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情分析方法论:把握学生理解状况

学情分析方法论:把握学生理解状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阅读教学情境中,“理解”是学生的一种认知过程。[17]依据“理解”的内在认知过程和对大量阅读教学课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状况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而不是用课文的原话来转述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举一个例子或辨识一个例子来表明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出现了三种“理解”状况:学生A:初读此文,我只觉不顺,因其文字冗长生僻,大大削减了我对该文的兴趣。

学情分析方法论:把握学生理解状况

在阅读教学情境中,“理解”是学生的一种认知过程。这个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概要、推论、比较和说明”。[17]依据“理解”的内在认知过程和对大量阅读教学课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状况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而不是用课文的原话来转述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举一个例子或辨识一个例子来表明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让学生通过转述文章意思来呈现理解程度

“用自己的话来说”,体现的是“理解”的“解释、概要与推论”内涵。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学生对一篇课文或一段话甚至一个词语是否理解,不在于能否从课文中找到原话或复述原话。因为用原话来复述课文,我们很难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主旨。在对课文内容作解释时,如果只会重复作者的话,那就要怀疑学生是否能真正对之加以解释。理想的状态是,若一位学生对课文内容真正理解了,他就应该能够用完全不同的话说出与原话同样的意义。正如美国学者艾德勒所言:“如果你无法放下作者所使用的字句,那表示他所传给你的,只是这个‘字’,而不是他的‘思想或知识’,你知道的只是他的用字,而不是他的思想,他想要跟你沟通的是知识,而你获得的只是一些文字而已。”[18]

当然,“用自己的话来说”也体现为各种不同的程度,教师可以从中分辨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下案例是笔者在教学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时形成的。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学生出现了三种“理解”状况:

学生A:初读此文,我只觉不顺,因其文字冗长生僻,大大削减了我对该文的兴趣。课堂上,应上课需要,无奈再读此文,因为是静下心来,周围也很安静,我突然不这么讨厌这篇文章了,对于文中的叠词、双声词顿生兴致,于是便一遍、两遍地读,“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凄凄切切”“干干爽爽”“回回旋旋”,粗粗算来,竟有二三十个之多。这使我不禁暗暗惊叹作者的艺术手段之高明文字积累之丰厚。还有文中那些隐隐约约的典故,更是作者信手拈来之笔。在品味作者文墨之香甜后,我更深刻体会到作者那弥漫在氤氲雨气中绵延不绝的乡愁。作者离开故乡长达二十五年,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浓霜,故乡在他的心里一直魂牵梦萦,对故乡的思念日积月累,如苔藓一样。而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乡,思念着那给自己带来多少美好回忆的“无瓦的公寓”,思念那给自己多少温馨的灯光。

学生B:学了文章之后,我又见识到了一种很独特的文风,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而作者是把这深深的思念寄托在了冷雨上,富有内涵。印象最深的是文中的叠词,大量的叠词让整篇文章充满动感,似乎作者的思乡之情正在一点点变浓,变得愈发吸引读者。还要感叹一位大师的文化功底确实不凡,运用了大量古诗词是文章的又一大亮点。

学生C:作者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于文章中,自然流露。一个“冷”就十分恰当地体现了这种忧愁之情,多少给人些寒意。而且文章中用了许多叠词与古诗词,赋予了文章许多诗意,也造成了文章阅读的难度。

在这三种理解状况中,学生A的回答体现出较高层次的理解,这位同学能够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对课文内容(叠词与典故)和情感(乡愁)加以解释,并能够结合作者的经历对“乡愁”加以概要与推论。学生B的回答也对课文内容(叠词与典故)和情感(乡愁)加以了解释,但没有融入自身经验和作者的经历,解释较为肤浅,概要与推论的依据不足,属于中等层次的理解状况。学生C的回答涉及“思乡”“冷”“叠词”“古诗词”等几个零散的点,解释不够具体,概要不全,推论模糊,属于较低层次的理解状况。三位同学的理解状况及促进其深度理解的方式可用下表来说明:

表7-3 理解状况对照表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理解状况加以了这样的细化与分类,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的办法。

(二)“举一个例子来说”:让学生通过举出或辨识相关事例来呈现理解程度

“举一个例子来说”,体现的是“理解”内涵中的“举例、分类”等认知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或写法之后,应该能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阅读经验中找出相关的具体事例来印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理解状况呈现出来,可以采用“举一个例子来说”的办法,对学生所举的事例加以分析,就可以较好地把握学生的理解状况。当然,为了降低难度,可以采取一种替代性的办法,就是由教师搜集或开发一些合适的事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加以辨识或分类。(www.daowen.com)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钱锺书《谈中国诗》一文时,为了弄清楚学生对文章基本观点“中国诗的特点”的理解状况,可以组织这样一项活动:[19]

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是对文学现象的概述,理解这些语句,应该与你的经验关联起来。下面的概述,请各举出一个实例来: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同样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诗的特点”,也可以设计下面这项活动:

请阅读一段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晚唐词人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道:“梳流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州。”许多评论者认为“肠断白■州”为画蛇添足之句,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也说:“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柳宗元《渔翁》一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关于这末两句,苏东坡以为“虽不必亦可”。南宋严羽、明胡应麟、清王士禛、沈德潜也认为此二句删好。

请你根据《谈中国诗》一文论述的中国诗的特征,说说前人为什么对这两首诗提出上述看法?

上述两项活动均是围绕“举一个例子来说”开展的,第一项活动是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举一个例子来说说自己对这些观点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与这些观点之间的紧密度来判断学生的理解状况;第二项活动是第一项活动的替代性办法,由教师提供例子,让学生把这些例子与课文的基本观点联系起来加以解释,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来判断其理解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