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丽斑麻蜥的卵埋藏过程及孵化习性

丽斑麻蜥的卵埋藏过程及孵化习性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丽斑麻蜥产卵洞洞口半圆形,高约1.5厘米,宽约2厘米。丽斑麻蜥的卵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弹性慢慢地变小,表面出现小的凹陷。丽斑麻蜥幼体多在凉爽的傍晚至凌晨孵化,这可以减少炎热干旱环境对刚孵化个体的伤害。丽斑麻蜥正逐渐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丽斑麻蜥的自然栖息地

丽斑麻蜥的卵埋藏过程及孵化习性

5—6月到野外观察,进入繁殖期的雄丽斑麻蜥腹面和体侧变为淡红色或浅橘红色,全身修长;雌的斑麻蜥相应部位没有明显变化,呈黄白色。这个时期,雄蜥变得活跃,不断追逐雌蜥,但雌蜥常围着杂草或作物绕圈子。雄蜥设法从后面追上雌蜥并咬住其背部皮肤,而雌蜥努力挣脱,钻进附近草丛中,雄蜥也随之钻进。过一会儿,它们又一同钻出,继续追逐,直至完成交配过程。

7月初,雌蜥变得大腹便便,行动也迟缓许多,透过腹部皮肤能看到输卵管中卵的轮廓。许多雌蜥尾基部背面会出现明显的纵行擦伤伤痕,可能是它们扩大产卵洞时尾部向后挤压、摩擦所致。丽斑麻蜥产卵洞洞口半圆形,高约1.5厘米,宽约2厘米。雌蜥产卵后用疏松的沙土把洞口封住,以保证洞底沙土较湿润。我共观察到6窝丽斑麻蜥卵,每窝的卵数以4枚为主,最少的是2枚,最多的6枚。卵椭圆形,比成熟的菜豆种子略大。刚产出的卵壳白色、革质,柔韧并富有弹性。

1987年7月7日,我从野外带回9枚丽斑麻蜥卵和一些细沙。我将细沙放进空的玻璃瓶里,轻轻抚平,把卵摆在上面。为防止细沙中水分散失过多,每隔两天都要往细沙上淋少许清水,并为玻璃瓶加上盖子。丽斑麻蜥的卵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弹性慢慢地变小,表面出现小的凹陷。到后来,只要用手指触碰丽斑麻蜥卵,就能看到幼体在里面轻轻地蠕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蠕动变成一种撞动,我知道里面的新生命就要出世。

8月12日19时30分,一枚卵的卵膜被幼体从内部划破一个三角形的小口,少量的液体从里面淌出,浸湿了周围的沙子。不一会儿,幼体吻部露出,接着整个头部钻出。然后,它不再活动,而是观察着周围动静。我用镊子轻碰它的头部,它立即缩回,看来它有天然的自我保护功能。静等一会儿后,它又钻出。它就这样不断地缩进伸出,将卵壳上最初的三角形小口扩展成一个洞,大约一个多小时后终于从卵壳里钻出。另一只幼体在已撕开一个裂口的卵壳内不断地转来转去,结果四肢和尾先从卵壳中钻出,但头被柔软的卵壳卡住不能退出。慌乱中幼体拖着卵壳在沙土上不断地跑动,经二十多分钟努力才彻底摆脱卵壳的束缚。

在这9枚卵中有8枚成功孵化,孵化时间集中在两天,持续时间不到24个小时。虽然这些卵并不是来自同一窝,产卵时间可能存在差异,但孵化时间却比较集中,说明孵化时温度等条件对孵化起着重要作用。从卵壳划破到幼体从里面爬出,需要1~9个小时。有7枚是在傍晚至凌晨孵化,1枚在白天孵化。丽斑麻蜥幼体多在凉爽的傍晚至凌晨孵化,这可以减少炎热干旱环境对刚孵化个体的伤害。

当其他卵都孵化后,剩下的一枚卵在受到刺激后还能躁动,但几天过后再刺激竟然没有了反应。我剖开卵壳检查,发现幼体已发育完善,鳞片完整,斑纹与成体相似,其头部蜷缩在里面,身体盘曲在周围,不过已无任何生命迹象。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是:幼体在里面活动时,身体缠绕在头部周围,使它无法划破束缚它的卵壳,而此时各个器官系统已发育完善,耗氧量大增,结果因缺氧窒息死亡。

刚孵化出来的幼蜥头体长25~27毫米,尾长28~33毫米;颜色鲜艳,眼状斑纹清晰。它们异常活泼,在玻璃瓶中不断地钻来钻去。我当时住的是北方老式平房,院子是个浓缩版的“百草园”,其中有块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园,里面生长着一些没有施过化肥农药蔬菜;靠墙根处有一些杂草,生活着蚂蚁和蜘蛛小动物。这里适合丽斑麻蜥的生存,于是我就把它们释放到菜园里。开始几天我能看到它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渐渐地小院子已留不住它们,趁人不备都逃到外面去了。我当时住的地方不远处就有大片的农田,相信它们都有个好去处。(www.daowen.com)

刚孵出的丽斑麻蜥幼体与背景相似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到了21世纪初,丽斑麻蜥数量急剧减少,而我在辽西老家的山上已连续十多年没有找到丽斑麻蜥成体,只碰到过极少数的幼体。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世纪后期人们在荒山上挖鱼鳞坑、植树造林时,成百上千的人在夏季像剃头一样把整座山挖个遍,大量丽斑麻蜥的卵可能在无意之中被毁坏,丽斑麻蜥也遭到无端杀戮,种群还没恢复过来;二是连年干旱,使丽斑麻蜥因体内缺水而死,或因昆虫减少引起食物缺乏,导致种群数量的减少。当然,还可能存在着我们目前所不知道的因素。

也许我们不必为一个物种个体数量急剧减少而过分担心,但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有多少个物种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引起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这些变化对整个环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系统全面的生态学分析很有必要,这也是今后着力保护环境野生动物的基础。

丽斑麻蜥正逐渐从人们视线中消失

丽斑麻蜥的自然栖息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