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威的纸质媒体(报刊)时代、播放媒体时代(广播和电视)到去中心化的交互媒体时代(互联网与新媒体),传统社会里身份明确、清晰可辨的舆论制造者、传播者和消费者的界限逐渐模糊,网络虚拟社会以更加开放的方式,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平等、安全、自由的表达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网民会更倾向于表达对他人和事件的看法,在传统媒体下围观的“看客”纷纷奔向网络,发布信息,指点江山,更多的则是表达意见,宣泄情绪。
(一)网民参与行为转变的影响因素
网民不同的网络参与行为受到不同层面现实的影响。宏观层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中观层面包括群体、社会关系等,微观层面包括个人心理、生理、收入等方面。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自信心、个人认知、个人生理因素、他人或群体影响因素和群体认同感。
1.自信心
网民在网上积极还是消极表达,决定于其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对自身能力评价高的人倾向于积极表达;反之,则倾向于潜水作看客。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估计、判断,即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一个自我效能感好的人,在紧急情况下更可能采取利他行为;而个性内向的潜水者则较为沉默、害羞,害怕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取笑,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轻易发言。知识水平对自信心和网络表达也有直接的影响,掌握丰富的社会知识与专业知识,是网络行为主体实施网络表达的重要因素,网络大V即是这类群体。
2.个人认知
从个人的心理方面看,认知会影响个人对事件的参与行为。如果事件与自身利益有较大的相关性,或者自己能在其中得到利益,个人就越有可能作为表达者;否则,便会充当看客。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生存诉求、追求安全诉求、自我心理诉求、社会参与诉求和娱乐诉求会积极参与表达。这些诉求都与网民个人认知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大,网民的参与积极性也就越高。
3.个人生理
网民的生理因素也影响着网民的表达行为。性别和年龄对个人表达的影响较为复杂,面对不同情况和现象,这两个因素的作用机制也不同。一般而言,性别差异会直接影响网民在社交网站的表达行为,男性倾向于关注公共事务,女性则更多地喜欢讨论健康、美食和时尚。[118]
年龄也是影响表达的重要因素。年龄偏低时,行为容易过激,更倾向于表达,言辞激烈,观点极端,固执己见。但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心理活动会日渐复杂,加上经验和认知的影响,表达冲动就会减退。
4.他人或群体影响
组织行为学认为,群体会对个体产生四种不同效果的影响:第一,个人在群体压力影响下容易导致从众行为;第二,这种群体压力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即个人的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提高;第三,社会抑制作用,即个人的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降低;第四,社会惰化作用,例如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一个人工作时努力。个体的表达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人和群体的影响,表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
5.群体认同感
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免不了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这就涉及个人在群体中的认同度问题。个体若要获得群体认同,就必须做出与群体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一致的选择,即个人的态度和行为越符合群体的要求,个人越容易被群体接纳,个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越会获得群体的认可,个人从中获得激励和满足后,更加倾向于表达。
(二)刻板印象对网民的影响(www.daowen.com)
刻板印象亦称印刻作用(stereotype),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的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刻板印象一般通过直接经验获得,个体通过直接与某些人和某些群体接触,然后将这些特点固定化而形成。还有一种是通过间接方式获得的,对一些素未谋面的人,人们会根据间接的资料和信息产生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经常被认为会显著地影响受众解码。
刻板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时,不用亲自去繁琐地搜集、分析信息,去费神费力的证明,直接按照社会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某人某事的大概情况,有利于人们应对周围的复杂环境。
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被给予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和不熟悉的事物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造成先入为主,妨碍对他人他物做出正确的评价。通常,刻板印象大多数是负面并且先入为主的,并不能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或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119]
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会对网民的判断有实质性的影响,从而决定其网络表达欲望的强弱。
(三)以情感宣泄为特征的网络参与
我国网民在网络舆论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仇富”“仇官”和“泄愤”心理,显示了网民的网络参与具有情感宣泄的群体性心理特征。因此,借助前人对情感宣泄心绪和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来深入探讨情感对网络集群行为发生的影响,以此来解读网民的情绪化心态和其网络参与的关系,很有意义。
1.集群行为与网络参与
较早对人类群集现象展开系统研究的学者是法国的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他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群体心理”。他认为,在群体心理作用下,聚集成群的个体最有意义的变化,就是群聚后的个体行为方式会表现得与他们个人独处时有明显的差异。勒庞已经注意到群体对个体具有的感染、暗示甚至异化功能。集群行为与从众行为不同的是,从众行为是跟随别人去做,集群行为则是相互激励着去做;从众行为是被动的,集群行为则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另一位对集群行为研究有重要贡献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1921年,帕克在与伯吉斯合著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出“集群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的概念,[120]认为“集群行为是在公共和集体冲动的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社会互动的结果”。[121]此后,斯梅尔塞、戴维·波普诺等人也得出过大同小异的结论,都认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122]
网络集群行为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群聚行为,是“经由互联网而相互关联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按某一方式结成集合体,采取在线或离线的某些策略与技术,为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做出的努力”。[123]它和传统集群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发生的场域是网络,参与的主体是网络民众,客体则多元化,表达方式是以情绪宣泄和信息抗议为主。
2.集群行为中的情感要素
勒庞认为,人们聚集在一起并不是群体,只有当人们围绕一个共同目标而行动,并且自觉个性消失,完全受“群体精神统一定律支配”,才构成“组织化的群体”。[124]他把群体看作是受非意识形态支配、没有个性、“目光短浅”“愚蠢低劣”“不负责任”的大众。布鲁默把集群行为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变迁中的不安感,他把聚众行动分为三个过程:集体磨合、集体兴奋和社会感染。斯梅尔塞则把社会心理与宏观社会结构结合在一起,使得情感论分析更为精细。[125]格尔等人把集群行为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相对剥夺感”。他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不能有效地满足特定价值期望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越强烈,人们的挫折感越强烈,集群的可能性越大,攻击性行为越容易发生。[126]
随着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的高涨,美国出现很多目标和策略都非常有理性的社会运动,于是在修正集体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过程理论相继建立起来。麦卡锡和扎尔德等人的资源动员理论强调社会运动组织对社会运动的影响,他们认为社会运动并不是由怨恨情感引发的,而是社会运动组织动员的结果。[127]蒂利、麦克亚当等人则从政治过程理论出发,强调政治机会、社会运动组织以及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和话语对社会运动的影响[128],而情感却被定义成干涉良好决策的东西。[1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