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践研究成果: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课程建设

实践研究成果: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课程建设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个子目“王室衰微”、第三个子目“诸侯争霸”与第7课第一个子目“战国七雄”、第二个子目“商鞅变法”,则呈现春秋至战国政治体制、阶级关系、经济制度等发生的急剧变动。围绕《课程标准》提出课题;研读原著、解读相关内容;从教材和水平层次出发,落实探究途径,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课题组主要进行了以上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实践研究成果: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课程建设

如何指导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课题组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结合初高中教材,寻求五个主要观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另一方面依据《上海市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相关要求,进一步细分分层目标,探求一体化设计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关注初高中一体

唯物史观是指导我们认识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贯穿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为此,课题组从五大主要内容出发,对初高中统编教材进行梳理,筛选出理论与教材内容结合点,并作典型分析。以下以“生产力是历史发展决定因素”内容为例。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中国古代史部分节 选)见下表所列。

(续表)

从上表中可见,初中教材第一册,以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两课的篇幅,勾勒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图景。6个子目之间的排列顺序,从经济飞跃至政治变革,最后落脚于变法运动促进历史进步,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原则,可以说是运用“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原理认识历史运动的范例。第6课的第一个子目“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起笔于生产力要素之一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器、牛耕出现,描述其引发春秋后期农业发展并进而推动手工业、商品货币关系活跃,强调生产力的突破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第二个子目“王室衰微”、第三个子目“诸侯争霸”与第7课第一个子目“战国七雄”、第二个子目“商鞅变法”,则呈现春秋至战国政治体制、阶级关系、经济制度等发生的急剧变动。值得关注的是,第6课“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中,虽提到铁器、牛耕出现“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却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变革;“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子目也重在分封制的崩溃,未论及土地所有制、阶级关系的新陈代谢。到第8课的“商鞅变法”子目,教材则完全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原理解释变法运动的背景和措施,再以“造福千秋都江堰”说明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反作用。教学设计应将两课进行整体建构,疏通子目间的内在规律,强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基本动力学说。

相比初中教材的娓娓道来、全景呈现,高中教材的处理则以简练见长。初中两课的内容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浓缩为两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而“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原理,其内容载体主要见于后者。该子目逻辑明晰:经济发展推动变法运动。不同于初中的教材处理,农业发展的动因,除铁器、牛耕以外,还加上了水利工程,更强调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土地所有制变革,见于商鞅变法的措施,阶级关系变化则未明确涉及。

(二)从水平要求出发,设定目标层次(www.daowen.com)

《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水平”中对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水平进行了描述:水平一,能够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水平二,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课题组围绕水平要求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解、细化目标层次,并进一步针对目标,进行初高中一体化教学设计。

例如,《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水平”中提出:“能够(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围绕“理解”,我们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论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和“历史人物的解释和评价”两个主要内容,作如下解读与分层。

1. 作为知识目标的“理解”。这一维度的“理解”通常这样来界定:在重大历史特征及本质层面上的明白与通晓。在与学习时的情境不尽相同的情况下,能用恰当的方式作出客观、准确的注解与表达,或客观、合理的诠释与说明。我们认为在引导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内容时,可设定的目标层次是:(1)识别哪些是推动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动力;(2)分析人民群众在变革中的作用;(3)归纳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 作为知识目标的“评价和解释”。这一维度的“评价和解释”属于综合应用层次,“综合应用”通常这样界定:比较复杂和大跨度的迁移,进而有自己的见解。在比学习时的要求有所拓展或深化的情况下,与其他知识、技能、方法或价值标准重新整合并解决问题。它可以分为解释、想象和评价三个层次。在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解释和评价”时,可设定的目标层次是:(1)依据提供的史料,从时代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思想认识等方面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2)依据已有的史料和认识,合理想象历史人物的动机或心态;(3)形成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围绕《课程标准》提出课题;研读原著、解读相关内容;从教材和水平层次出发,落实探究途径,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课题组主要进行了以上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

邵清(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杨国纬(进才中学)、陶世华(格致中学)、沈清波(朱家角中学)、顾博凯(大同中学)、罗娶凤(向明初级中学)、薛怡(风华初级中学)、黄怡华(长宁区教育学院)、唐维(震川中学)、徐佳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