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保定:古代史、家乡文明、军事将领、明代遗迹

保定:古代史、家乡文明、军事将领、明代遗迹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定地区具有灿烂的史前文明。据证实,在2.8万年前,这里即是黄种人的祖先——智人的繁衍生息地。保定正处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过渡带,受影响是最大的。唐代保定属河北道。在蒙古灭金和灭南宋的统一战争中,保定的汉人武装起了很大作用,知名的军事将领有定兴的张柔、张弘范父子,博野的史弼等。“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突破紫荆关进围北京,又从紫荆关退去。保定境内的长城和关城多是明代留下的。

保定:古代史、家乡文明、军事将领、明代遗迹

保定地区具有灿烂的史前文明。据证实,在2.8万年前,这里即是黄种人(蒙古人种)的祖先——智人的繁衍生息地。这里曾是唐尧的故里。在四五千年前,这里是原始农业相当发达的区域,著名的易氏已在易水流域放牛牧马、植桑种谷了。春秋战国时期,保定地区为燕、中山国的属地。到战国中期,赵灭了中山之后,保定南属赵、北属燕,有“燕南赵北”的说法,成为燕文化的腹地。从秦汉时期起,保定成为北部防御要地。

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阶段,河北的世家大族纷纷南下江淮,而北方游牧民族则南下中原接受汉文化,建立国家。保定正处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过渡带,受影响是最大的。大批士族南迁,使本地文化受到冲击。但多个少数民族的同时活动,又给这里的文化注入了多元成分,使这里的民风质朴而悍劲,文化上也更加富有特色。

隋唐五代时期的繁荣与战乱】在隋初和盛唐,保定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唐代保定属河北道。唐天宝年间,河北道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一,经济地位十分重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这里涌现了一大批文化名人。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保定是农民起义非常活跃的地方;安史之乱,这里首当其冲;藩镇割据,数这里的藩镇势力最强,足以和唐朝廷相抗衡。五代时,保定先后分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辽(契丹)等,各统治者之间争战杀伐不断,保定时时处在战乱之中。连年战争使百姓生活困苦,经济也遭到很大的破坏。(www.daowen.com)

【名字的由来】金灭辽和北宋,统一北方后,将河北的不少汉人迁往关外,同时女真人大批南下,推行猛安谋克制,女真贵族成为封建地主,逐渐汉化。金在今北京营建中都,在定州设中山府,在保州设顺天军节度使。当蒙古兵打来时,女真人无力抵抗,大批地主武装起而自保,金朝统治者就搞了“九公封建”,即承认这些武装,用他们抵抗蒙古兵,有几支就在保定境内。但这并没能挽救金朝失败的命运。金贞祐元年(1213年)十二月,蒙古军攻陷保州,州城被毁。在蒙古灭金和南宋的统一战争中,保定的汉人武装起了很大作用,知名的军事将领有定兴的张柔、张弘范父子,博野的史弼等。元定都大都(今北京),保定为南部屏障,于是改顺天军为顺天路,又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辖7州8县,保定之名由此开始。

【日益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保定仍为畿辅之地。明洪武年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了充实京畿周围的人口,从山西和塞外向河北移民,大批移民在保定境内安家落户。明朝将大宁都司移驻保定,并在保定设总兵署,常年驻军1万多名,负责京畿附近的保卫。“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突破紫荆关进围北京,又从紫荆关退去。这致使统治者更加重视保定的战略防御地位,于是重修保定城,用了五年把土城改为砖城,同时在保定西部太行山区修筑内长城,在紫荆、倒马、龙泉关等修建关城,建墩台城堡。保定境内的长城和关城多是明代留下的。明末,清兵攻占了保定,保定属清,后军事、政治地位日渐提升。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第一次作为直隶省会,成为区域性的政治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