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情分析论:动态连续体的成果

学情分析论:动态连续体的成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关注与了解虽然有阶段性,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但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着的。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所作的“学习起点分析”,既需要根据学生的平时活动情况,更需要依据教师在课堂里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同时还需要依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信息。学情分析连续体需要在互动与关联中加以循环建构。我们整理这节课的“学情分析”连续体如下:根据“学习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论:动态连续体的成果

“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三大范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运行中呈现为一个动态连续体,如下图:

图1-1 基于学情分析视角的课堂学习经验发展连续体示意图

这个学情分析的动态连续体蕴含了三大理论假设:

(1)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学习经验是在教师的引发下形成的,学习经验是教师引发有效学习的证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在引发有效学习方面的合宜性;

(2)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学习经验也是教师推进有效学习的证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在推进有效学习方面的合宜性。

(3)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要落实在学生学习经验的有效形成。合宜的课堂教学形态应该建立在“学”的有效形态上。

这个连续体作为教师的公用平台(框架),以较为成熟的公共知识为学理基础,贯通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评估的整个过程,使一节课的各阶段之间甚至“这节课”与“下节课”之间都能建立相应的关联,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都进入了教师的学情分析视野,他们的课堂学习经验发展状况得到了教师的动态性关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关注与了解虽然有阶段性,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但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着的。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所作的“学习起点分析”,既需要根据学生的平时活动情况,更需要依据教师在课堂里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同时还需要依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信息。而从学习起点出发的课堂教学实施,更是关联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学情分析连续体需要在互动与关联中加以循环建构。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教学案例加以说明。这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梭罗《神的一滴》(选自《瓦尔登湖》,课文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时形成的一个案例[14]。我们整理这节课的“学情分析”连续体如下:

(1)根据“学习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这里主要对“学习需要”的两个层面加以分析,一是依据文章体式特征,分析学生可能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二是依据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分析学生实际需要学习哪些内容。

依据文章体式,任课教师认为这是美国作家梭罗写的以瓦尔登湖为题材的散文,文章体现的是梭罗的独特语言风格以及他对生存方式的独特见解,瓦尔登湖已成为梭罗笔下的一种生存隐喻,并不能还原为一个客观的风景点。

依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程度,任课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会有两种偏颇,一是可能把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描写内容还原成一个“自然客观的风景”,而把“作者”弃置一旁;二是把文章主题简单理解为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任课教师认为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去深入理解梭罗在文中表达的独特见解,而不能当作一般的写景散文来教。于是把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确定为:“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梭罗自然观对我们生存方式的意义。”(www.daowen.com)

(2)参照教学内容确定学习起点。

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关键是找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即要找到在核心教学内容中,哪些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这样才有望生成一条循序渐进的教学路径。

围绕核心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2.2%的学生认为如何理解“神的一滴”是困难的内容;46.7%的学生对课文中的“小诗的理解”有困难。这两项学习困难,实际指向的是同一个内容,这首小诗中“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与课文结尾“神的一滴”旨意是一致的,都反映了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生存方式:人通过像瓦尔登湖这样的环境可以洗净尘俗的污浊,重返神性的纯净境界。这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宗旨。这实际也是核心教学内容最后的落点。学生在这里遇到了困难,说明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均在这里。

学习困难找到之后,教师接着对这个困难的内容进行了分解,发现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神的一滴”、体会梭罗的生存方式之意义,需要在语言表达层面进行分析与品味。于是文中的三个比喻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大地的眼睛”——“圆形剧场”——“神的一滴”,三个比喻恰成一条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解读路径。

这样,一个围绕核心教学内容、以学习困难为基点的教学框架就形成了。这个框架把理解第一个比喻——“大地的眼睛”作为学习起点。

(3)沿着学习起点关注学习状态。

教学实施之后,教师沿着学生对这三个比喻的学习线路,去把握学习状态的发展路径。不断地观察学生是否在往前学习,哪些地方较为顺利,哪些地方遇到了阻碍。困难的内容理解到了何种程度,还需要深入推进的地方在哪里。

具体来说,学生的学习状态经历了三个环节:

①起点环节:从“大地的眼睛”出发初步把握瓦尔登湖的表情与姿容。重点讨论这个比喻的妙处。这是学习起点,教师让学生辨认这个比喻修辞,11人作了发言,学生大多能够找到本体、喻体,以及两者的相似性。但对这个比喻在表达上的妙处,学生则回答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了纠正,并重点分析了“湖”可以“测出人性的深浅”,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个比喻背后“隐含的作者”,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个比喻与下面“圆形剧场”之间的链接。

②推进环节:凭借“圆形剧场”的比喻进一步触摸“湖”与“人”的关联。讨论这个比喻中分别有哪些人或动物在表演,理解作者在这里所享受到的一种“简单中的富有”。19人次发言。教师本安排学生用笔描绘圆形剧场,但观察到学生所写内容是一种带有自己主观想象的环境,与作者的感受相去甚远。于是放弃了“描绘”,改成了师生口头交流,并补充了梭罗生活观和自然观的相关材料,以推进学生的理解。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有了细致而深入的了解。这为进一步理解“神的一滴”奠定了基础。

③深化环节:突破“神的一滴”理解上的难点。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具体场景描写中领悟到作者在湖中所获得的快乐与富有。但大多数学生的认识仍停留在“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层面,未能更深地触及作者的沉思。教师意识到真正的难点就在这里。于是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的“新发现”,引导学生去沉思作者的沉思:“圆形剧场”遭到破坏,作者的情感为何从“厌恶”到“喜悦”?许多学生在讨论之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发现瓦尔登湖虽遭破坏,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机与活力,由此产生一种喜欢与崇敬之情。这种喜悦来自作者的发现,他发现湖的巨大的净化功能,可以净化世俗中的物欲与污浊。因此他用了一首小诗来表达这种情感。这首诗歌的主旨实际就是“神的一滴”的内涵,即人应该在像瓦尔登湖这样简单纯净的环境中生存才有希望洗净污浊,而“接近上帝与天堂”,这是走向救赎的唯一途径。15人次参与了讨论,从讨论中教师发现学生虽然缺乏基督教背景,对“神”、“上帝”、“天堂”等未必有多少深切的体悟,但就对课文所涉内容的理解来看,学生较好地突破了“环保”、“和谐”等套板效应,大致理解了作者的旨意。

(4)评估学习结果。

为了弄清学生是否到达了核心教学内容的终点、学习困难是否得到了解决,教师让学生写了一段感受性文字:“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梭罗的生存方式对我们有哪些意义。”从学生完成的作业样本来看,他们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已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较为充分地体会到了梭罗写瓦尔登湖的用意,并领悟到了他的独特生存方式对改善我们今天的生存状况之意义。之后,教师又作了教学后测和学生访谈。后测结果显示,认为这篇课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对“小诗”和“神的一滴”的理解)全部解决和大部分解决两项加起来的学生占72.7%,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得到了解决。在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原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是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是自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人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也表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