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原则和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原则和根本利益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知情意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原则和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社会改革科技革命两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两方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它在其中起道德力量和道德手段的作用。

第一,人全面发展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我们知道,大工业生产一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既有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又使人的全面发展受限制,造就大批畸形片面的人。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中昭示出的一大弊端。社会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尚处在不发达的初级阶段,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面临需要,也面临挑战。作为同一过程中的“二律背反”,个人在道德追求上确立人全面发展原则是至为宝贵的。

第二,人全面发展原则反映了新科学技术的客观要求。中国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科学技术的继续进步,将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使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所应当追求的社会道德理想和价值要求,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结果势必要求培养一种“新型的人”。这种新人必须具有全新智力结构、品德和审美结构。他们独立性强、意志坚定、发展全面,能够自主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生命活动,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自觉地使自己的活动符合于共同的社会理想,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才能。这种全面发展的具有个性的新人既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过去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必然产物。不难看出,人全面发展原则反映了科技革命潮流对人的根本要求,同时又从道德方面为这根本要求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第三,人全面发展原则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我完善和发展。其实质就是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加以重新认识、重新调整,并以相适应的制度、规章和条令等确定下来。伦理学研究就是从道德角度审思改革的实质内容,并以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形式加以肯定和确立。

社会主义社会奋斗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多年来,一直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缩小和消灭社会差别,依靠个人对集体的关心和服从来发展经济,从而达到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但实践证明,这种强调集体、漠视个人的做法并不能普遍地树立起人们对集体利益的关心,不能有效地调动人们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于是,改革使农村和厂矿企业实行生产责任制,注重个人劳动能力和态度,关心个人利益和打破大锅饭,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只强调集体和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及其利益,忽视个人与集体的共同生存以及和谐发展的观念是脱离共产主义实践及其要求的,而关心个人及其利益,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一致的发展是改革的实质。所以,人全面发展原则这一提法就是顺应改革而产生的。它将在深入改革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www.daowen.com)

第四,人全面发展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改革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掌握与继续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知情意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列宁就是这样理解的,他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就是“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胜任一切工作的人”。[3]看来,人全面发展原则是个人与社会发展境界既现实又至高的追求。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3]《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