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5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协议标准,多年来一直作为用户网和分组交换网络之间的接口标准。分组交换网络动态地对用户传输的信息流分配带宽,有效地解决了突发性、大信息流的传输问题。分组交换网络同时可以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有效的差错控制。虽然各种错误检测和相互之间的确认应答浪费了一些带宽,增加了报文传输延迟,但对早期可靠性较差的物理传输线路来说,不失为一种提高报文传输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X.25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制定的“在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方式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设备DCE之间的接口”。X.25于1976年3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1980年和1984年又经过补充修订。
X.25的物理层协议是X.21,用于定义主机与物理网络之间物理、电气功能以及过程特性。实际上目前支持该物理层标准的公用网非常少,原因是该标准要求用户在电话线路上使用数字信号,而不能使用模拟信号。作为一个临时性措施,CCITT定义了一个类似于大家熟悉的RS-232标准的模拟接口。
X.25的数据链路层描述用户主机与分组交换机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包括帧格式定义、差错控制等。X.25数据链路层一般采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
X.25的网络层描述主机与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层协议处理诸如分组定义、寻址、流量控制以及拥塞控制等问题。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允许用户建立虚电路,然后在已建立的虚电路上发送最大长度为128个字节的数据报文。报文可靠且按顺序到达目的端。X.25网络层采用分组级协议PLP(Packet Level Protocol)。
X.25是面向连接的,它支持交换虚电路SV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和永久虚电路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VC是在发送方向网络发送请求建立连接报文要求与远程机器通信时建立的。一旦虚电路建立起来,就可以在建立的连接上发送数据,而且可以保证数据正确到达接收方。X.25同时提供流量控制机制,以防止快速的发送方淹没慢速的接收方。PVC的用法与SVC相同,但它是由用户和长途电信公司经过商讨而预先建立的,因而它时刻存在,用户不需要建立链路即可直接使用它。PVC类似于租用的专用线路。(www.daowen.com)
由于许多的用户终端并不支持X.25协议,为了让用户傻终端(非智能终端)能接入X.25网络,CCITT制定了另外一组标准。用户终端通过一个称为分组装拆器PAD(Packet Assembler Disassemble)的“黑盒子”接入X.25网络。用于描述PAD功能的标准协议称为X.31,而在用户终端和PAD之间使用X.28协议;另一个协议是用于PAD和X.25网络之间的,称为X.29。
X.25网络是在物理链路传输质量很差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它在每一段链路上都要执行差错校验和出错重传。这种复杂的差错校验机制虽然使它的传输效率受到了限制,但确实为用户数据的安全传输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X.25网络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一条物理电路上同时开放多条虚电路,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功能和复杂完备的误码纠错功能。X.25分组交换网络可以满足不同速率和不同型号的终端与计算机间、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以及局域网之间的数据通信。X.25网络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一般为64Kbit/s。
随着光纤越来越普遍地作为传输媒体,传输出错的概率越来越小。重复地在链路层和网络层实施差错控制,不仅显得冗余,而且浪费带宽,增加报文传输延迟。
由于X.25分组交换网络是在早期低速、高出错率的物理链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性已不适应目前高速远程连接的要求,因此一般只用于要求传输费用少,而远程传输速率要求又不高的广域网使用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