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黑斑侧褶蛙的恐吓行为:逃不了就恐吓

黑斑侧褶蛙的恐吓行为:逃不了就恐吓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斑侧褶蛙则不然,求偶时也保持对环境的高度警惕。捕食者到来时,逃遁是黑斑侧褶蛙免遭厄运的最有效措施。“逃不了,躲得起!”后来,我通过多次观察发现,当低温导致生理活动水平较低、不利于逃走,或被捕食者挡住退路时,黑斑侧褶蛙都可能使用这种夸张的恐吓方式,只是这一次的动作显得最慢、最到位。但是,黑斑侧褶蛙企图通过显示自身的体积吓退捕食者,这种恐吓有效吗?但是,这种恐吓不能逼退凶猛的虎斑颈槽蛇成体。

黑斑侧褶蛙的恐吓行为:逃不了就恐吓

黑斑侧褶蛙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蛇、水鸟等种类繁多的捕食者。这种无毒、无任何利器的弱小动物无法与这些捕食者直接抗衡,就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伪装、逃遁、躲藏、恐吓等一系列防御行为,以在复杂多变、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求得生存,繁衍后代。

虎斑颈槽蛇、鹭类、鹤类等都是黑斑侧褶蛙的捕食者,但大多数捕食者在白天觅食。由于气温的关系,黑斑侧褶蛙在盛夏至秋初主要在傍晚和夜间活动,与大多数捕食者的活动时间基本错开,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它们与捕食者的相遇机会,从而降低被捕食风险。

春末夏初,草木稀疏,刚醒眠的黑斑侧褶蛙体色多为偏暗的灰、棕等颜色;盛夏季节,草木葱翠,它们的体色多为黄绿、浅绿等明亮的颜色;深秋季节,草木枯黄,它们体色又变得较深。即使在同一时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黑斑侧褶蛙体色也有差异,但都与各自生活的环境相近。它们与绿草、枯草、泥土等相似的颜色和斑纹可以将它们隐匿在背景环境之中。然而,这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保护色只能降低被发现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避免被捕食。对主要依靠气味发现猎物的捕食者来说,黑斑侧褶蛙体色的变化几乎没有作用。

有些两栖动物求偶时警惕性降低,例如花背蟾蜍在求偶时甚至达到忘我境界,极易遭到捕食者的攻击。黑斑侧褶蛙则不然,求偶时也保持对环境的高度警惕。有时,池塘中数十只雄黑斑侧褶蛙正在疯狂地求偶,我慢慢地靠近,只要有一只个体发现我的到来,轻轻地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声,刚才还在喧闹、跳跃的个体便会相继偃旗息鼓潜入水底,“沸腾”的水面顿时变得悄无声息,见不到一只活动的个体。在非繁殖季节,在岸边捕食的黑斑侧褶蛙发现我后会迅速跳到水中,落水声会引起附近所有个体的连锁反应,一只只相继跳入水中,而这一切往往在我作出反应前就已完成。黑斑侧褶蛙的短促鸣声和跳水声都能起到报警作用,是一种利他行为,能使群体内其他个体作出逃避反应。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捕食者到来时,逃遁是黑斑侧褶蛙免遭厄运的最有效措施。在安静或草木稀疏的环境中,当我距黑斑侧褶蛙成体5米以上距离时,它们通过听觉或视觉发现我的到来后便迅速逃避。在草木繁茂以致影响视野或附近又有较大噪声的环境中,它们的反应略显迟钝,甚至当我的脚将要落地时才逃离。黑斑侧褶蛙幼蛙对外界刺激反应比成体迟钝,当我在草地上行走时,它们常在脚下窜来窜去。真担心误踩到它们!

黑斑侧褶蛙在陆地上逃跑时,用后肢作支撑,将身体向前上方弹出;在空中飞跃一段距离后,前肢着地,后肢随之落地。成体一次跳跃的最远距离可达1米,并可连续跳跃数次。与跳跃能力相适应的是黑斑侧褶蛙发达的后肢。无尾两栖动物后肢长与体长的比值大小可反映其后肢发达程度,比值越大说明后肢越发达,跳跃能力越强。通过对辽西5种无尾两栖动物后肢长与体长进行比较,我发现黑斑侧褶蛙的比值最大(为1.62),其次为中国林蛙(比值为1.50),然后依次为中华蟾蜍(比值为1.16)和花背蟾蜍(比值为1.00),而北方狭口蛙的比值最小(0.95)。这个比值与它们的实际跳跃能力相符合:在这5种无尾两栖动物中,黑斑侧褶蛙单次跳跃的距离的确超过其他4种。

