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进入“愤悱”状态之后,有了学习动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动机,不断钻研,学习才会有所得。古人认为,质疑问难是深造自得的重要路径。
(一)从“无疑”到“有疑”
张载认为“困者,益之基。学者之病在不知困”。(《经学理窟·义理》)指出学生的通病在于发现不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与困难。陆九渊也提出过同样的命题:“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朱熹也认为,教师的任务在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教师只是“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指正和解疑的作用。他特别强调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学问要靠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朱子语类》卷十三)
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是否发挥了主动性,重要标志是能否提出或发现种种疑难。朱熹的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启发学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他认为疑问越多,进步也越快、越大,“大疑则可大进”。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晦翁学案》)他认为学生提不出疑问,是缺乏积极主动性的表现。“若用工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耳。”教师的责任就是把这些缺乏主动性的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会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善于发现疑问,并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规类编》)可见,无疑—有疑—无疑,这是自得的合理进路。
(二)破除“成心”(www.daowen.com)
吕祖谦认为“成心”是影响“质疑”的重要因素:“学者不进则已,欲进之则不可有成心,有成心则不可进乎道矣。故成心存则自处以不疑,成心亡,然后知所疑。小疑必小进,大疑必大进。”(《杂说》)这里的“成心”指的就是某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吕祖谦认为要取得学业的进步,就应该去除成心,有了成心,读书就会深信不疑,这样就不会更进一步向纵深探讨书中的精义,或者发现书中的谬误,只有消除了成心,才能对书产生疑问,破疑解惑就是进步,疑问越多,进步就越快。
除了发现疑点之外,吕祖谦进一步指出:“盖疑者,不安于故而进于新者也。”“今之为学者,自初及长多随所习熟者为之,皆不出窠臼。唯出窠臼,然后有功。”(《易说》)
吕祖谦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一定要根据每个人自己的体会,讲究“实理之所在”。他十分重视学生间相互论难对于破疑解惑的作用。因而规定学生“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合,各出所习及所疑,互相商榷”。(《东莱集·学规》)
在教学过程中,他认为应该加强实践环节,加大实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比例:“九分是动客周旋,洒扫应对,一分在诵说。”可见实践占了绝对的优势,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他批评某些人“推求言语功夫常多,点检日用功夫常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知道所做的是对还是错,“成心”只有呈现出来,才看得出问题所在,正如他说的“如作文,作出方见工拙,如做官,做出方见是非,固是不及浑然无失之人,比之袖手不作,不向前者则胜矣”。因为,只有做才能找到失败的根源,纠正起来才有下手的目标。否则,就不知如何纠正,“盖做出来后便见得病,方有下手可整理处。若不做出,则虽有病无下手处,岂不费力?”(《孟子说》)[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