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中旬,我当时工作的学校组织教师到千山旅游。一下车,其他老师去登山逛庙赏风景,我则到溪流边上寻找东北小鲵。当时,天气变得温暖,有些山谷向阳坡面的树木已经露出嫩嫩的绿芽,但溪水温度还很低,手在水里时间稍长就会感到刺骨的凉意。然而,东北小鲵已开始在水中活动。繁殖季节的东北小鲵雌雄个体从外形上很容易区分,其中雄鲵体形匀称,雌鲵大腹便便。它们不时地从藏匿的石块下面游出,前肢张开,上浮到水面吞咽空气,而后再下沉。这次我一共见到10只雄鲵、3只雌鲵。我想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繁殖行为,就带回一只雄鲵和一只雌鲵。
繁殖期的雌东北小鲵大腹便便
我把这两只东北小鲵饲养在一个60厘米×20厘米×40厘米的玻璃槽内,槽内水深约3厘米,水中放着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块。入水不久,雄鲵就表现得很活跃,反复绕着雌鲵游动,摇头摆尾,游上游下。雌鲵行动迟缓,对雄鲵的表现无动于衷,多数时间前肢伏在石块上,估计还未到产卵的时间。第二天中午回家休息时,我发现石块上黏着两条卵袋。这两条卵袋较细,长度不到10厘米,表面皱缩。根据长度和表面形状分析,卵袋刚刚产出不久。遗憾的是我没能亲眼观察到产卵过程。
《辽宁动物志(两栖类、爬行类)》一书中详细记录过东北小鲵生命史诗中最重要的一章:雌鲵爬上枯枝,左右摆尾,向前慢慢地滑动,泄殖腔孔排出白色、黏稠的液体,黏附在枯枝上,黏液形成卵袋柄,雌鲵继续向前爬动并产出两条卵袋;雄鲵抱住卵袋,排出精液,并通过后肢搅动把黏稠的精液调成絮状物包裹在整个卵袋上,完成繁殖过程。我所饲养的东北小鲵产出卵袋应该就是这种情形,只是我错过了直接观察这个全过程的机会。
每条卵袋内有18~62枚卵;随着时间延长,卵袋吸水膨胀后变得粗而长,长度约20厘米;表面光滑,弯曲如指,晶莹透明,从外面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受精卵发育成胚的整个过程。(www.daowen.com)
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东北小鲵已完全适应在溪流中繁殖。在野外,卵袋一般产在水流缓慢的大石块下、树根下和水流冲刷形成的洞穴内,有时也会产在溪流边缘浸水的枯叶下面。卵袋一端固定在各种附着物上,避免被水冲走。卵袋多数产在隐蔽处;即使暴露在阳光下,也因其晶莹透明,与流淌的溪水相差无几,极具隐蔽性。渐渐地,卵袋上可能会附着一些藻类,表面呈黄绿色,与沉水植物的叶片非常相似。这些现象都可以使卵袋隐藏在溪水中,降低被天敌吞食的风险。
固定在石块上的两条卵袋
孵化时,东北小鲵幼体[1]先在卵袋内作半环形扭动,然后从卵袋游离端游出。
东北小鲵幼体在头侧嘴角后有一对平衡枝,并有羽状外鳃。它们发育过程是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前肢和后肢都是慢慢地生长出来的;终生保留尾部。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幼体从卵袋中孵出到完成变态发育至少需要60天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