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课程标准解读及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课程标准解读及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读《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课题组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首先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原理的主要内容。创造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续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力则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归根结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其二,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或阻滞新的经济基础。

课程标准解读及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读《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课题组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首先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原理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物质生产活动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课题组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落实“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一观点,我们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推动历史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为什么生产力具有“决定性”?在唯物史观视阈下,“决定”主要具有两重意义:一是前提——基础性限定作用;二是优先——主导性作用。课题组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把握生产力的“决定性”内涵。

首先,生产力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前提。物质生产是“第一个历史活动”,把人自身和动物区分开来,人类历史诞生于“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正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马克思得以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一部人类史,从根本上说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过程,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利用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力量,即生产力;二是社会过程,反映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工和交换关系、分配和消费关系,即生产关系。人类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必然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革新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这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产生“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进而建立“相应的政治国家”。生产力是社会经济活动、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基石,制约着整个政治、精神、社会生活的过程。创造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续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力则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需要强调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是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其次,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动力。社会结构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马克思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前提意义出发,揭示历史的动力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虽联系紧密,但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其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和确立则相对稳定,而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要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一旦旧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产生变革需求,被新的生产关系取代。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又会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然而,我们判断这种反作用是先进还是落后的唯一标准,是看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是否保证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是否促进生产力获得解放。归根结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具有决定性影响。马克思把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视为历史变革的基本动因加以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历史进程,找到生产力这一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立统一,构成人类的社会形态。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了更好地把握这对辩证关系,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个视角。

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及其变更。

恩格斯指出:“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唯物史观通论》中指出: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就必然有皇权或王权至上的独裁政权,和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以及相关的整套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现代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就会有各种资产阶级民主与专政的统治,以及宣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形态及整套上层建筑。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就必然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及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主导的整套上层建筑。指明了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指明了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当社会革命推翻了原有的经济基础,建立起新的经济基础后,原有的上层建筑就必然会被新的上层建筑所取代,直至新的上层建筑得到完善和巩固。

其二,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或阻滞新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并非消极且被动地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相反,它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给经济基础以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上层建筑加速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为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服务。由于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上层建筑的变化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存在不平衡性。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尚未建立,而某一种上层建筑却先于这一经济基础形成,即先进的上层建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的存在。此时,新的、先进的上层建筑起到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论述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时指出:“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落后的上层建筑必然成为阻滞、破坏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的消极力量。由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造成了上层建筑的变化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存在不同步、不平衡的现象。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后,旧的上层建筑未必立即消失,仍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些遗留下来的旧的上层建筑具有破坏和瓦解新的、进步的经济基础,它们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严重制约社会的发展。

其三,历史结果是各种力量的交互作用。恩格斯指出:“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这一斗争的形式,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指明唯物史观从未排斥经济因素以外的社会各要素间的辩证互动作用,我们要避免将唯物史观视为简单、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既不能简单地将历史的发展认为是单一经济决定论,同样也不宜将上层建筑的形态作过于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历史结果要通过各种力量的交互作用而实现,在历史合力论中人的活动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因为历史结果受到任何个人意志的左右,任何意志的参与都会对历史结果的最终形成产生影响,这就充分肯定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

(三)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其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地阐述人类社会的结构与发展机制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聚焦以下三方面内容:

其一,对“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恩格斯说:“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社会形态是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机构和观念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而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既有稳定的质的规定性,又是一个活的机体,而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www.daowen.com)

其二,“五种社会形态”说的溯源与思考。《课程标准》指出,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它们构成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不是所有民族、国家的历史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五个阶段,但是这个发展总趋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意义。在这里,“普遍性”和“规律性”是关键词。一方面,唯物史观认为,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终极原因,仍然是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表述其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十分注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发展特点,他自己从未断言每个民族都必然或必须经历其中每一个形态或阶段。

其三,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共产党宣言》中写道:“1848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背后阶级斗争这一动力,而且也要让学生知道产生阶级斗争的原因,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写道:“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四)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等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的历史既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也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从核心素养这一视角出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尤其要把握其中两个重要观点,即“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和“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力量”。

其一,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们不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强调,创造历史是指推动历史前进,尤其是指推动历史发生质的变化,使历史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的阶段前进,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前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观点,对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历史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二,唯物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杰出人物和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普通人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普通人的素质影响着社会的面貌。人民群众的整体作用是由一个个普通人的作用汇聚而成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民群众的历史,就是每个普通人的历史。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成熟了的历史任务的发起人。作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人物由于自己的智力特点和性格特点以及在社会组织和事变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使历史事变的个别外貌和某些局部后果具有不同程度的个人色调,打上历史人物个人的烙印,并使其具有特殊的外貌概观,对历史事变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通过对“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力量”引导学生正确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也是推动他们辩证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

(五)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们是达成中学历史学科“唯物史观”育人目标的脚手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中学历史教学实际,课题组从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的引导等方面分析唯物史观中常用的五个主要理论。

其一,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活动的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理论。唯物史观认为,一方面人类历史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自然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学习、研究人类历史要注意发现规律、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这和自然科学类似。另一方面历史学又和自然科学不同,人类历史发展离不开有目的、有意志的人的活动,人类活动的偶然性好像支配着历史进程,偶然性又始终受到内部隐藏着的必然规律支配。

其二,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历史运动中的辩证统一”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不同于自然存在,离不开有意识的人的活动。

其三,认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演进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理论。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类历史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过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不存在永恒的、完全一致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且历史发展的统一性自身包含差异性,处于变化发展中。”这要求我们从历史的肯定评判与否定理解中、从历史的暂时性与历史运动的相互联系中、从历史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去认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

其四,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复杂性与层次性”理论。历史学本质上是描述和解释人类历史运动的科学。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动力系统。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科学技术、人民群众、先进的思想文化、革命等都是动力因素,但这些互相交错的力量又是有层次差异的,其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动力系统的活的载体等。

其五,认识“价值取向的导向性与制约性的辩证统一”理论。唯物史观不仅是严密、完整的逻辑推演,还包含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的终极关怀,蕴含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影响人们对历史和现实事物的判断、态度,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与导向作用。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当今社会,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历史的价值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