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除单细胞动物外,动物个体都是由两部分细胞组成: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在有性生殖中,精子和卵母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最后发育成生物体。在其中卵母细胞担任着受精以及指导胚胎发育的重任,因此,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以及调控过程,多年来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大多数脊椎动物,在胚胎期或者出生后不久卵原细胞便停止增殖,进入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此时称为初级卵母细胞。之后,经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发育到双线期。在双线期的后期,细胞内染色质高度疏松,外包完整的核膜,称为核网期,此时细胞核又称为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生物体性成熟后,卵母细胞在促性腺激素或其他因子的作用下,才有可能恢复减数分裂,发生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排出第一极体,并且发育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成为一个成熟卵母细胞,此时从卵巢释放。
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滤泡细胞和颗粒细胞)组成。卵泡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1993年,Selman等人(1993)基于形态学标准和生化学方面的特征,将斑马鱼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分为Ⅰ~Ⅴ期,各期具有相应的特征。本研究中对卵子发生的描述和卵母细胞发育时期的划分均参照Selman(1993)的标准,以及Ge(2004)和Thomas(2010)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大致划分情况如下:
PG期:初级生长期(primary growth stage,PG),卵母细胞(卵泡)体积小(7~140 μm),卵母细胞开始生长。
PV期:皮质泡时期(previtellogenic stage,PV),卵泡直径140~340 μm。卵母细胞体积进一步增大,卵母细胞外周的皮质区出现许多小泡。
EV期:早期卵黄增生期(early vitellogenic stage,EV),卵泡直径大致为400 μm。卵母细胞体积增加很快,在靠近细胞核附近能看到一些卵黄颗粒。
MV期:中期卵黄增生期(midvitellogenic stage,MV),卵泡直径大致为500 μm。卵母细胞继续增大,卵黄颗粒物质快速积累,越靠近细胞核,卵黄颗粒越大。
FG期:完全生长期(full grown stage,FG),卵泡直径大致为650 μm。由于卵黄颗粒数量和体积的增长,圆球形的卵黄颗粒基本充满卵母细胞的细胞质。(附图15-1)
附图15-1 不同时期卵母细胞的形态
PG期:初级生长期;PV期:皮质泡时期;EV期:早期卵黄增生期;MV期:中期卵黄增生期;FG期:完全生长期
实验用品
1.材料
成年雌性斑马鱼,卵巢HE染色切片。
2.器材
体视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照相机,微量移液枪,100 mm培养皿,剪刀,镊子。
3.试剂(www.daowen.com)
60% Leibovitz L-15培养基。
实验程序
1.准备好实验用成年雌鱼。
2.用三卡因麻醉雌鱼,用解剖剪刀剪开腹部,用镊子小心将卵巢取出。
3.将卵巢放入盛有60% Leibovitz L-15培养基的培养皿。
4.用镊子分离不同时期的卵母细胞。
5.在体视镜下,根据卵母细胞的形态辨别其发育时期。
6.利用制备的卵巢切片,观察不同时期卵母细胞的细胞学形态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镊子分离时,应小心避免对卵母细胞的损伤。
2.PG期卵母细胞直径非常小,很难单独直接分离出来,在分离其他时期卵母细胞时,PG期有可能撒落在培养液中,可在分离其他时期卵母细胞后,直接观察PG期卵母细胞。
思考题与作业
1.描述不同发育时期卵母细胞的形态变化。
2.查阅相关资料,简述斑马鱼卵母细胞的生长主要由哪些激素或基因控制。
Selman K.Stages of oocyte development in the Zebrafish,Brachydanio rerio[J].Journal of Morphology,1993,218:203-224.
Wang Y,Ge W.Developmental profiles of activin betaA,betaB,and follistatin expression in the zebrafish ovary:evidence for their differential roles during sexual maturation and ovulatory cycle[J].Biology of reprodμction,2004,71(6):2056-2064.
Pang Y,Thomas P.Role of 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1,GPER,in inhibition of oocyte maturation by endogenous estrogens in zebrafish[J].Developmental biology,2010,342(2):194-206.
(李建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