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情分析论:发现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学情分析论:发现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情分析”指向的是课堂情境中的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学的“针对性”。教师的教学有效性要体现在促进“教材”与“学情”的有效链接上。下面用一个童话故事来进一步阐释教学有效性与学情分析的深度关联。因此学情分析最复杂的内容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只有充分把握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情,教学才可能有针对性,才有希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论:发现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学情分析”指向的是课堂情境中的教学有效性。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有一个有效性的追问——“上了这节课到底是否有效呢”,如果无效就是做了无用功,教师白忙乎一节课。当前我们观察到全国各地有很多学校在进行“以学定教”的实践探索,这些行动的背后实际反映的就是课堂“有效性”意识的觉醒,是对长期以来粗放式的课堂现状的一种反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学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指的是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合宜地开展教学,发展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就需要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课堂学习状态加以观察与分析。

杜威认为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一定要体现在学生的经验发展中,而这首先需要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经验变化。他所谓的“观察学生的经验变化”指的就是课堂情境中的“学情观察与分析”。他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我们不妨引述如下:

教师在讲课时,必须有余力来观察儿童心智的反应和活动。学生的问题在教材中;而教师的问题却在于学生对待教材的心理活动内容。如果教师预先不掌握教材,不精通教材,不能不需思考而自如运用教材,那么,他就不能自由地用全部的时间和注意力去观察和解释学生的智力的反应。教师不仅要感受到儿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意义,而且要注意到身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理智状况,像迷惑、厌倦、精通、观念的醒悟、装作注意、夸耀的倾向、以自我为中心把持讨论等。教师不仅要了解这些表现的意义,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了解学生观察和理解的程度。[1]

杜威这段话同时还揭示了教师在分析学情时要灵活运用参照系——教材。教师的教学有效性要体现在促进“教材”与“学情”的有效链接上。教师在分析学情之前必须对要教学的内容烂熟于心,如果不能驾轻就熟地运用教材,就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学生的学情。

下面用一个童话故事来进一步阐释教学有效性与学情分析的深度关联。西方专门研究学习论的学者发掘了一个经典隐喻——《鱼就是鱼》。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说的是树林边上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一条米诺鱼和一只蝌蚪,它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爬出水面,来到了岸上。米诺鱼也长大了,长成了一条完全成熟的鱼。过了很久,青蛙回到了池塘,向米诺鱼讲述了自己周游世界所看到的一些非常奇特的东西。青蛙首先向鱼讲述了它所看到的“鸟”,鸟有翅膀,有两条腿,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听着青蛙的讲述,鱼马上就在脑子里看到了那些鸟,就像长着羽毛的大鱼在空中飞来飞去。接着青蛙讲述了它所看到的奶牛,它说奶牛有四条腿,长着犄角,吃青草,肚子下面坠着些粉红色的奶袋子。于是鱼的脑袋里也像看到了奶牛的特征,但奶牛长着鱼的身体。接下来青蛙又讲述了它所看到的“人”,有男人、女人、孩子,于是鱼的脑袋里马上出现了长着鱼的身体的“人”。总之,鱼经过青蛙的描述所接受到的知识都带有鱼自身的特征,具体情形如下图:

(www.daowen.com)

图0-1 鱼就是鱼

图片来源:绘本《鱼就是鱼》,(美)李奥尼编绘,阿甲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5.

这个隐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们总是用他们已知道的知识和经验去建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在人们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时,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并存。

新知识的建构必须来源于已有知识,对这一教学观的合理引申就是教师需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特定知识时随之带来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点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教师还需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如果忽视学生的初始概念、观点,他们获得的理解可能与教师预期的想法大相径庭。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有许多证据表明,如果教师关注学习者带到学习任务中的已有知识和观念,将这些知识当作新教学的起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化,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2]

在这个“鱼就是鱼”的隐喻中,青蛙是教师,鱼就是学生,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效,就必须去做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在进行“新学习”之前已有哪些可能有利学习和阻碍学习的知识或观念。这里的“新学习”不仅仅是指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起始学习,也包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新环节的学习。后一个环节相对于前一个环节来说都是新的,教师的教学都涉及探查学生在前一个环节的学习状况。因此学情分析最复杂的内容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只有充分把握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情,教学才可能有针对性,才有希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