后教师参与了讨论与修改,整合出了一个全班的集体经验,同时每一位同学也对自己的五句话加以了整合与改造。这样,所有学生的阅读经验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改进与提高。
(三)学习经验的筛选与比较
钱梦龙老师任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依据学生阅读经验把“趣味性”作为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关键环节如下:[19]
师:看来同学们的悟性都很高,知识也掌握得很好,学习这篇课文原本要求重点学习的“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确数与约数的区别和作用等等,都可以不教;关于知识小品的文体特点,同学们也自己从课文中悟出来了,也不用我再喋喋不休地介绍了。就是说,同学们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不需要老师教的地步,我真为同学们高兴!不过,关于知识小品的特点,尤其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问题,同学们大概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建议同学们接下来再花点时间深入讨论一下。限于时间,我想从“三性”中选择一个来讨论,就作为这堂课学习的重点。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三性中选择哪一个?
生(23):趣味性。
师:为什么选趣味性?
生(23):因为我们自己写作文要能够吸引读者,也应该有点趣味性。看看作者是怎样引起读者兴趣的,也许对我们自己作文有启发。
师:大家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既然大家同意,那就请把课文再好好看一遍,边看边想:课文的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兴趣的?现在请大家看书。
(学生看书,偶有小声议论)
生(28):文章的第一、第二段写得好,我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住了。
师:你再朗读一遍,体会体会,它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28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生(28):它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有点惊讶。
师:好!体会得很准。大家再一起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产生这样的效果的?请把这些词语圈出来。注意了,这对我们运用语言是很有帮助的。谁来说?
生(29):作者连续用了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还用了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
师:瞧,这两位同学(指生28、生29)对语言的感觉多敏锐!现在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这两小段各读一遍(指定两位学生),注意,第一位同学把她(指生29)刚才找出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读;第二位同学把这些略去的词语读得强调些,把那种出乎意料的惊讶语气读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比较一下,两种语言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二人分别朗读)
师:两人读得不错。大家体会一下,两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30):第一种表达显得平平淡淡,第二种表达引起读者的惊讶和好奇,所以,所以就……(语塞)
师:所以就增强了……
生(30):趣味性和吸引力。
师:这样比较一下,我们发现,同样的意思,可以表达得平平淡淡,很一般,也可以表达得很有趣,很有吸引力。可见选择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就会有怎样的效果。这正是语言的王国为什么总是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通过前一环节的层次筛查与排除,这节课最后只剩下“趣味性”这一点内容可教了。让两位同学进行比较性阅读,分别读出两种不同的表达效果,这项活动对促进学生对文章“趣味性”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课堂形态。
这节课的几个学习活动环节贯穿着他从学习者出发的设计意图,他从学生阅读初感出发,让学生通过讨论,一步一步“澄清自己的知识状况”,让学生明白在这篇科普文章的学习中,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哪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些“不需要老师教”的内容实际就是自己的学习起点。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讨论就是指向学生“需要老师教”的知识了,在学习活动中大家明白了这篇科普文章的文体特性才是这节课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于是剩下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大家集中精力学习一项内容——讨论科普文章的“趣味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学习者出发组织的“学习活动”,是从引导学生“自我澄清”开始的,引导学生讨论自身的知识状况,逐步明确自我关于这篇科普文章或一般的科普文章阅读时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和需要进一步学习的知识。自我澄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而自我反思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一个学生如果学会了自我反思,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学会了自主学习,他已经不需要老师教了。从钱老师的课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学内容相对确定的情况下,自我澄清活动的策略类似于做减法或加法,即让学生对照需要学习的内容,发现自己已经掌握和没有掌握的知识。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一项一项减去,而留下需要学习的知识(教师预设的内容)或加入学生认为需要学习的知识(教师未预设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