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得的前提:愤悱状态在《学情分析论》中

自得的前提:愤悱状态在《学情分析论》中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只有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地步,才能进入自我驱动的“深造”状态,进而达到“自得”之目的。而“自得”状态是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分不开的。下面主要从“喻”与“自”的关系、“举一反三”的效果两个角度讨论“愤悱状态”的教学意蕴。其实,《论语》上所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都是“喻”。就是说要从学习者的“色”和“声”去观察并分析其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喻”。

自得的前提:愤悱状态在《学情分析论》中

朱熹在注释《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章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68]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就是最积极的学习状态,也是教师启发诱导的最佳时机。此时教师的启发就最有针对性,“启”是针对“愤”来的,是“开其意”,而“发”则是针对“悱”来的,是“达其辞”。朱熹在这段话后面的注释里引用了“程子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可见,“举一反三”就是“自得”的标志。学生只有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地步,才能进入自我驱动的“深造”状态,进而达到“自得”之目的。而“自得”状态是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即“喻”)分不开的。下面主要从“喻”与“自”的关系、“举一反三”的效果两个角度讨论“愤悱状态”的教学意蕴。

(一)“喻”与“自”的关系

1.“喻”

《学记》第十三章:“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69]

这段话围绕“喻”字做文章,古代“喻”与“谕”相通,《说文解字》解释“谕”字为:“其人因言而晓亦曰谕,或作喻”。可见,“喻”之本义原是指“因言而晓”,即学习者通过语言的启发和教育而懂得了某种道理。这里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讨论“喻”,所谓“君子之教,喻也”,是说通过诱导的方法让学生“晓喻”,因而可以引申为“启发诱导”。

但从“喻”的意义演变也可以看到,古人在强调启发诱导的同时,把工夫留了一半给学生,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引导学生,但不是强牵着他们走,师生之间便能和悦相亲,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严格要求学生,策励他们前进而不施加压力,他们学习自然感到容易;开个端倪而不尽己所言,学生自然会独立思考。教师如能使学生感到“和悦”、“容易”,并能进行独立思考,这是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命题指出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善于“道”、“强”、“开”,而又“弗牵”、“弗抑”、“弗达”,顺应学生的志趣,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把教材嚼得烂烂的灌给学生。这都是充分认识到了关注“学情”的重要性。

其实,《论语》上所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都是“喻”。老师在没有看到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时,便不会应用“启”“发”方法来诱导他们。孔子这种思想后来为孟轲所继承和发展,如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求则得之”,以及“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针对不同的学情,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喻”呢?《学记》提出“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博喻”指的是要多方面诱导。如何才能“博喻”?《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即要知道学生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之后,才能够从多方诱导。这说的还是必须因材施教,必须熟悉学生情况,才能博喻,才能为师。《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也指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就是说要从学习者的“色”和“声”去观察并分析其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喻”。

《学记》第十八章重点分析了“喻”的成功方法:“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70]

这里的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不必花多大气力,收效却很大,学生又会把学习成就归功于教师的教学得法。不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尽管花很大气力,收效却甚微,学生又会埋怨教师教学不得法。善于发问的教师,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砍那容易砍的部分,后砍那关节的部分,经过相当时间,关节自会迎刃而解。不善于发问的恰恰相反。善于对待学生发问的教师,如同撞钟一样,敲得轻些音响就小,敲得重些音响就大,利用其悠扬不绝的声波,反复吟咏,以尽其绪。不善于对待学生发问的恰恰相反。这些都是诱导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良好方法。

张载在《学记》的注释中指出:“善待问者如撞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故所答从所问,言各有所当也。大鸣小鸣因所扣也,不必数数告语,待其来问至当,皆实见处,故易以喻,所谓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71]启发式教学的最集中表现就是做到了“易以喻”。

清焦循曾描述撞钟的全过程:“凡撞钟,其声悠长不即尽。今待问者小叩小鸣,大叩大鸣,亦不即尽说之,待其意有所进而复问,乃以前未尽之说,极说以尽之。如始撞钟一声悠长,未遽尽,待重撞一声,此声合前未尽之声,极成其盛而后尽之。”“以为设喻譬,善能答问难者,如钟之应撞,撞小则小鸣应之,撞大则大鸣应之。能答问者,亦随彼所问事之大小而答之。”“上来之事,或问小而答大,或问大而答小,或暂问而说尽,此皆无益于所问,故云‘不善答问者反此’。”[72]

