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案例研究:学情分析论的起点分析

案例研究:学情分析论的起点分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这个案例的起点分析操作要领为:先设计了四道前测题,用来探查学生的学习起点。

案例研究:学情分析论的起点分析

这里介绍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十年后》这篇课文时所作的起点分析的案例,[4]这个案例注重了起点分析与学习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对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下面我们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起点分析的前测题目

任课教师设计了四道前测题:

1.你读过这篇小说么?你认为小说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2.你认为《二十年后》中的情节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3.你认为《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和情节哪个更吸引人?

4.你认为《二十年后》和其他两篇小说被安排在一个单元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四个前测题的设计意图为:

第一题从学生相对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探测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是否在小说的情节上,以便决定是否要从情节的探讨里展开教学。

第二题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探测学生经过自读是否了解情节基本内容,哪些情节构成其学习的兴奋点,以便决定着力探讨哪些情节。

第三题通过引入另外两篇小说,展开横向对比,探测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这种对比来分辨小说三要素的重点所在,以便决定是否要在教学过程中从情节向人物渗透。

第四题引导学生从单元设置的高度来观照和定位《二十年后》,探测学生对三篇小说共性问题的认识程度,以便决定对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要进行到什么程度。

(二)对学生回答情况的分析

任课教师把学生对前测题的回答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将其与教学内容关联起来考虑,提出了应对策略。

第一题的回答:64%的同学对小说峰回路转的情节非常感兴趣,15%的同学认为细节描写非常到位,13%的同学认为小说人物是最令人感兴趣的,8%的同学没有读过这篇小说。

具体内容:64%(25人)认为这篇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情节,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特别是杰米的身份,确实令人意外,但回到前面的文章里仔细地读,的确存在着很多铺垫,非常过瘾。

应对策略:显然,这篇小说的情节引起了同学们的重点关注,因此,学习内容中有必要关注情节的梳理。

第二题的回答:36%的人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自己的关注和兴趣,26%的同学认为情节之所以有趣和人物有密切关系。

具体内容:这篇小说最吸引人的情节在于,一个警察面对自己朝思暮想的老朋友是盗贼这样一个事实的时候那种机智冷静地周旋的过程和套话的本领。在于那个警察竟然就是杰米。

应对策略:62%的同学已经认识到或不同程度认识到人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学习内容中也应恰当地渗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三题的回答:54%的同学对两篇小说情节更感兴趣,13%的同学对这两篇小说中的人物感兴趣。(www.daowen.com)

应对策略:大多数同学还不能理解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和灵魂,还是专注于情节,教学中要着力引导学生从关注人物的角度来理解两篇小说,为从人物角度把握单元定位做好铺垫。

第四题的回答:70%的同学认为三篇小说之所以被组成一个单元是由于作家地位、作品特点和作品风格方面的原因。

应对策略:大多数同学还是关注国籍、风格等宽泛的问题,还不能从人物形象的高度来把握三篇作品,因此有必要把这作为一个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来加以突破。

在逐题分析之后得出了起点分析的结论:

既然学生的原有经验是读情节,那么如果要突破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这个要点,就必须分析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此外,我还考虑引入叙述视角,这是揭开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很好的窗口,要理解和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必须处理好“关系”,换而言之,这里的关键属性是“关系”——情节和人物的关系、叙述视角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三)基于起点分析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针对起点分析的具体情况,任课教师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和把握人物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小说鉴赏能力”,并提出应该从两方面突破学习活动的难点:①细读文本,分析小说人物,理解情节设置、环境描写和叙事视角的采用对表现人物的意义和价值。②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培养把握细节的能力,注意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反常,从反常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以下为主要学习活动:

(1)结合课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知识点梳理小说情节发展顺序,引出对小说人物的关注。

(2)核心活动一:从叙述视角和行动描写角度体会杰米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①请学生思考,本文采用第几人称叙述?(第三人称

②警察杰米的名字是由第三人称叙述者告诉我们的,还是由小说人物鲍勃告诉我们的?为什么小说要采用鲍勃的视角来点出杰米的名字?教师利用PPT出示图示,请学生交流,并点明这样写的原因。

③分析第二个叙述视角的例子:第6段。第6段是从谁的视角来写鲍勃的?学生交流。(学生意见可能会产生分歧,有的说是杰米的视角,有的说是叙述者的视角),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学生交流,教师展示第二个图示,为什么第6段要选择含混视角的叙述策略?讨论、交流、明确。

④小说不仅巧妙地利用叙事视角来处理杰米这个人物,而且对杰米的行动描写也不按规则发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关注3—17段,找一找对杰米的行动描写(共计6处)。学生阅读、圈画并交流。教师提问:对杰米这样一个小说的核心人物,小说为什么如此惜墨如金?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分析。

小结:小说通过叙事视角和行动描写的运用淡化杰米在读者脑海中的印象,使读者对杰米的预判和结尾处的真相之间形成强烈反差,都是为创造杰米这样一个戏剧性人物服务的。

(3)核心活动二:从情节设置和语言描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人物特点。

①甄别杰米和鲍勃,究竟谁是主人公?引出对杰米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②杰米这个人物在真相揭晓之前,始终具有一种神秘感,这个看似冷漠,秉公执法的警察的内心究竟在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经历着怎样的波澜呢?引导学生分别从情节设置和语言描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人物。确定几个点着力推进。

总结:人物乃是小说的核心,无论是叙述视角的采用、情节的设置还是细节描写都是为表现人物、凸显人物而服务的。在小说阅读和鉴赏中要着力把握好小说人物。

总体来看,这个案例的起点分析操作要领为:先设计了四道前测题,用来探查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施测之后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统计分析,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已有基础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内容的具体联系,这就为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学情分析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