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情绪网络扩散治理:焦点与诉求

社会情绪网络扩散治理:焦点与诉求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社会阶层的相对固化,随着利益格局的逐渐形成,引起社会成员产生情绪的主要原因和舆论诉求的主要焦点已经相对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经济利益诉求网络舆论的第一个诉求目标是主张经济利益。把社会保障水平推到更高阶段,始终是社会成员的核心诉求之一,也是舆论反复表达的焦点之一。(四)公平正义诉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网络舆论的一个核心诉求。

社会情绪网络扩散治理:焦点与诉求

随着社会阶层的相对固化,随着利益格局的逐渐形成,引起社会成员产生情绪的主要原因和舆论诉求的主要焦点已经相对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利益诉求

网络舆论的第一个诉求目标是主张经济利益。如前所说,在英国古典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看来,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20世纪末,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掌门人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之所以“主体/客体”作为哲学基本范式一直沿袭了几千年不变,是因为几千年来人类面临的生存保障和财富积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这种思维范式下,人这个“主体”必然会对自然“客体”任意进行改造、征服、支配、处置和索取。反映在舆论上,就是对经济利益无休止的诉求。

马克思主义同样认为,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目标。马克思指出,人类活动“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而经济利益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32]列宁指出:“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33]

网络舆论正是现阶段以利益诉求为中心的公众意见的集合体。在摆脱了虚无缥缈的意识形态禁锢和欺骗之后,人们突然意识到财富的价值,因此转而无休止地追逐经济利益。但凡直接关涉公众利益特别是有损于公众利益的话题,如涉及收入分配、土地征用、暴力拆迁、破产改制、民事纠纷、官员财产、公共财富的处置等问题,就很容易形成网络舆论,不仅舆论数量始终处于第一的位置,网络跟帖言辞激烈,而且利益相关度与网络舆论的炽热度正向相关。有统计表明,在所有网络舆论事件中,与经济利益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超过80%。

(二)社会保障诉求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我国,无论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求助,都还不尽如人意,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需要,如何救助失业者、帮助不幸者,如何实施有效的扶贫,国家及社会群体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等等,都尚未找到理想的路径。何况,人的需求层次总是在不断地提升,总是力图实现社会保障的更高目标,希望政府不断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把社会保障水平推到更高阶段,始终是社会成员的核心诉求之一,也是舆论反复表达的焦点之一。如徐工集团铸锻公司企业改制[34]、许多区县教师绩效工资拖欠[35]等,都无一例外地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网络舆论风潮,正是这个道理。

2014年5月末,一条官方新闻在网上盛传: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执行,该条例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及争议处理、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被普遍解读为事业单位7月起工资社保向企业看齐。于是,与此相关的全国111万个事业单位、3153万事业编制人员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了,网上出现各种声音,表现出种种焦虑。一些单位还暗中鼓励具备条件的人员退休,以保证福利不降低。到2015年初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发表讲话后,网上更是解读为我国社保资金已经是寅吃卯粮,亏空严重了。当人社部提出要建立年金制度后,又被解读为本次养老改革又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革,甚至一些学者也表达担心,直批不能将养老保险改革搞成了由“朝三暮四”变成“朝四暮三”[36]。直到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不降低”[37]之后,事业单位的人心才算是平静下来了,但社会上有关国家只保护既得利益者的声音又此起彼伏,无法平静。(www.daowen.com)

(三)政治参与诉求

社会主义政治参与的目标之一,是要通过建构一个以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公共意志为基础,以对事不对人的法律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公民自主表达与自我约束为特征的参与模式,政府公开、透明、包容,公共机构和公共人物与网络社会、网民平等协商交流,从而实现网络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实现公民政治的全方位参与。

目前,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政治文化认识多元化,主流政治文化遭遇解构的威胁。随着互联网全球化传播,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策倾向等方面出现了明显分化,网络中各种政治文化对立、碰撞、融合,使主流政治文化面临严峻挑战。二是网络政治参与同现实政治文化脱节。网上的政治参与通常不考虑现实政治的世俗规则和利害关系,很多在网络交往行为中形成的政治观念往往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从而对现实政治进程形成冲击。三是对网络政治参与缺乏有效的引导、规范和管理。社会成员极易因条件尚不具备、矛盾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或者在议事日程排序中与公民期待不完全一致而变得不满和暴戾。一旦网络社会的极端意见辐射到现实社会中,就有可能引起群众的误解,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动荡。

在全国、各省市、各地市县两会期间,在地方换届的历史关口,在年终对干部进行考核考评的关键时刻,就是网络政治参与意识表达最为集中的时候,充分说明人民对政治参与的高度重视。

(四)公平正义诉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网络舆论的一个核心诉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然允许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利益存在,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摆脱、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神圣职责。公民也要通过自助和自治的方式来实现参与社会管理,寻求公平正义。法律是保证社会公正的底线,人类正义的理想在法律中被简化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它不仅包括“对同等条件给予相同的待遇”,而且包括“反对特权”(针对强者)和“禁止歧视”(针对弱者)。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首先意味着社会权利上的公平,要求社会给予每个成员生存、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做到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平和分配公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公现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普遍存在,社会结构的板结化,上升通道的缺失甚至被人为阻断,官商勾结、部门垄断、暗箱操作和利益同谋,等等,这些现象都是造成社会不公的原因。社会不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成为引发社会情绪和网络舆论的主要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