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如何为他们的学生创造一个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这个问题上,学者贝恩认为,关键是运用好上述五个要素。这里,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其一,讲课虽然是运用上述五个要素的主要教学形式,但不仅仅有这一种教学形式。他说:“自然的批评的学习环境并不依赖教师讲课与否。”[41]其二,讲课应该综合运用上述五种要素。他说:“那些教学有方的教师上课时几乎总是运用上述五个自然批判学习的要素。他们以提问开始,继续尝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将之与更多、更大的问题联系起来,以具有煽动性的方式提出问题,提及问题的含义),激发学生以批判的眼光来对待问题,对如何回答那个问题进行争论(用证据、推理和结论来完成),以问题结束讲课。”[42]其三,讲课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他说,讲课仅仅是综合运用五个要素时用来“澄清和简化复杂材料的一个方法”,“并不是用来对某些主题进行百科全书的覆盖,或作为向学生显摆教师知识如何渊博的方式”;“讲课乃是扩大探索的一部分,学习环境的一个要素,而不是学生的全部经历”,“讲课是高度互动”。[43]
为创造出最好的学习环境,除综合运用学习环境五要素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好其他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技巧。就教学原则而言,学者贝恩提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下去”“从学生本身而不是从学科出发”“确定学生学习的责任”“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激励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创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就教学技巧来说,他特别强调了教师要“要用会话语气授课”,要使用“清晰、完整的温情语言”,要“熟知如何作出完美的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要“熟谙讲演之术”来“培养学生的口才”。[44]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贝恩的新教学观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逻辑:所谓教学就是学生的学习;所谓教,就是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学习就其实质来说,就是知识的建构、学生智力进步和心身发展;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就是创造自然的批判的安全学习环境;因而在学习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同学、同伴和学子;考试与评价是学生认知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帮助社会、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
[1][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2][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3][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4][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5][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6][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7][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8][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脚注。
[9][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10][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11][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12][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6页。
[13][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14][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15][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16][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17][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18][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19][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20][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21][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www.daowen.com)
[22][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23][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24][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25][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26][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27][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28][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29][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30][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31][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32][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33][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34][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35][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36][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142页。
[37][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38][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39][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40][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100页。
[41][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42][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43][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104页。
[44][美]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1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