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侧褶蛙是我国分布最广、最常见的两栖动物之一,栖息在池塘、水渠、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浅水处,或者在岸边的林下、草丛和农田中,一般不会远离水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我辽西家乡的老寨川流域有一条小河,水不深,清澈见底,四季长流,两边还分散着一些小型池塘;河岸绿树成荫,芦苇、香蒲、莎草等湿生植物丛生,里面就栖息着大量的黑斑侧褶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连年干旱和过度抽取地下水,河水断流,池塘干涸,湿生植物基本绝迹,黑斑侧褶蛙也成为当地稀有物种,甚至一些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只从电视中见到过这种蛙。
黑斑侧褶蛙皮肤裸露,表面湿润,失水速度很快,因而在盛夏和秋初的高温日子里,只能通过调整活动时间来适应环境。生活在陆地上的个体,白天藏匿在岸边草地上,借助杂草或其他覆盖物躲避烈日,到了夜晚才出来活动;若是遇到阴雨天气,则几乎全天都可活动。生活在水中的个体全天都可活动,多数时间趴在水生植物或漂浮物上面等待猎物。在辽西的春末和深秋,由于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很低,黑斑侧褶蛙只在白天活动。
黑斑侧褶蛙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会飞的蝗虫、蚊蝇、蝶蛾和蜻蜓,以及不会飞的蚂蚁和昆虫幼虫。它们只能发现活动目标,一旦有昆虫进入攻击范围,就迅速伸出长长的舌将猎物纳入口中。黑斑侧褶蛙舌的形态具有许多无尾目种类的特点:舌根长在口腔前部,舌尖朝向咽部,上面有大量黏液。捕猎时,它们的舌能够翻出口外、伸长,将猎物黏住后送回口中。一切都在刹那间完成,人的肉眼很难看清楚这个过程。黑斑侧褶蛙接下去是闭眼将猎物咽下。它们的眼球比例较大,而眼球与口腔之间没有骨头等“硬隔离”物质,只有一层软的膜质结构分隔。当蛙吞咽食物时,眼球向下挤压,这有助于将食物从口腔推进到食道。(www.daowen.com)
黑斑侧褶蛙是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或三级消费者,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能起到控制昆虫数量的作用。由于自然状态下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因此黑斑侧褶蛙只能将栖息地中的昆虫控制在一定的密度,却达不到人们在农业生产上所期望的极低水平,更不可能完全消灭(否则蛙类自身因缺乏食物而全部死亡)。正因为这一点,农民对于保护包括黑斑侧褶蛙在内的两栖动物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有当蛙类种群密度达到较高水平时,才能起到较好的控制害虫作用。十多年前曾有报道说,某地一位青年农民模拟自然环境大量养殖黑斑侧褶蛙,每到夜晚都会打开蛙池上方的灯,从而引来各种昆虫,为黑斑侧褶蛙提供食物;养殖的黑斑侧褶蛙已形成条件反射,只要一见灯光,就迅速围拢过来捕食。这位青年农民在收获黑斑侧褶蛙的同时,还有意外收获:附近水田不再发生虫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