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兴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研究

新兴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研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个人信息利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个人信息的价值不断被挖掘,每个移动互联网公司甚至App个人开发者都可以直接面向用户收集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这造成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体验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泄露和滥用的风险。本分报告将从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定义出发,着重对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所面临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种类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的策略。

新兴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比2018年底增加了2 98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2019年6月底的99.1%[1]。随着个人信息利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个人信息的价值不断被挖掘,每个移动互联网公司甚至App个人开发者都可以直接面向用户收集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这造成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体验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在2015年5月发布的《2014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显示,移动应用程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新主体,订票、社交、点评、浏览器等多种国内知名移动应用程序在2014年相继发生过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2]。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9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手机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呈两极化趋势,且信息安全事件数量显著增长。一方面,不会对用户构成直接经济损失的骚扰类安全事件的用户覆盖率很高;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病毒、恶意软件窃取用户信息的手段则越来越隐蔽。不容忽视的是,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在2015年影响群体的规模显著增长,但很少有用户对此有所察觉。目前国内仍有近半数手机网民对于公共Wi-Fi、二维码等各类手机安全风险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手机网民在各种应用场景下手机信息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仍十分必要[3]。2017年6月,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发布的《用户信息保护政策透明度报告》显示,在参与测评的1 000家网站和App中,没有一个能达到隐私政策透明度“高”的标准。2017年9月,某省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在对手机App进行现场检测时发现,App滥用用户隐私权限的现象非常普遍,下载的100个App中,79%可获得用户的位置权限,23%可直接向手机联系人发送短信,14%甚至可以对电话实施监听甚至私自挂断电话[4]。2018年1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和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分析报告》显示,所有安卓手机的App都会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有些甚至多达20余项内容,包含用户姓名、账户名称、年龄、位置、爱好等隐私内容,比如50%的App会申请获得读取手机联系人的权限,大约90%的App会申请读取存储设备和应用程序列表的权限,而投资理财类App是众多App中试图获取手机个人信息权限最多的[5]。2014年“棱镜门”事件中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与包括谷歌苹果在内的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合作,对任何在美国本土以外使用这些公司服务的包括即时消息、语音通话、照片等大量客户信息进行监听。违法违规手机使用个人信息的后果是各种个人信息滥用行为,包括身份盗窃、信用卡盗刷、电信诈骗等,这不止会造成用户隐私权和财产权受损等局部风险,而且严重打击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积极性,进而成为阻碍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分报告将从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定义出发,着重对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所面临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种类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的策略。(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