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学情分析视角讨论教学改进与课堂学习经验发展问题,即出发点是学情,核心是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本书从“学情分析”视角出发对课堂学习经验进行研究,力图确立以“学情”为参照系的课堂教学行为改进机制。进而拓展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学情”之维,使“学情”分析的内涵从“学习起点”延伸到“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建立更加完整的“学情分析”理论,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获取学习证据的途径,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更扎实的学情基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从“学情分析”入手可以引导教师更加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并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改进自己的教学。这对落实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主体性”理念至关重要。本书从教师的具体课例研究出发深入探查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经验加以分类辨析,以此为基础提炼出改进教师课堂教学的相关措施。本书的研究,将转变教师课堂教学与观察的视角,为建立基于学情分析视角的新课型奠定基础。
本书的内容框架:
绪论 主要介绍本书写作的缘起、目的、价值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学情分析概说 主要阐述学情分析的概念和学情分析的基本范畴。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学情分析研究 对中国传统教学的三大学情观进行梳理分析:因“材”施教的学情观、循“序”渐进的学情观、深造“自”得的学情观。
第三章 国外的学情分析研究 主要梳理了西方关于适应“自然本性”的学情观、关注“个性差异”的学情观、学情分析方法研究等方面内容。
第四章 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 阐述学情分析背后蕴含的学理基础,从学情分析的学习理论基础、学情分析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基础、学情分析的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提炼分析。(www.daowen.com)
第五章 学情分析的路径与方法 介绍了学情分析的三条基本路径:从书面信息分析学情、从口头谈话分析学情、从课堂观察分析学情。在每条路径下结合具体的案例介绍了主要学情分析方法。
第六章 学情分析与学习经验发展 阐释了学情分析与学习经验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重点研究了课堂情境中的学习经验,并从阅读经验与写作经验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课例,详细分析了课堂情境中的阅读经验发展和课堂情境中的写作经验发展。
第七章 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转型 阐述了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转型之间的关系,结合案例,从学情分析推动课堂教学转型、学情分析改善课堂学习状态、学情分析促进课堂的深层理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第八章 学情分析与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阐述了基于学情分析进行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要领,包括探查课堂学习活动的起点、创设合乎“学情”的活动情境、课堂活动的“关键环节”设计。
本书适合从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一线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阅读,也可作为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和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还可以供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参考。
【注释】
[1](美)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24.
[2](美)布兰思福特等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扩展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