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一般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电子政务就是要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将原有的政府通过互联网办公技术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适应社会运行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与传统的政府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具有以下4个突出的特点:
(1)电子政务将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
(2)电子政务将使政务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3)电子政务将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4)电子政务将重新构造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加协调,使企业和居民能够更好地参与政府的管理。
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3种,它们是政府与政府间(Government to Government,即G to G)的应用模式、政府与企业间(Government to Business,即G to B)的应用模式和政府与公民间(Government to Citizen,即G to C)的应用模式。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是基础,安全是关键,应用是目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包括信息收集、业务处理和决策支持3个层面的内容。这些层面的实现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从政府信息发布、政府网上服务,到政府部门间以及政府部门内的信息共享和网络办公,都需要以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作为保障。电子政务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国家电子政务体系,将现有的和即将建设的各个政府网络和应用系统连接起来,统一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到互联互通,构建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电子政务系统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构建成的一个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的办公系统。它通过大型数据、文档数据库、电子邮件、远程通信以及因特网技术来实现本单位与上级单位和下级单位之间的公文运转、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快速有效地接收各种上级机关的文件、下级单位的上报信息,组织、协调电子政务系统内的各种信息,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为领导的决策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服务。图8-12显示了天津政务网门户网站的主页面。
图8-12 天津政务网门户网站主页面
(二)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根据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和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来划分,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面向数据处理、面向信息处理和面向知识处理3个阶段。
1.面向数据处理阶段
面向数据处理的电子政务主要集中在1995年以前,以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主要特征,通过基于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综合运用,以结构化数据为存储和处理的对象,重点强调对数据的计算和处理能力,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日常文档处理的电子化,完成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向电子介质的飞跃,实现了公务员个体工作的自动化。(www.daowen.com)
在这个阶段中,局域网和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开始得到应用,但主要局限在某一部门内部。因此,从整体上看,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很少进行互联和互通。这一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在有效提高办公和管理效率的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信息孤岛。
2.面向信息处理阶段
面向信息处理的电子政务一直延续至今,主要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连接政府内部已有的和新建的网络系统,并充分利用因特网构建“虚拟政府”,大力推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
这一阶段的电子政务以网络为中心建立通信基础平台,并以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流(或工作流)为主要的存储和处理对象,应用的领域也逐步延伸到政务职能的各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办公效率和管理质量。
3.面向知识处理阶段
目前,电子政务已经进入第3个发展阶段。其主要的目标是在政府信息支撑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提供政府的决策能力,建立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政府结构,并通过分布式的“以站式政府”服务中心提供跨部门的政府业务服务。这个阶段的电子政务已经不局限于信息管理或事务处理了,而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政府部门的知识收集、分析、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将知识管理与政务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从而提供政府整体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这一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政府结构的扁平化,同时通过对政务业务流程中的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实现对知识的充分利用。当然,知识管理也从客观上要求政府部门改变自身的信息管理,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
(三)国家电子政务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政府部门内部及其纵向的网络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少部门正在启动或准备启动本系统的纵向网络建设,一批“金”字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金水”工程等)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总的看来,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没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没有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也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统一平台和网络,基本上处于分散或封闭状态。
首先,电子政务需要先进而可靠的安全保障,这是所有电子政务系统都必须要妥善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电子政务来说,信息网络的安全尤其重要,它关系到信息时代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团结。电子政务本身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的特点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处理、传输和交换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换和传输等环节所采取的安全保护强度不够,有的基本上没有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其敏感信息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为我国的电子政务构建一个可靠的信息安全平台,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防范机制,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面向未来的国家电子政务信息网络。
其次,电子政务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来规划并建设电子政务应用及安全系统。应该说,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各种不同的电子政务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虽然已经建设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各系统信息处理和通信手段的差异较大,有的先进,有的则比较落后,存在着明显的信息“断层”现象,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系统的优势。统一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和先导因素是必须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成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为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一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
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我国而言,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已经初显成效,但从总体上讲,基础还比较落后,并且发展不平衡。与此同时,一些信息大国也正在积极通过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将其现有的经济优势不断地转化为信息优势,力图形成信息化社会中新的不平等竞争局面。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我国应对加入WTO的一个重大举措。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全面提高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群体的迅速成长,因此,电子政务的建设又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难得的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