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日,居民徐纯合带着母亲和孩子出门探亲,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被警察李乐斌开枪射杀。由于公众不知就里,网上对李乐斌开枪杀人一片讨伐,一些媒体也参与质疑。时隔12天后,官方媒体终于公布一段5分钟的现场视频,其中显示徐纯合拦截旅客、不听劝阻、踹门、抢夺警棍、抛摔孩子、攻击警察。报道称,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警察开枪将徐击中,并称警察李乐斌开枪是正当履行职务行为,符合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及公安部相关规定。
因为错失了澄清事实、赢得舆论的最佳时机,该段视频和结论并未能消除社会质疑之声,反而在网络上引起新的质疑,许多网民批评徐纯合行为偏激,也有许多网民质疑视频经过剪辑,有掩盖真相的嫌疑。网民质疑道:从5月2日到5月14日,公众才有机会得以目睹整个事件的大概脉络。令人不解的是,这段视频明明是十分有利于警方的,为何时隔12天才公布?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急剧变迁,组织危机的影响性与复杂度都较以往大为提高。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舆情,有的政府部门要么采取“鸵鸟”政策,不闻不问;要么匆忙应对,语焉不详;要么就放凶词狠话,暴力压服,因处置不当而引发公共危机的案例时有发生。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调整,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大众媒体正在转变被动应付的格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主动采取措施,有关职能部门、政府新闻发言人、主流媒体开始提前介入,牢牢掌握发布信息的主动权和舆论调控的支配权。
(一)加强舆情监测,把准民意风向
社会情绪的生成和网络舆论的发生常常很突然、变幻莫测,既难以控制,又影响深远,因此加强对社会情绪走向和网络舆情走向的监测,把准舆论风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就显得极为重要。要善于从相关网络话题或事件中发现源头性、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对一些可能会形成巨大舆论风暴的社会问题和新闻事件及早切割,快速发布信息,掌握信息发布主导权,将事件处置在萌芽状态,十分重要。现实矛盾少了,社会情绪和网络舆论也就顺了。
荀子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世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管理对象,也不存在某种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时代变了,对社会的管理也必须加以改变,在以网络新媒体舆论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加强应对网络舆论研究,深化对网络舆论的认识,探索应对网络舆论的万全之策,依然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主流媒体主动介入,及时澄清事实真相
突发舆情事件多因媒体曝光而起、炒作而热,也只有通过媒体传播真实信息、真诚沟通,才能赢得舆论支持,获得社会理解与认同。好的做法是,一旦发生社会情绪风暴和网络舆论事件,管理部门就应主动邀请主流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说出实情,并勇于承担责任,从而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www.daowen.com)
2013年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启动十周年。2013年10月28日下午,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做客人民微博“大智汇”微访谈,与网友共同关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与问题。王旭明指出,在多媒体的新形势下,新闻发言人要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更权威、更训练有素地站在公众面前。在谈到新闻发言人如何树立公信力的问题时,王旭明表示,发言人一方面应做到“快说事实、多说态度、慎说原因”;另一方面,发言人要努力提高自己多方面新闻传播技巧和为人处事能力。毕竟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也是通过一个个官员的表现来提升或降低的。[35]
主流媒体适时介入,说明真相,纾解矛盾,多报事实,少搞定性,多做讨论,少定调子,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宝马碾童案中,主流媒体的主动介入发挥了重大作用。9月16日,新华社江苏分社发布《宝马碾童案司机涉过失致人死亡 警方提请批捕》的电讯,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天津卫视、《潇湘晨报》、《钱江晚报》等20多家媒体做了报道。人民网、凤凰网、腾讯网等百余家网站转载编发新闻通稿600余篇次,以权威姿态进入网络舆论阵地。同时,协调时评写手和网上“意见领袖”撰写文章,呼吁公众尊重事实、理性分析。组织网评员及时跟帖,疏导网络舆情,特别是9月16日新闻发布会之后,市委市政府加大网上正面引导力度,新媒体用户的观点和话题走向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2015年4月22日,《经济参考报》《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在显著位置报道,“超30省市曝管理漏洞:数千万社保用户信息或泄露”,称“重庆、上海、山西、沈阳、贵州、河南等省市卫生和社保系统出现大量高危漏洞,数千万用户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围绕社保系统、户籍查询系统、疾控中心、医院等大量曝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已经超过30个,仅社保类信息安全漏洞统计就达到5279.4万条,涉及人员数量达数千万,其中包括个人身份证、社保参保信息、财务、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有关泄密截图也在网上盛传。
报道还引用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严明、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专家曹岳等的谈话,认为“我国现在缺乏对信息安全泄露的问责机制”,“目前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我国在网络安全人才方面的培养和储备还远远不够”,“地方社保等部门对于信息安全方面投入不足,监管不力”。[36]
4月23日,《新京报》刊发《多省市排查社保漏洞4成已修复 未知信息是否泄露》的新闻,称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人员排查社保系统漏洞,多省市社保系统已对漏洞进行修复,根据该平台再次排查的数据显示,40%的漏洞已经修复。不过,“尚无法确定是否有信息已泄露”。[37]
4月23日中午,“时政新闻新华视点”以“人社部:未发现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为题,报道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的谈话:“从目前的监控情况看,全国社保系统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现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他说,人社部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并委托国家网络安全专业检测机构,对人社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控。”[38]一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舆论风潮得到平息。其中,信息的完全透明和及时更新,成为成功平息这场舆情风波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