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和国历史中的出色新一代

共和国历史中的出色新一代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他们既属最饱经忧患的一代,也是同龄人中最为优秀的一批。作者认为《新莱茵报》首先是革命纲领的宣传者,它“始终不渝地坚持向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国家的民族统一和政治制度的完全民主化”。

共和国历史中的出色新一代

拨乱反正之后,中国的社会科学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研究自然也从中进一步受益。就新闻学界而言,1981年、1982年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意义。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1981年、1982年,“文革”后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相继毕业。同时,全国新闻专业的广泛建立,也是自1981年、1982年开始,到80年代中期,除了偏远地区,基本上全国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设立了新闻系或者新闻专业。这些院系专业在初创阶段,通常调用并集中了本区域内曾在早年经受过系统新闻专业教育的人士。如武大的罗以澄,杭大的张达芝、张允若,暨南的吴文虎,厦大的陈扬明,郑大的项德生、王洪祥,川大的张惠仁、王绿萍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科班出身又年富力强,在此后“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居功至伟。此外,在80年代广泛建立新闻系科的过程中,如徐铸成、何微等新闻界老前辈更是贡献出了晚年的时间和精力。

时至80年代中期,在系科、研究所、专业教师、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中国大陆的新闻教育和研究,不仅完全从“文革”的重创中恢复了过来,而且比起“十七年”也有巨大的提高。在这方面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莫过于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获准招收博士生,这标志着新闻学在学科水平和学科地位上已经大大缩小了与传统学科的距离。而在整个新闻学科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新闻理论研究的脚步又明显快于其他分支,在第一批的三名博导中,就有两人(王中和甘惜分)专长于新闻理论,1986年增补的第四位博导——宁树藩治学的特色是史论贯通。

较之前人和后学,80年代初期涌现的新一代的新闻理论研究者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上都有独特之处。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他们既属最饱经忧患的一代,也是同龄人中最为优秀的一批。新闻学原本就是跟实践格外相关,而这批学子又多在入学以前已经身历诸多沧桑,知识的积淀、切身的感悟、专精的态度,融汇起来就是这前后几年间问世的新闻学学位论文中,堪称优秀者多如繁星。他们中的相当一批在毕业后走上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岗位。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统计范围,在这四家新闻系77级、78级、79级本科毕业生和78级、79级硕士研究生中,就有不下30人或是在毕业后或是在此后进入高校或研究所。其中如童兵、郑保卫、谷长岭、陈力丹、孙旭培、闵大洪、明安香、张铭清、李良荣、黄瑚、郭庆光、涂光晋、程曼丽、周建明、周小普、倪宁、尹韵公、喻国明、张征等人,到目前不仅仍然活跃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中,而且都早已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当然在早有深厚积淀的其他学科,和以上人物基本同时代开始学术研究的人自然也络绎如山阴道上,周振鹤、葛兆光、邓晓芒、罗志田等于各自所在的领域还更多是锦上添花,而他们对于新闻学却是雪里送炭。当然,最能体现新一代成批崛起的还是他们的学术成就,截至1981年,在各家新闻院系通过的学位论文中,可划归新闻理论范围而又卓然可观者,大致罗列如下。

童兵的《试论马克思恩格斯自由报刊思想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1981年硕士学位论文)。该文在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基础上,概括和剖析了马恩自由报刊思想的历程以及历史成因。该文认为,“马恩认为,那些既是人民的,又是自由的报刊,才是真正的报刊。报刊只有自由地存在和自由地出版,才能表现出报刊真正的人民性,才会发挥巨大的社会作用。因此,自由报刊思想成为他们最早研究的课题,也是他们在报刊领域一生潜心探索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政治目标之一”[28]。马恩的自由报刊思想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40年代提出,到80年代党报思想的形成和成熟,其间历经40年。马恩的自由报刊思想,所以会在莱茵省率先提出,跟当地相对较为开明和自由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学说的批判扬弃中,看到精神自由是人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革命的、以人民为主体的自由报刊思想。在经历过1842年1—2月、4月和1844年的三次论战以后,马恩的自由报刊思想发生质的飞跃。1844年以后,他们已经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把出版自由看作无产阶级报刊发展的首要条件。从争取个性解放到争取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从“人类天性的自由”到“阶级的自由”。这次飞跃在理论上以1848年春的《共产党宣言》为标志,在实践上的界标是1848年6月—1849年5月出版的《新莱茵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利用有限的资产阶级出版自由,创办无产阶级报刊,巧妙地利用资产阶级报刊,宣传革命真理,揭露敌人,教育工人。同时在理论上进一步揭示资产阶级出版自由就是资产阶级特权以及资产阶级垄断这种自由的新手法。19世纪80年代,在对《社会民主党人》的指示和论述中,马恩的报刊思想也跃升至新的高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他们认为必须加强党对党报道义上的影响,即加强党的思想指导;其次,他们认为自由地进行报刊批评,是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党报享有的出版自由的重要体现;最后,他们强调党要尊重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自由和写作自由。[29]

郑保卫的《革命无产阶级第一张最好的机关报——〈新莱茵报〉》(中国人民大学1981年硕士论文)以列宁对《新莱茵报》的评价为中心主线,以历史为起点,以史实为依据,提炼出《新莱茵报》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以及此后的无产阶级运动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作者认为《新莱茵报》首先是革命纲领的宣传者,它“始终不渝地坚持向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国家的民族统一和政治制度的完全民主化”。《新莱茵报》又是人民革命的指挥部,它在向群众宣传同盟纲领路线的同时,承担了及时传达同盟中央关于运动的各项指示意见的光荣使命,“以保证同盟盟员和革命群众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使他们能够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同时做出一致的反应,投入共同的斗争。他们实际上已经代替了当时已经难以直接开展工作的同盟中央委员会,成为当时德国革命坚强的政治中心,在组织和发动群众投入斗争的过程中起到了总指挥部的作用”,“它还是孜孜不倦的揭露者;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欧洲人民共同的讲坛;以及人民自己的报纸”[30]

