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情分析论:课堂转型对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

学情分析论:课堂转型对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组织学习活动满足学习需要学习状态的关注点可以确立在学习需要的满足程度上。要满足学习需要,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充分的学习活动,二是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思考。(三)启发与思考从上述分析来看,为了满足学习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了五项学习活动,最终落点在“理解人性的黑洞”。因为缺少课堂观察和后测的相关数据,我们在这里很难对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满足程度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论:课堂转型对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

“如何识别和满足学习需要,可以说就是教学的全部。”[3]识别学习需要,即确立学习起点,了解学生学习“这一篇”文本已懂的和不懂的内容。满足学习需要,则是教师基于学习需要在课堂上组织充分的促进学生经验发展的学习活动。下面笔者将主要从这两个角度对陈忠文老师执教课例《喂——出来》进行评议,并总结课例中基于学情开展教学的经验与问题。

(一)通过学情分析识别学习需要

在陈老师执教的《喂—出来》一课中,如何识别学习需要,陈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以“续写故事结尾”来探测学生是否把握文本情节内里逻辑,以“提出你最不能理解的问题”来把握“这一班”学生学习“这一篇”文本的学情。通过这两项任务,陈老师准确把握了学情的脉动,学生已理解到位的内容是“环保主题”,学生已有所体验但仍感到有疑难的内容是“人性缺陷和虚构性”,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文本体式,提炼教学目标为“理解人性的黑洞”。这是恰当的。从学情角度看,学生问题的焦点正在于“人性”,从这一篇小说的文本体式来说,小说着墨最多的是“填洞”部分,写的是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可以洗刷肮脏的洞的做法,深层含义指向的正是人性。

根据陈老师课例中提供的学情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关于小说阅读方式的问题,如虚构和突转等方面的问题。“有这样一个洞吗”“难道是一个新的黑洞”“为什么洞填不满”,学生对“洞”的象征意义把握不准确,把洞看成是一个实在的有形的洞。“为什么后面的内容不继续写下去”,情节外表的突转其实有内里的逻辑,找到内里逻辑对于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就轻而易举了。

二是关于小说内容理解的问题。学生的关注点显然不在“是什么”,而是“为什么”。比如“为何向洞里扔进去的东西又回来了呢”“为什么把科学家写得这么无知”“在填洞的时候难道就没一个人阻拦吗”,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然要涉及文本的深层意蕴——人性缺陷以及如何面对人性缺陷。

(二)组织学习活动满足学习需要

学习状态的关注点可以确立在学习需要的满足程度上。要满足学习需要,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充分的学习活动,二是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思考。

本班学生的学习需要由学情分析已揭示为上述两类学生问题,那么,陈老师是如何安排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呢?

下面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方面列表比较,如下:

表7-1 学习活动对照表

表格主要梳理出五个学习活动,通过课例内容可以推论出陈老师组织这些学习活动背后蕴含的“满足学习需要”意图:

1.情节梳理

正如陈老师所述,“通过学生对情节的梳理和补写结尾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锻炼学生概括的信息能力和合理推理情节的能力”。为达到此目的,情节梳理环节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对故事进行了简要复述;二是围绕“洞”用简单的词高度概括故事情节,学生概括为“现洞—探洞—填洞”,并由结尾过渡到第二环节。

2.续写结尾

续写结尾是陈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陈老师想借此激发学生探究情节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小说理解的程度和层次。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两个:一是交流讨论谁写得比较合理;二是展示所续写的结尾。从学生所续写的结尾中,学生概括出共同点为“人们扔进洞里的东西最后会一五一十地出来”,由此得知学生已经找到故事情节的内里逻辑,并已经读懂了环保主题。

3.理解“洞”的象征意义

这一环节主要由两个问题串起。首先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同学一样结尾呢”,这是学生的课前问题,由学生回答“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简单带过。接着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洞”,意图促进学生对“洞”从外表到内里的理解,陈老师所作的学情分析也揭示了“学生对这个黑洞的象征意义是缺乏深入思考的”。对于这一问题,学生通过读填洞公司的广告语和填洞的效果两项活动没有对这一问题作出正面回答。最后教师小结,“洞”以特有的方式报复着人类,可能就是世界末日、人类悲剧的到来。

4.剖析人性缺陷(www.daowen.com)

此环节由问题“造成这种悲剧,谁应该负责”激起学生的思考,旨在促进学生理解人性的弱点正如这个神秘的黑洞一般,具有普遍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抓住描写人物语气、神态、心理等关键词找出这起悲剧的罪魁祸首:“投机商人”“学者”“村民”“村长”“倒东西的人”“政府”等等。接着由教师小结:填洞之人是现代社会的缩影,填洞之举展现了人性之恶。最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有这个洞”“为什么这个洞填不满”,意在满足“学生对作者为何要虚构这样一个神秘的黑洞是模糊笼统的”这个学习需要,师生共同得出“人心里长着无形的洞”的结论。

5.体悟情感

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是反复朗读标题,教师意在引领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思考。

