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情绪网络治理:知错必改,良性互动

社会情绪网络治理:知错必改,良性互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搞好网络舆论调控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到知错必改,与新媒体用户进行良性互动,动员新媒体用户力量来共同维护网络舆论的健康运行。一个偏远地区乡政府能够如此重视网络舆论,与两年前“黑砖窑”事件中山西洪洞县政府对网络舆论沸腾一无所知形成鲜明对照,也体现出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中国形成。

社会情绪网络治理:知错必改,良性互动

搞好网络舆论调控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到知错必改,与新媒体用户进行良性互动,动员新媒体用户力量来共同维护网络舆论的健康运行。

(一)反对文过饰非、强词夺理

由于政府手中掌握着主要的公共资源和管理职能,常常表现为强势状态,一般不大习惯于认错。2010年,宜黄暴力拆迁事件震惊全国,其漠视舆论、欺骗公众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非常值得深思。9月10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发生一起因拆迁引发的自焚事件,三人被烧成重伤,被送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9月12日,有关这一强拆引发3人自焚的新闻报道开始在网上疯传。12日下午,宜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在宜黄县官网——“中国·宜黄”上发布“关于‘宜黄县一拆迁对象泼洒汽油不慎烧伤’的事实情况”,首度回应“拆迁户烧伤事件”,称“9月10日上午10时许,宜黄县城建部门工作人员到拆迁对象钟如奎家中开展有关政策法规解释和劝导工作。其间钟家以浇灌汽油等极端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威吓,却不慎误烧伤自家3人”。“不存在自焚的本意,更没有料到会出现如此后果”。[39]9月18日凌晨1时左右,伤者叶忠诚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79岁的叶忠诚是拆迁户钟如奎的大伯。

自焚事件发生了,甚至还死了人,但政府却睁着眼睛说瞎话,拒不认错,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拆迁户。之后,又先后上演了令人啼笑皆非、怒火中烧的“机场堵截战”“厕所攻防战”等系列丑剧和闹剧,惹得网络一片喊打声。最终因江西省政府介入,县委书记和县长被免职而使网络风暴得以平息。[40]

在新修辞学的思路中,传播效果研究就是进行修辞话语分析。因此,在当代社会,卓越的修辞能力和行为是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互动中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于政府来说,与民众的沟通绝不仅仅是信息发布,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修辞策略,“达于耳入于心”,才能使民众理解和认同公共目标和价值。政府一定要克服“官话”“套话”,摒弃官样文章中习惯的话语体系,既要思维转型,更要促进治理方式的转型。对于媒体来说,作为社会建构的主要修辞力量,也要转变危机事件报道方式,为危机事件处理提供舆论支持。

(二)倡导正视问题、闻过则喜

一般官员认为,政府工作必须保证不出错误,他们认为只有不出错误才能树立威信,因此凡事总希望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这种想法极端化后,就是出了问题也不认账,想方设法推客观,找外因,不敢承担责任。其实这是一种极为狭隘、极为错误的想法,因为,百姓并不要求政府一贯正确,但一定要政府诚实守信,不说假话。老百姓可以原谅政府出错,但绝不会原谅政府造假,更不会接受政府对百姓有任何欺骗。这一点,作为政府官员一定要心中有数,决不可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www.daowen.com)

贵州省思南县杨家坳乡下官阡村的半山腰有一个终年水流不断的水洞。千百年来,周围几个村庄的田地灌溉都依靠这个水洞口的水源,灌溉面积超过1500亩,并为这里的人畜提供饮用水。但到了2009年10月,杨家坳乡政府决定从该水洞口引水,实施乡集镇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乡政府称,这一项目的实施,是为了解决街道居民、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安全用水困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政府认为将多余的水资源引至乡集镇解决人畜饮水安全的困难,是在充分、合理、有效利用该水资源,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并强调这是“一项顺民意、合民情、促发展的民心工程”。但村民认为这将影响村里的农田灌溉,也会造成村民饮水困难,决心坚决捍卫,宣称不惜“以命换水”。而乡长则放言:“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水洞口的水搞过来!”双方出现剑拔弩张之势。

10月25日上午,乡政府、派出所、治安联防队集体出动,撕毁村民们打出的“取水如取命,天理难容”的横幅,强行前往水洞口施工。在家的村民们全部到达水洞口,双方形势剑拔弩张,一触即发。闻讯赶来的村民将乡政府车队包围起来。意外的是,在这尖锐对立、似乎无解的紧要关头,乡党委书记胡国志表示:“如果不能取得老百姓同意,我们就不搞了,水源问题会另想办法。”“群众意见无法统一,乡政府只好让步。”

至此,历时1个多星期的水洞口事件落下帷幕。

这一起“护水事件”能够得到最终解决,媒体将其归因于“网络的功劳”。10月21日,天涯社区出现一则网友“响水洞听洞水响”发的《乡政府官员要喝干灌溉水源,近千村民面临绝收》的帖子,用照片展示了下官阡村正面临的危机,向新媒体用户求助:“善良的人们呀,请你们给无助的下官阡、小泥溪、黎家寨等村民出出主意,应该怎么办,才能让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不受侵害,他们世代耕种的良田不会荒芜,他们的兄弟姐妹不要因此而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该帖很快引起新媒体用户关注。在乡政府强硬表态后,该网友再次对乡政府的决定提出质疑,并引起网络围观。正是因为网上这一篇帖子,悄然改变了事态的发展轨迹,动员村民团结维权,促成乡政府表示放弃该工程,重新寻找水源。发帖人告诉记者:“多种力量汇合,最终促成杨家坳乡政府顺应民意,悬崖勒马,避免了流血冲突事件。这件事能够出现转机,应主要归功于网络。”一个偏远地区乡政府能够如此重视网络舆论,与两年前“黑砖窑”事件中山西洪洞县政府对网络舆论沸腾一无所知形成鲜明对照,也体现出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中国形成。[41]其实,这一事件的真正转机,来自于政府的主动认错和积极退让,是他们从人民利益出发改变决策,才使得事件得到最终解决,并赢得威望,这一点必须看清楚。

2015年5月11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成都被暴打女司机的道歉信:开斗气车愿受罚。5月3日发生在成都三环路娇子立交桥附近的“暴打女司机”事件可谓一波三折:首先,是打人男司机张某遭到一边倒的谴责;其后,张某道歉,女司机卢琴被打前连续变道且碾压实线的视频曝光,舆论开始反转,指责和谩骂卢琴的声音出现;再然后,舆情爆炸,除简单的站队支持外,一方面女司机卢琴遭遇“人肉”,各类信息在曝光与澄清中混乱交织,另一方面也有人开始反思此事中的“网络暴力”“驾驶规则与安全”“个人隐私”等社会问题。一时间,众声喧哗。5月11日,卢琴授权南都独家发布致歉信。卢琴称,对自己行车中的鲁莽和不理智,诚恳地向大家道歉,“我已认识到错误;对于我违章驾驶、开斗气车的行为,我自愿接受相关处罚;对我过往的驾驶陋习一定通过认真学习加以改正。”“就我的家人、朋友为了维护我而做出的不当言论,诚恳地向大家道歉,错就是错,不应该找任何借口。同时因为此事也给他们造成了伤害,我非常内疚。”[42]有关卢琴道歉的报道迎来了3.3万人的点击量,也使卢琴得以从舆论漩涡中全身而退,卢琴的做法,很值得当局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