陈力丹的《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报刊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年硕士学位论文)认为马克思最初的报刊思想是在《莱茵报》(1842—1843)工作期间形成的。本文就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报刊思想的出发点——承认报刊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及报刊的历史个性、报刊的本质等观点进行探讨,分析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特点和他本人研究报刊的活动,对这一时期马克思报刊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评估。陈力丹认为,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报刊思想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前者虽然不够成熟,但为后者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报刊思想并非传统报刊集权思想的发展。恰恰相反,马克思同封建集权主义的报刊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批判吸取了欧美资产阶级报刊思想的合理成分。因此,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报刊思想应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31]

于宁的《论新闻的真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1981年学位论文)聚焦于讨论何以自延安整风运动迄今已四十年,新闻不真实之病时轻时重却未能根绝。作者回顾历史,分析现实,侧重从宏观角度进行探讨,揭出影响新闻真实性的主要原因不仅在新闻工作者自身,更主要的在于党的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路线正,则真实新闻多;路线偏,则真实新闻少。要解决新闻真实性问题,首先涉及端正党的路线问题,然后才是记者的修养问题。[32]

平安的《论新闻效果及其心理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年硕士学位论文)认为新闻传播与接受并无必然关系,需要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人脑对新闻作品的反映效果,除了新闻作品本身具备的性质因素以外,还要受制于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任何人都是以自己的已有知识和以往经验,作为感受新闻作品的基础和中介。所受的影响、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的结晶,构成人们在接受新闻时各自不同的内在尺度,人们的心理素质的构成又是变化发展的。因此,研究新闻效果,就必须考察它赖以实现的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根据规律和特点,变革新闻传播方法。[33]

吴鸿业的《新闻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年硕士学位论文)重点在第三部分,在总结我国新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三个规律:新闻价值的发掘在于新闻选择的主观倾向性和新闻价值要素的客观性的统一;新闻价值的表现在于宣传思想的集中性和新闻题材的多样性的统一;新闻价值的实现在于新闻传播的控制方式和传播目的的统一。[34]

易凯的《论新闻的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年硕士学位论文)就当时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改革中,存在争议的,关于新闻报道运用形象思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该文联系人类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方式,较详细地研究了形象思维的起源、分化和发展。该文认为,形象思维除了艺术思维这一类基本形态以外,还存在有普通的形象思维这类基本形态。它的基本定义是:用概况特定的事物和人物的真实的外部形象特征,所形成的形象观念来思考和表述。在新闻报道中所倡导和使用的形象思维,应该是这类普通的形象思维,而不是允许虚构的艺术思维。普通的形象思维既遵循形象思维的总规律,同时又与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并行不悖。[35]

【注释】

[1]中国大陆的新闻史研究,虽然在1949年前后也有过研究人员的世代更替,成果数量却相当可观。仅方汉奇一人,1957—1962年,就在《新闻战线》上发表17篇文章。

[2]陈业劭.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M]//新闻学论集: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55.

[3]陈业劭.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M]//新闻学论集: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63.

[4]成美.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几个问题[M]//新闻学论集: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39-40.

[5]成美.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几个问题[M]//新闻学论集: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39-40.

[6]成美.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几个问题[M]//新闻学论集: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37.

[7]成美.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几个问题[M]//新闻学论集: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48.

[8]甘惜分.对新闻理论几点分歧意见的看法[M]//新闻学论集:第3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141.

[9]甘惜分.对新闻理论几点分歧意见的看法[M]//新闻学论集:第3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142.

[10]王中.新闻学的第二课题[J].新闻大学,1982(4):3-7.

[11]甘惜分.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M]//新闻学论集: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14-16.

[12]甘惜分.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M]//新闻学论集: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26.

[13]甘惜分.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M]//新闻学论集: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28.(www.daowen.com)

[14]甘惜分.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M]//新闻学论集: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30.

[15]甘惜分.关于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问题[M]//新闻学论集: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12.这是甘惜分在1980年西北五报新闻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稿。

[16]王中.论新闻[J].新闻大学,1981(1):11-16.

[17]王中.论新闻[J].新闻大学,1981(1):11-16.

[18]郑兴东.论新闻价值[M]//新闻学论集: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63.

[19]郑兴东.论新闻价值[M]//新闻学论集: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65.

[20]郑兴东.论新闻价值[M]//新闻学论集: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83.

[21]郑兴东.再论新闻价值[M]//新闻学论集:第4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19.

[22]郑兴东.再论新闻价值[M]//新闻学论集:第4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21.

[23]郑兴东.再论新闻价值[M]//新闻学论集:第4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28.

[24]王中.论传播工具[J].新闻大学,1982(2):3-7.

[25]王中.论传播工具[J].新闻大学,1982(2):3-7.

[26]王中.论传播工具[J].新闻大学,1982(2):3-7.

[27]郑兴东,陈仁风.传播方式的探讨[M]//新闻学论集:第3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1-22.

[28]童兵.试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自由观的发展[M]//新闻学论集:第6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2.

[29]童兵.试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自由观的发展[M]//新闻学论集:第6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23.

[30]郑保卫.革命无产阶级第一张最好的机关报—《新莱茵报》[M]//新闻学论集:第6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87.

[3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一九八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02.

[3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一九八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05.

[3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一九八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14.

[3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一九八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19.

[3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一九八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