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一书非常完整而细腻地分析了研究生在其科研创新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八个重要里程:一是必须完成从大学本科生向研究生的过渡;二是确定在整个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课题;三是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合理性设计;四是阅读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前人研究成果,做好文献的综述、引用和编写;五是花时间与精力进行实证调查,寻找并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数据;六是运用所掌握的方法与工具对自己所搜集到的事实与数据进行分析与综合;七是进行论文写作,努力把自己建立在事实与数据基础上的判断与推理化成文字;八是为论文通过校外、校内专家评审与论文答辩做必要而又充分的准备。
研究生能否顺利通过上述里程,其创新潜能是否得到充分训练,其个性是否得到了张扬,其工作是否得到认可与肯定,其研究论文是否推进了人类知识,这直接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相关。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视为永恒的主题。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培养的目标、学生的素质、管理的规则、社会的重视、研究的文献、调查的经费、实验室的条件,等等。但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研究生导师。他们的信念和态度、能力与水平、投入的时间对研究生创新性能力的训练以及创新性作品的价值发挥着影响,而且在研究生科研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因此,指导研究生,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业,在学术界做出他们自己的贡献,这是作为导师的基本学术责任。
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会碰到不同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挑选学生。导师如果能挑选一个具有科研潜力,同时他能认同自己的研究角色,明确自己的创新使命的学生,那么,培养创新人才的指导工作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在现实体制中,特别是在硕士生的挑选方面,导师几乎没有多大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研究角度以及创新使命的学生太少了,更多的情况往往是不知道什么是研究生,他们与大学本科生有什么区别,特别是考上本校的研究生,加上研一也要听大量的讲授课程,就更难把自己与本科生区别开,研一生好像就是大五生,不能顺利地完成“从授课式课程阶段到独立写论文阶段的转变”。[2]因此,在我国,导师所碰到的真正问题,不是挑选学生,而是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完成角色的转变,明确自己写出创新性论文的使命。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帮助研究生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导师要在研究生一入学就指导他们早日选择自己准备从事研究的课题。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往往是在研三时才开始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其后果,研一、研二都成为大学本科教育的继续与延伸,研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创新性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写出来的论文就有应付的特征,从而一方面论文质量直接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得到科学地培养。追究其原因也许是导师没及时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没有把研究生视为就是做创新性论文,而不是进行课程学习。在研究生教育中,课程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写出有创新性的论文。
第三个问题,就是导师在研究生入学的前3个月内如何帮助学生合理设计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建议》认为导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超前性思考;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设计和开展研究工作”,“计划好论文成形后的基本框架,拟定粗略的时间表,展示研究设计、论文计划和工作时间表”。[3]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前面第一个与第二个问题的存在,我国研究生导师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在研一是没有意识到的,至少对文科来说是如此。
第四个问题,为了写出具有创新性论文,就需要考查前人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就需要“熟悉文献资料,学会如何查找、阅读、吸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评论”,[4]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如何引用与编写参考文献,就是导师所要面对的问题。然而,对比现实中的情况,不难发现,无论导师还是学生,特别是在文科中对文献综述工作的重视是不够的。在制度上也没有规定要把文献综述作为研究论文的必要组成因素,所以不少学校的研究生论文没有文献综述这个部分。(www.daowen.com)
第五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最大的问题,这就是导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去做实证的调查,收集事实与数据。这种为了论证的目的而进行搜集材料的功夫,是论文是否有水平,是否有新发现、新知识的关键,因为只有新数据才可能是知识的经验之源。搜集新数据在研究的过程中,是花费时间最多的研究环节,是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与时间的。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研究生研究活动的指导中,导师对学生实际上是如何收集材料的,以及花了多少时间去做这项工作,都是不知情的,同时也是指导不到位的。原因既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不力的原因,还有导师的责任心问题,同时当然学生的主动性也不够。
第六个问题,数据能否得出恰当的结论,能否证明某种理论或观点,研究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是否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是否有高水平的判断与推理的逻辑能力,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帮助学生提高判断力,提高推理能力,甚至想象力都是导师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现实中,导师在履行这个职责时具体做了哪些事,又是如何做的,对它们又如何考量,无论对导师还是对管理者来说,都是处于不自觉的朦胧状态之中。
第七个问题,指导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时,究竟有多少导师运用了论文写作的“两条黄金原则”。《建议》作者认为:“尽早写,经常写;不用考虑是否正确,将思考化作文字。”[5][6]这是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中的两条黄金原则。尽管有导师指导研究生写作时注意到了写作与教学、研究存在内在的联系,但由于不擅长运用上述黄金原则,所以在实际的指导中并没找到合理的程序把教学、研究与写作内在地联系起来。结果是,在研究生实际的论文写作中,大量存在的现象是把写作作为独立于教学、研究之外的过程。
第八个问题,在研究生论文写作之后,进行论文评审与答辩阶段,导师能帮学生做些什么?《建议》作者认为,导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准备递交论文、评审和答辩”,这种帮助“应该围绕选择评审人、准备评审和最终的答辩进行”。[7]帮助的具体内容有,“导师有责任向学生解释本校的操作流程”。[8]以及学校的运作方式将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9]消除学生对答辩具有的神秘色彩,减轻对评审与答辩的恐惧情绪,[10]帮助学生“排练”答辩,让学生有建设性地度过等待答辩的时光,[11]等等。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的确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