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理想信念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纵向角度分析,高中下接初中,上承大学,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必须进行大中小一体化设计;从横向角度分析,高中学段各学科在价值引导上必须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整体建构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一)大中小一体化,让各学段在理想信念教育上融会贯通
对理想信念教育而言,大中小一体化设计既是价值追求,也是贯彻实施的逻辑。上海从2005年起实施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重点的德育整体设计,自2013年来又大力推进“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各学段在理想信念教育上融会贯通。
高中学段的思政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不仅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还要不断“瞻前”和“顾后”。大中小一体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其一,立足整体,循序渐进。随着统编教材的推进,小学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已逐步建立起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合,体现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为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奠定了内容基石。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大中小学进行整体设计,明确同一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以及不同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的关联性学习要求,还要关注不同学段教学内容形成互相支撑、互为因果、彼此验证、有效交叉的学段教学结构。思政教学要循序渐进,教师必须明确在每一个学段中理想信念教育凸显和强化的内容,在逐渐复杂的情境中力促学生重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逻辑关联,关注不同学段对同一学习要求的认知往返,进行必要的重复和合理的反复,以修复一些模糊和弱化的内容,强化和凸显一些重要的内容。比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大中小各学段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同学段教学主体都应该思考如何选择和设计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以高中为例,新课程标准将高中学段的思想政治课定性为活动型学科课程,如何凸显高中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及活动体验,分析初高中学生不同的个体认知经验以及共同的认知,以此寻找适合高中学段的教学方法和路径,形成高中生对党的领导的理解和认同。(www.daowen.com)
其二,关注阶段,螺旋上升。每个学段都有独特的教学内容,也有学生群体独有的特征,关注学段特点,形成包括思维、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方面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和方法。比如,小学阶段,学生处于理想信念的初识阶段,认知更偏重于对“是什么”和比较简单的“为什么”的认知,教学设计偏重于提供有助于小学生认知理想信念的学习资源和支架;初中阶段,学生处于理想信念养成的萌生阶段,学生对“为什么”的认知逐步深化,但在学习参与方面更为内敛和谨慎,教学设计应偏重于提供有助于理想信念养成的榜样人物案例、具有两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等,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信仰的问题;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日趋成熟,是学生理想信念初步形成阶段,教师应更多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片段式阅读理解,提供支撑学生辨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思维工具和思维方式等,带领学生初尝“信仰的味道”。比如,2018年12月,笔者与上海大学、初中和小学的同行一起,围绕“宪法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进行集体备课,组织教学观摩,小学讲规则意识,初中讲法律观念,高中讲宪法内容,大学讲法治精神的原则,突出各学段重点,螺旋式上升,使课堂教学更加聚焦、更有针对性。
(二)关注学科德育,让各学科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同向同行
所有学科都有育人功能,理想信念教育并非思想政治课的专项工作,其他各学科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比如,在讲“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命题时,政治教师和历史教师就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为主题进行联合备课和授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