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解”状态
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学不心解,则亡之易”。(《礼记正义》卷三十六)其“心解”指的是学生对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孔子的“启发”是教学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因素。学生的“心解”来源于教师的“启发”,而教师的“启发”则是以学生的“心解”为目的。郑玄注《论语·述而》:“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也。”(《郑氏佚书·论语注》卷四)在这里,郑玄对孔子关于启发和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进行了阐发,它包括两点要求:一是启发必须在学生已具备求知欲的前提下,即学生有“心解”的要求时才能进行,它的作用在于扫除学生认识上的障碍,使思维活动得以深入进行。二是教师的讲解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只点明其关键的或有代表性的内容,让学生“思其类”,去自觉地和主动地完成整个认识过程。“不复告”的目的在于留给学生“思而得之”的机会。
郑玄注经摒弃了旧有的逐字逐句进行解说的章句形式,而采取了“文义自解,故不言之,凡说不解者耳”的做法,他认为“师说之明,则弟子好述之。其言少而解臧,善也”。(同上)
由此可见,他注重以学生的困难与疑惑为核心进行教学,凡是学生“文义自解”的地方,老师不讲解。老师讲解的是学生的“不解”之处。
(二)“自悟”状态
王夫之认为教学是启发学生“自悟”的“受业”过程。教是给学生指出一条“进善”、“致知”之路,而走这条路的只能是学生自己。学者走教者所指引的路,又不能是盲目的,而应该是自觉的。他不同意“学,效也”的解释,认为如果学习只是仿效,则必不能“举手异用”,而“成其变化”。他说:“学,觉也。”(《姜斋文集》卷三)指出学习是一个自觉的认识过程,教者只有充分发挥学者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掌握知识、消化知识,形成自己的才能、性格和道德品质。
他认为启发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单纯是一个教学技巧问题。主张“格物为始教”,“依物求觉”,“内心合外物以启觉,心乃生焉”。真正的自觉,只能在学习材料的基础上求得,而不能凭空产生。要使学生自觉的乐学,必须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自勉。因此,教师启发学生“自悟”的另一个办法,就是教育学生“立志”和“正志”,“志立,则学思从之”。学生一旦立下了为学之志,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进行自觉的、有批判的、有选择的学习。[77]
王夫之从学生的“自悟”出发讨论教学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习动机和学习内容等方面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前人在批改学生作文方面也体现了引导学生“自悟”的做法。对批改学童作文,前人主张“多留少改”,即使改,也要随学童作文的“立意”而改,切记大删大改,或离开学童的题意而强改。王虚中的《训蒙法》和唐彪的《父师善诱法》,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这种改法的好处。王虚中说:“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诅挫其才思,不敢道也。”唐彪说:“盖不可改而强改,徒费精神,终不能亲切条畅,学生阅之,反增隔膜之见。”但这里说的“少改易之”,并非不改,更不是改得马虎,而是要改得精巧,“细心笔削,令有点铁化金之妙”。[78]这样的批改才有助于学生“自悟”。
(三)“自得”状态
王夫之对《孟子》中关于“深造自得”的一段话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他引用孟子的话指出,学生的学习难以真正有“自得”的问题在于常常偶尔有所得就以为获得了“必然之理”:
学者之患,莫大乎偶有所闻见而感乎心,因据之以为必然之理;偶有所觉于心而自以为悟,因恃之以为必至之极。故其守之也无以自信,而出之也为物理之所穷。(《四书训义》卷三十二)
与学生不同,真正的“君子之学”则经历了一个“深造”的过程:
乃其于天下之理,一无敢忽,一无敢忘。研其几,穷其理,尽其变,盖深造而不敢以己私己能,遂谓道之止于此也。
乃其深造也,则因象以见道,因小以通大,因显以察微,循循乎必以其道也若此者何也?以天地万物之理,皆吾心之所可至,而闻见之量未周,则所以然之故不可得而喻,唯造之深而以道造之,则自表达里,渐渍以含其真,则理不可易,皆吾心确见其必然,而不为迹之所泥,虚之所荡。
盖其为学之初,心欲其自得,故其用功如此之密也。(《四书训义》卷三十二)
戴震也指出,学习要“自得”,需要经历一个艰辛的“深造”历程。他有句名言,即“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理解”公式。他曾自道学习体会:“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求所谓字,考诸篆书,得许氏《说文解字》,三年知其节目。渐睹古圣人制作本始,又疑许氏于故训未能尽,从友人假《十三经注疏》读之,则知一字之义,当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凡学始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79]
他认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够“致心知之明”,或扩充“心知”之明,发展思维能力,有助于明白事情。
但是,“致心之明”的学问,必须是经过自己的“自得之学”。如果是食而不化,非自得之学,而是一种记问之学,则不能增加自己的智慧。他说:“人之血气资饮食以养,其化也,即为我之血气,非复为所饮食之物矣。心知之资于问学,其自得之也亦然。”故“问学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入(或作“食”)而不化者也。自得之,则居之安,资之深,取其左右逢其源。我之心知,极而至乎圣人之神明矣”。(《孟子字义疏证》卷上)“学不足以益吾之智勇,非自得之学也;犹饮食不足以长吾之血气,食而不化者也。”[80]
可见,学习上要“自得”“自化”,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客观外物统一。
【注释】
[1]程颢,程颐.二程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2.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517.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1.
[4]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517.
[5]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517.
[6]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517.
[7]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
[8]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67.
[9]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67.
[10]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79.
[11]张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教育研究,1997(09).
[12]李国钧.戴震的教育学说[J].载于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24—1527.
[1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183.
[14]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183.
[15]吴宣德.章学诚教育思想述评[J].载于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53.
[16]吴宣德.章学诚教育思想述评[J].载于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55.
[17]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127.
[18]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60.
[19]林砺儒.教因材施,材也由教成[J].载于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203.