《学记》第十五章也阐述了“罕譬而喻”的有效方法:“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同上,158)这里指出,教师的讲解能引人入胜,就在于语言简练而透彻,说理微妙而精善,举例不多而诱导得法。这样就会使学生跟着他指引的路子去努力学习。可以看到,古人很讲究“喻”的效果,举例不多,而引导学生透彻明白其中的道理才是根本。这也是认识到教学中学生自身“主体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激发其学习的动机与热情,这才是“喻”的真正目的。(www.daowen.com)

2.“自”

《学记》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上承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却更接近孟轲的“引而不发”、“不屑教”和“自求自得”,例如“道”、“强”、“开”就是对“引”而言,“弗牵”、“弗抑”、“弗达”就是对“不发”、“不屑教”而言,“不”什么、“弗”什么,就在于让学生“自求自得”,发展其独立思维能力。

这里突出的是一个“自”字。这个“自”字指的是学生的自我主体状态。《学记》强调“弗牵”、“弗抑”、“弗达”的思想意蕴在于改变那种对学生学习能力估计不足的错误观念,认清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相信他们具有自觉主动的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历代许多《学记》注家也都从学生的“自”字做文章。例如吴澄说:“故其教而晓喻之也,但引导其后,使之自进,而不以力洩之以速其进,则受教者不至于乖戾;但激励其志,使之自能,而不以力迫之以速其能,则受教者不至于艰难,但开发其端倪,而不尽言以直透于底里,则受教者必须致志而自得之。”[73]挖掘出由“自进”、“自能”到“自得”的学情发展路径。姚明辉说:“‘道而弗牵’:示之以道涂,而听其自行;‘强而弗抑’:第劝勉之,而听其自奋;‘开而弗达’:为发头角,而听其自绎。”[74]则看到了由“自行”、“自奋”到“自绎”的主体发展脉络。

“喻”与“自”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喻”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强调,而“自”更多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阐发的。在教学过程中,古人发现了两者的内在关联,故在谈论“喻”的启发诱导原则的时候,一定是以学生的“自”为前提与目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古代教育家谈教学问题,尤其是谈教学方法的问题时,一定是留了一半在学生身上,即有一半的事情由学生来完成。这既是千百年来教学实践智慧的结晶,也是“以学定教”教学理论与思想的合理进路。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属于“教”的一方,“愤”“悱”属于“学”的一方。后来孟轲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引而不发,跃如也”,为啥“不发”呢?就是确信“学”的一方具有一定的潜在能力。《学记》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思想,针对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独特的内心世界,所谓“心之莫同”,从而提出“知其心”。在此基础上,重视在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顽强意志。“道”之而“弗牵”、“强”之而“弗抑”、“开”之而“弗达”,“存其心”,以及“辨志”、“自反”、“自强”、“强立而不反”,都反映出它如何重视发掘学生学习潜力的思想。

(二)举一反三

学生的“愤悱”状态还可以延伸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上。对《论语》记录的孔子教育格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们需要完整地理解。

这段话的前一句谈的是启发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王夫之认为必须等待学生有“自怀愤恨以不宁”的思考状态,教师才予以启发;必待学生有“若知若不知之机”,教师才予以开导。若学生“不愤”,虽予以启发,即不疑以为不必,也会视为固然,抱无所为的态度;若学生“不悱”,虽予以开导,即能信之以为实,然而终不知其所以然。[75]

孔子这段话的后一句直接言及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以此检验教师的启发是否得当,作为施教取舍的依据。学生的动机被激发了,教学也有针对性了,但学习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力”的投入,学生才能学会运用和迁移。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还处于“举一隅”难以“三隅反”的阶段,表明学生还存在困难,不能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就需要停下来重复学习,而不应该赶进度学习新的东西。

孔子的启发诱导原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的,既以学为依据,又以学为归宿。孔子的教以学为基础的思想,对我国传统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道在于自得,因而教师诱掖后学,只可“与人规矩,不可使人巧”,启发应当“引而不发”,功夫在于学生的自学。朱熹也认为教师启发学生并无定法,只有使学生自得的诱导,才是“正法”。孔子倡之在前,历代教育家应之于后,使我国传统教育形成了“以学定教”的重要特点。

就教与学本身来讲,教的基础,是学生的自觉要求,启发即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然后发之于教,所以教学要在学生自觉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不然是言多益少,或多言无益的。但学生的自觉性,不能脱离教师的因材善诱,教与学就是这样的一个辩证的统一过程。

总之,“愤悱”状态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只有满足了这个学情条件,“教”才具有针对性,真正的学习才可能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