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家长学校,为良好的家校协力共育做准备。家长学校主要通过班主任指导、心理专业人士心理分析辅导、专家主题讲座等途径展开。针对家长中存在的教育问题与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指导活动,促进家庭教育观念更新,引导家长更好地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
班主任指导。注重班主任培训,使其成为家长学校的骨干力量。班主任不妨结合本班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发展需求,分年级设计家庭教育活动和内容。在初中阶段,青春期问题、学习习惯引导、亲子沟通方式等都是让家长深感烦恼的问题,也是家长学校常规的教育内容。作为对学生家庭情况最了解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全体或个别学生家长会、家长专题课堂、家长接待等不同形式,针对本班学生出现的学习、行为、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心理辅导。注重借助校内心理教师团队、校外各领域心理专业人士的力量,共同为家长学校注入知识与技能。给有需要的家庭实施一对一的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对有行为偏差或心理偏差等问题的孩子,心理教师可以给家长合理的指导与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心理教师可以借助专家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并做好相关档案;心理教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各种心理工作坊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心理教育工作,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专家讲座。注重借用专家的经验智慧,为家长学校注入营养,更好地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针对不同年段家长的需求及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举办专题培训或讲座,形成系列化的主题教育,助推家长更科学地实施家庭教育。
(二)家校紧密互动,家长主动参与管理
家长进校园活动。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主动投入与参与。学校可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校园开放日、学生职业体验、延爱家长课堂、家长会、家委会等活动;也可以依托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活动平台,让家长有机会走进校园,了解学校,体验课程,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为家庭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www.daowen.com)
家长志愿者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是以校家委会成员为主体,主动承担督学责任。比如,组建家长护校志愿者团队,挂牌进校园,了解孩子日常学习生活,观察校园环境是否有安全隐患,督查学校食堂卫生,去校服厂参观并议价等,都由家长亲自参与决定。有家委会参与工作,能使孩子更感觉到学习生活的温暖、和谐与安全。家委会的参与提升了家长主动担任教育的责任意识,也增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促使家校形成更好的教育合力。
走进家庭行动。学校在鼓励家长走进校园的同时,也应注重教师走入学生家庭。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家访制度,班主任与课任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状况,认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互信关系,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一些出现严重行为偏差或心理偏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做好家访工作,尽快全面了解情况,携手家长用更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归正常学习生活。只有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措施,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
借助新媒体平台。信息化时代下学校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功能,建立家校互动、信息沟通服务平台。各班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进行家校互动;学校开设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内容并及时更新,帮助家长开阔眼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技能。借助新媒体即时沟通的功能,极大地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
发挥班级日志作用。班级日志是学生所在班级每日与家长互动的桥梁。家长从阅读日志到参与书写“家长心语”的过程,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学习者、观察者,更是孩子教育的参与者。其一,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学习者,班级日志的推广与运用,在初期一定存在困难和挑战。例如,家长的配合度、投入程度、责任心、自身的专业能力,不仅影响班级日志的质量,更影响家庭教育的实效。在克服挑战的过程中,家长在班主任的引导、其他家长榜样力量的带领下,成为越来越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引导的家长,真正为孩子综合素质发展注入更多的教育力量。其二,家长是学校教育的观察者,通过阅读班级日志,了解同龄孩子的特征和成长问题,为逐步营造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奠定基础。其三,家长更是教育的参与者。与孩子面对面实施家庭教育不同,在班级日志中家长以文字形式表述对班级事务的看法、见解及期望。班级日志中的“每周话题”多种多样,有“校园生活”“身边故事”等不同栏目,家长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人生经历与感悟配合主题发出声音,预设问题,并结合教师在校内的教育,进一步在家庭中进行后续有效的疏导和强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效果。
家长诉求渠道畅通。学校应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为家长提出诉求开通多种渠道。比如,家长开放日活动反馈单、家长志愿者手册、家长会、校家委会微信群、班级家长微信群、班级日志、校长信箱等,学校针对家长合理的意见,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整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所以,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只有家校协同育人,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家校共育合力。通过携手家庭教育的力量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作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