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中旬,还在大学就读的我和同学一起到辽宁省鞍山市千山进行野外实习。教授《脊椎动物学》课的老师介绍,千山有东北小鲵(学名为Hynobius leechii)分布。当时我从未见过有尾两栖动物,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此次实习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争取找到它。当时全系四十多名师生住在千山西南部的一所陈旧的学校里,每天在通往千山最高峰仙人台的山谷中采集动植物标本,识别动植物种类。
这次野外实习期间的一天,我手里拎着一个系绳的广口瓶,沿着溪边走,希望能发现东北小鲵。有些小水坑中有少量沟虾,身体弯成“C”形,附肢有节奏地摆动,在水中上下游动。翻开水中石块有时能发现扁形动物涡虫,身体铅灰色,全长不足2厘米,如同一片片小柳叶。偶尔还能见到蝲蛄虾,长4~5厘米,见到人后快速往石缝深处钻去。快到溪流尽头时还没有收获,我有些失望。无奈中,我随手翻开一块平石板。石板下面有一汪浅水,只见一条泥鳅似的动物扭动着黑褐色的身体往下钻。我的心立刻提了起来,一下子把它捉住。不记得我当时是如何把这一信息告诉周围同学的,反正他们立即围拢过来。
这只动物的体表分泌出白色黏液,光滑的身体在我手中不断地扭动,试图摆脱控制。我把它轻轻地攥在手中,既怕弄伤它,又怕它会跑掉。在离岸边较远的一块裸露地面上,我慢慢地把它放进广口瓶中。东北小鲵!得出结论后,在场的同学都很激动,有的同学甚至跳起来、叫起来。大家都停止其他活动,到溪边翻石块,都一无所获。后来才知道,5月中旬时东北小鲵的繁殖期已经结束,大多数成体都会离开水域,到附近的林下枯枝落叶层中活动,在溪水中极少能见到它们,而我那次非常幸运。(www.daowen.com)
雄东北小鲵的形态
1981年春季开学时,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同学们都在准备毕业论文。我们班内三位同学来找我,要我与他们一起搞东北小鲵的生态研究。他们之所以选择我,大概因为我有过采集东北小鲵的经历吧。由于本来就对东北小鲵感兴趣,我立即答应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