“逃不了,躲得起!”连续快速跳跃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而暴露在外很容易成为捕食者锁定的目标,因此受到惊扰的黑斑侧褶蛙通常选择植物密集的草丛隐藏起来,静止不动。有的儿童读物介绍鸵鸟时,说它们遇到危险时将自己的头部钻进沙里,顾头不顾尾,其实动物学工作者并没有在野外观察到这一现象。但是,黑斑侧褶蛙确实存在“顾头不顾尾”的行为。有一次,一只黑斑侧褶蛙躲在一丛倒伏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下面,身体大部分暴露在外,只是背面有几根茎杆覆盖;尽管我与它眼睛对视,但它并不逃走,推测它自我感觉安全(它可能在想:“你看不见我!”)。当被捕食者居高临下观察时,黑斑侧褶蛙凭借保护色潜伏不动是最好的选择,任何轻举妄动都会带来生命的损失。

在水域附近活动的黑斑侧褶蛙遇惊后立即跃入水中,有的立刻潜入水底,钻进淤泥中或水藻下面。它们潜水隐藏的时间长达十几至数十分钟。我在岸边等待时,经常看到黑斑侧褶蛙慢慢浮向水面,有的头部顶着几株浮萍。它们往往仅双目露出,长时间观察周围动静,稍有风吹草动,又会潜回水中;只有感到周围环境安全时,才会重新游向岸边觅食。(www.daowen.com)

1985年4月3日中午,我在北镇市城区东门外松软的沙土中挖出一只成年黑斑侧褶蛙。当时它双目闭合,四肢蜷缩,摸上去身体发凉。我把它仰放在地面上,用手轻轻地拉它的后肢,但它仅有微弱的缩腿反射。此时,冰封数月的大地刚刚完全融化,它尚未从冬眠中醒来,而它在当地的正常出蛰时间最早是5月上旬,大约还要一个月时间。不过,温暖的地表、春日的阳光逐渐升高它的体温。数分钟后,它的四肢开始活动,几经尝试后它把自己的身体翻转过来。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感到诧异:它的四肢慢慢地向上支起,腹部因肺部充气渐渐地鼓起来,同时两个眼球向外突出来,外形怪模怪样,整个身体顿时显得“高大”了许多。后来,我通过多次观察发现,当低温导致生理活动水平较低、不利于逃走,或被捕食者挡住退路时,黑斑侧褶蛙都可能使用这种夸张的恐吓方式,只是这一次的动作显得最慢、最到位。

但是,黑斑侧褶蛙企图通过显示自身的体积吓退捕食者,这种恐吓有效吗?

黑斑侧褶蛙受到惊吓时让自己变得“高大”

虎斑颈槽蛇是辽西常见的爬行动物,我经常看到它们与黑斑侧褶蛙相遇。我发现,虎斑颈槽蛇幼蛇只进攻体型较小的黑斑侧褶蛙幼蛙,因无法吞咽而不进攻体型较大的黑斑侧褶蛙成体,因此黑斑侧褶蛙个体通过“虚张声势”的确有可能阻止体型较小的蛇类发起攻击。但是,这种恐吓不能逼退凶猛的虎斑颈槽蛇成体。当虎斑颈槽蛇成体咬住黑斑侧褶蛙时,后者往往发出一两声“gua-gua”的怪叫,同时四肢拼命地蹬着,腹部鼓起,竭尽全力通过增大体积来阻止蛇的吞咽,而前者总是以逸待劳,稳住不动。渐渐地,成蛇不断地调整吞咬位置,而黑斑侧褶蛙腹部逐渐变小,并发出断断续续的哀鸣,声音愈来愈细,直至它被完全吞进。但我还是观察到一例因所捕捉的黑斑侧褶蛙体形较大,加上蛙腹鼓起,拼命挣扎,虎斑颈槽蛇只得放弃的情形。这说明,这一招在某些情况下还是管用的!

黑斑侧褶蛙有很强的避敌技巧,这只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被捕食的风险。作为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黑斑侧褶蛙必然成为栖息地中某些蛇类、水鸟的捕食对象,甚至连棕背伯劳之类的小鸟有时也会把它们当作食物,因此种群中大部分个体被捕食是难以避免的。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受惊的黑斑侧褶蛙跃入草丛时,被守候在那里的蛇咬住,此时前者的保护色、逃遁、隐藏、恐吓和报警都失去效力。

自然界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受自然规律制约,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因而我们经常感觉到某种动物在有些年份多些,在有些年份少些。如果没有人的过分干扰,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这些动物的多多少少和个体的生生死死,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切又都会恢复原样,按特定程序更替。但是,在黑斑侧褶蛙生活的环境中不可能没有人类。虽然黑斑侧褶蛙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它们面对人类的捕杀时,面对环境污染和栖息地破坏时,所有的防御行为变得毫无意义,所有的自我调节能力都失去本来的作用。因此,人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