(三)启发与思考

从上述分析来看,为了满足学习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了五项学习活动,最终落点在“理解人性的黑洞”。因为缺少课堂观察和后测的相关数据,我们在这里很难对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满足程度得出结论。这里我们主要就陈老师在案例中的做法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做点讨论。

1.关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在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结构中,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指的是教学内容兼顾了学情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从课例可以看到陈老师在这方面的追求,这个追求较为充分地体现在这节课的两大亮点:

(1)整堂课以学生问题贯穿始终。几乎每一个环节中都含有学生的预习问题,如展示续写故事有“为什么后面的内容不继续写下去”,理解“洞”的象征义有“这是一个怎样的洞”,剖析人性缺陷有“为什么洞填不满”,体悟情感有“题目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样的深意”。

(2)依据学习需要来设计学习活动。从上述学习活动的分析看,每一个活动背后教师的意图都是与学习需要相关联的。学生对理解“洞”的象征义有困难,所以设计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洞”的活动;为剖析人性缺陷,突破本文的重难点,设计了“造成这样的悲剧,谁应该负责”的活动。

2.关于课堂经验活动的“充分性”

在“剖析人性缺陷”这一环节,教师以问题“造成这种悲剧,谁应该负责”来引发学生对文本细节的思考,颇有高屋建瓴之势。在此问题情境中,学生作为悲剧结果的先知,重新回到当时的事件中去审视人们的作为,更容易发现人类的人性缺陷和悲剧性。在此环节中,教师则引导学生从文本关键词中体会作者笔下的世相众生。

但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在推进学生经验活动时似乎太快,学生活动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通过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这些人物的人性,而更多地是由教师概括出“自私、贪婪、死要面子、不懂装懂、虚伪、愚昧、不负责任”。还有,文中体现人物人性的关键词其实是含有作者深深的反讽意味的,这一点在教学中也缺少必要的关注。或许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追问:“从这些关键词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商人/学者……”另外,教师所提到的“愚昧”也有可讲之处,课前提问时有学生问道“为什么把科学家写得这么无知”,可用还原法理解,科学家本该是社会文明和智慧的体现者,现在却变得如此无知,更加突出整个城市的愚昧无知,也预示着最后悲剧的发生。

教师最后要求学生回去后再深入思考一下,这项任务很容易就流于空洞,笔者建议设置一道课后作业:当你作为悲剧的先知,回到悲剧发生之前,你看到当时的人们仍乐此不疲、心安理得地朝洞中扔各种“肮脏”的东西,你想对他们说什么?选择一到两个人物,写下你的劝言。作业的设置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阅读小说,首先不是去解释,而是把自己摆进去,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去遭遇小说的世界,遭遇小说里的人生”,[4]这道作业将学生置身于文本世界中,叩问着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对人性的思考,与教学目标契合。

3.关于体式知识与思考深度的“关联性

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时,陈老师课例中也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体式意识,我们认为这时如果能够运用“小说的体式知识”来搭设活动支架,学生的深度理解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理解‘洞’的象征义”这个环节中,陈老师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写这样的结尾”和“这是一个怎样的洞”。问题一直接来源于学生的课前提问,从课堂实施来看,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只是为了引出“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这一答案,以便进行下一环节,即“什么深深的思考呢”。但从学生角度来说,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学生本来就知道“是这样”,但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从文本来看,该问题更多地指向的是小说突转的技巧,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小说有时为了表达效果,不会一味地平铺直叙,而是会改变叙述的方向,以意外之笔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果全盘托出则过犹不及。这个小说知识,教师如果在问题情境中适当渗透,比如提问“如果作者写上结尾,对于你阅读这篇小说会有什么不同吗”,可能会让学生对情节的“形式意味”有更好的把握。

问题二基本上融合了学生的课前提问:“为什么洞填不满”“为何向洞里扔进去的东西又回来了呢”。从问题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洞”,解决的应该是对“洞”从外表到内里的理解。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指出课文原文“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深不可测”,这是对洞的纯客观描述,显然没有触及“洞”的内里。接着教师让学生读填洞的效果:“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仍然停留在对洞的表面描述上,学生仍然不能理解洞的象征义,即洞是人性缺陷的载体。这里其实是需要学生运用小说的“虚构”和隐喻知识去理解“洞”的象征意义。笔者认为,教师不如把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作为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洞”的两个角度:(1)“为什么洞填不满”,现实的洞是可以填满的,这个填不满的洞是现实的洞吗?到底是什么填不满呢?(2)“为何向洞里扔进去的东西又回来了呢”,可以让学生总结向洞里扔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特点?人们扔掉这些东西的行为反映出人的什么性格特征?由此再思考“为什么又回来了”,因为没有什么能为人类的自私贪婪买单!

总之,陈老师这节课呈现了一种“以学定教”的课堂新形态,尤其是教学中体现的基于“学情分析”的设计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方面的追求,更是凸显出可贵的探索价值,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当是满足学生需要,只有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被充分满足了,我们才能说学生没有白上这堂课。而如何在识别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需要,就应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