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情绪分类及网络治理

社会情绪分类及网络治理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有几百种情绪,此外还有很多混合、变种、突变以及具有细微差异的“近亲”,情绪的微妙之处已经大大超越了人类语言能够描述和形容的范围。引发应激的因素被称之为应激源,应激源是能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征或局限性适应综合征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机体内部各种必要物质的产生和平衡失调,如内分泌激素增加,大量饮酒,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既可以是应激源,也可以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

社会情绪分类及网络治理

人类有几百种情绪,此外还有很多混合、变种、突变以及具有细微差异的“近亲”,情绪的微妙之处已经大大超越了人类语言能够描述和形容的范围。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

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也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也没有消灭的必要和可能,正确的追求应该是疏导情绪,并使之转化为合理化的信念与行为。

基本情绪即情感的红、黄、蓝三原色,以此为基础,可以混合成千上万种的情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保罗·艾克曼发现人类存在4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注意:是喜、怒、哀、惧——喜悦、愤怒、悲伤、恐惧,而不是日常我们所讲的喜、怒、哀、乐),其所对应的特定面部表情,为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所公认,包括没有文字、尚未受到电影电视影响的人群,这说明情绪具有普遍性。

按照情绪状态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心境(state of mind)又叫心情,是人面对某一客观情景时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具有弥散性和持续性特征。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扩散至周围的一切事物。一个在单位受到表彰的员工,就会觉得春风得意,心情愉快,回到家里会同家人谈笑风生,遇到邻居会去笑脸相迎,走在路上也会觉得天高气爽;而当他心情郁闷时,在单位、在家里都会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甚至会“对花落泪,对月伤情”。古语中说人们对同一种事物,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这也是心境弥散性的表现。

心境的持续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虽然基本情绪具有情境性,但心境中的喜悦、悲伤、生气、害怕却要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成为人一生的主导心境。如有的人一生历尽坎坷,却总是豁达、开朗,以乐观的心境去面对生活;有的人总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平,或觉得别人都对自己不友好,结果总是保持着抑郁愁闷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会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工作成败、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等,都会对心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导致心境产生的原因很多,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人际关系的亲与疏,个人健康的好与坏,自然气候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某种心境。但心境并不完全取决于外部因素,还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联系。一个有高尚人生追求的人会无视人生的失意和挫折,始终以乐观的心境面对生活。

心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心境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常态,人们每天总是在一定的心境中学习、工作和交往,积极良好的心境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绩效,帮助人们克服困难,保持身心健康;消极不良的心境则会使人意志消沉,悲观绝望,无法正常工作和交往,甚至导致一些身心疾病。所以,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激情(passion),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和相当短暂的情绪体验,如狂欢、暴怒、痛哭等,激情一词源自于古希腊动词πáσχω(paskho),意思是遭受或是承受某种高强度的情绪,适用于某人或某事非常强烈的感觉。激情是种强烈的情绪,其中包括驱使自己的感觉、充满热忱或是渴望某种事物。激情常用于对令人钦佩的建议、原因、活动或是爱有种特别的渴望,也可解释为感到不寻常的兴奋、热忱。人被认为对某事物充满激情时,通常该事物对他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了某事物而爱和为了某事物而感到充满激情通常会被画上等号。[7]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时,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激情的发展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意识控制减弱,身体的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细微的动作由于高度紧张而发生紊乱。人的行为服从于所体验着的情感。

第二阶段,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这些动作在事后回想起来会感到羞耻和后悔。

第三阶段,出现在激情爆发之后,此时会出现平静和某种疲劳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精力衰竭,对一切事物都抱着不关心的态度,有时还会精神萎靡,即所谓激情休克。

激情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激情能激励人们克服艰险,攻克难关;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正常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或易引起冲动行为。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人能控制自己消极的激情。

应激(stress)是有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最直接的表现即精神紧张。

应激这一概念是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Hans Selye于1936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他将这些与刺激源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变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后来改称为应激。心理学家认为,应激是个体的整体反应,应激产生的要素包括:(1)造成紧张的刺激物,即应激源;(2)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3)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引发应激的因素被称之为应激源,应激源是能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征或局限性适应综合征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根据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www.daowen.com)

