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浸润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每个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部分章节着重呈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教材资源是我们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基础性资源,教师可以灵活开展相关教育。例如,在6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8年级“责任与角色同在”等章节中,教师可围绕“共建和谐社区、美好家庭”这一主题,组织学生体验弄堂老游戏,带领学生走进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讨传承民俗节日对丰富家庭生活、扩大社区交往的重要意义,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又如,在9年级“延续文化血脉”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俗文化传统,组织学生探讨、参观北新泾街道及新泾镇所盛行的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用捏糖人、皮影戏、西郊农民画及小热昏等带有浓厚地域特征的民俗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在爱国爱乡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分享祖国各地的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提高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守望精神家园。
(二) 开发专题学习与探究,深化民俗文化教育
通过课堂渗透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撩起民俗文化神秘面纱的一角。开发专题学习与探究、深化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笔者所在的上海市西延安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开发了中华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教育。通过课内讲授,用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等。鼓励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制作小报、幻灯片,设计传统节日图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围绕端午节相关民俗,组织学生学习做香袋;开展家庭(家族)端午节包粽子的调查采访,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向家长学习包粽子。每逢清明节,在全校开展网上祭扫英烈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英雄先辈们的事迹,让学生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懂得不忘过去、缅怀先辈,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怀念之意。(www.daowen.com)
(三) 挖掘家庭与社区资源,优化教育效果
开展民俗文化教育,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拓展延伸课后的教育平台。依托教材中“探究与分享”及“拓展空间”,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教育延伸到课堂外,以此优化教育效果。其一,家庭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许多家庭中,一些家庭成员不仅掌握一些民俗技艺,对节日文化的认知也相当深厚。教师可以关注和搜集家庭资源,设计一些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家庭作业。在课堂上,学生交流作业完成情况,全班共同分享。笔者曾经尝试布置过一些家庭作业。例如,“节日习俗代代传”——学生在端午节向家长学习包粽子,并开展家庭包粽子习俗大调查;在中秋节,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社区民俗活动,如拜月仪式、动手做月饼等;利用重阳节在家中开展向长辈尽孝心的活动。“我和家长比童年”——结合“操作平台”,利用北新泾艺术围墙、九子公园等公共资源,动员学生带着自己的父母体验弄堂游戏。其二,社会场馆资源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校附近,有着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全国唯一一所以民俗文化命名的主题场馆——长宁民俗文化中心,还有新泾镇历史文化陈列馆及“周浦撷阳”文化休闲长廊。在这些场馆及场地中,有北新泾老街微缩景观,里面所呈现的老上海里弄的老虎灶、拉洋片、药号、小酒馆等逼真场景是学生了解上海民俗的生动教育资源。皮影戏、小热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学生从艺术熏染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护照”和地图了解本市非遗项目,鼓励他们在寒暑假走近这些场馆,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学生走访了上海市蓝印花布馆、纺织博物馆等场馆,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