[20]张广君,张琼.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4).
[21]吴华,罗海萍.论“因材施教”的现代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
[22]袁征.“因材施教”的真实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23]李国钧.戴震的教育学说[J].载于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24—1527.
[24]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495.
[25]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36.
[26]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93.
[27]《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8.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87.
[28]《东莱集·与朱侍讲书》,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008—1010.
[29]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617.
[30]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4.(www.daowen.com)
[31]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99.
[32]杨伯峻.孟子译注(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0.300.
[33]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十,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430.
[34]李国钧《王船山教育思想述评》,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444—1447.
[35]王筠《教童子法》,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80.
[36]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68.
[37]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65.
[38]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82.
[39]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2.
[40]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3.
[41]章 学诚《清 漳书 院留 别条 训》,见 王炳 照等.历 代教 育论 著选 评(下册)[C].武 汉:湖北 教育 出版 社,1994.1543.
[42]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3.
[43]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3.
[44]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3.
[45]章学诚《清漳书院留别条训》,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3.
[46]章学诚《论课蒙学文法》,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9.
[47]章学诚《论课蒙学文法》,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9.
[48]章学诚《论课蒙学文法》,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9.
[49]章学诚《论课蒙学文法》,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49.
[50]章学诚《论课蒙学文法》,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50.
[51]张广君,张琼.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4).
[52]杨伯峻.孟子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190.
[5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421.
[54]杨伯峻.孟子译注(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0.312.
[55]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510.
[56]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3.
[57]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9.
[58]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636.
[59]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4.
[60]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93.
[61]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3.
[62]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93.
[63]李国钧《王船山教育思想述评》[J].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444—1447.
[64]李国钧《王船山教育思想述评》[J].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 9 94.14 4 4—1 44 7.
[65]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99.
[66]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子读书法》,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27.
[6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189.
[68]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135.
[69]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8.
[70]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77.
[71]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93.
[72]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81.
[73]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2.
[74]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2.
[75]李国钧《王船山教育思想述评》[J].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444—1447.
[76]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008—1010.
[77]李国钧《王船山教育思想述评》[J].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444—1447.
[78]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第九章第四节,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83.
[79]李国钧《戴震的教育学说》,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24—1527.
[80]李国钧《戴震的教育学说》,见王炳照等.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下册)[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24—15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