(1)外部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因素。属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有寒冷、酷热、潮湿、强光、雷电、气压、风暴等,可以引起冻伤、中暑和极度兴奋等反应。属于人为因素的有大气、水、食物及射线、噪声等方面的污染等,严重时可引起疾病甚至残废。

(2)个体的内环境:内外环境的区分是人为的。内环境的许多问题常来自于外环境,如营养缺乏、感觉剥夺、刺激过量等。机体内部各种必要物质的产生和平衡失调,如内分泌激素增加,大量饮酒,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既可以是应激源,也可以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

(3)心理社会环境:大量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征,具有应激性。尤其是,亲人的病故或意外事故常常是重大的应激源,因为在悲伤过程中往往会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研究表明,在配偶死亡的这一年中,丧偶者的死亡率比同年龄其他人要高出很多。重大喜讯也会造成应激反应,比如《儒林外史》中描写的“范进中举”后的状态,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心理、社会因素可引起良性应激,如中奖、升职;也可引起劣性应激,如竞争失败、丧失亲人。应激对健康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但过强的应激(不论是良性应激还是劣性应激)使得适应机制失效时会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若具备超负荷、冲突、不可控制性三个基本特点时,就可能成为一个应激源。超负荷指的是刺激的强度超过个体的正常承受水平;冲突是指刺激物引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矛盾情境,主体难以抉择;不可控制性是指刺激物不随人们的行为而变化和转移,因此会引发主体恐惧、紧张的心理。

应激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情绪反应、自我心理防御反应及行为反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是焦虑,还有愤怒、内疚、恐惧、抑郁、无助等。自我心理防御反应有合理化、压抑、投身、倒退、升华、否认、补偿、抵消等,心理防御机制仅仅是一种自我欺骗,但它起到了暂时消除痛苦和不安的作用。行为反应主要表现有攻击、退缩、躲避等,按应对方式可分为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两类。问题应对多见于当事人自认为能改变个人所面临的处境或挑战;情绪应对多见于当事人自认为无力改变具有威胁性的环境,从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人在不同时机兼用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应激期间产生何种心理反应,受应激源、环境因素、人格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应激源,不同时期往往也会有不同的应激反应。

应激的心理反应就对身心健康的不同影响可分为应激阻抗和应激障碍两种。应激阻抗对一定的紧张性刺激或情境特别有耐受力,能够形成应激阻抗的人的人格特点可概括为:(1)能积极参与和投入相应的工作与生活;(2)自认为有能力控制生活变故及紧张的状况,能采取行动解决问题;(3)能把生活、工作的变化视为对自己的挑战。应激障碍表现为因反应过度而表现出的相应的身心疾病。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应着重于帮助患者正确理解自己与应激事件的关系,消除现存的心理障碍,增强应激能力。

情绪状态划分来源于情绪维度理论,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他的这种看法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后来的众多情绪理论中,以下三项研究成果特别值得重视:

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Schloberg,1954)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他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见图2-1)。其中,椭圆切面的长轴为快乐维度,短轴为注意维度,而垂直于椭圆面的轴则是激活水平的强度维度,三个不同水平的整合就可以得到各种情绪。

图2-1 施洛伯格的情绪三维模式[8]

普拉切克(Plutchik,1970)提出的情绪三维模型则主张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他采用了一个倒锥体来形象地描述情绪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见图2-2)。其中,锥体的截面被划分为八种原始情绪,其中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的情绪是对立的,锥体自下而上表明情绪由弱到强的变化。这个模型的特点是描述了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性及对立性特征,这在情绪的实验研究中对于情绪的界定是很有用的。

图2-2 普拉切克的情绪三维模式[9]

罗素(Russell,1980)提出了情绪分类的环状模式。他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其中,愉快度分为愉快和不愉快,强度分为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由此可以组合成四种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见图2-3)。这种分类用评价情绪词或归类的方法,在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如中国、克罗地亚、爱沙尼亚、希腊、日本、波兰、德国等,都得到了一致的研究结果(Larsen&Diener,1992;Reisenzein,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