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伙伴、对伙伴关系认识的理解,我们重新审视师生、生生、亲子三对关系,并进行伙伴化改造,对学校德育的每一个空间都进行新的调整和改进,通过传统德育课程、其他学科课程德育学习方式的变革,社会实践课程中道德体验等德育活动形式的创新,构建德育实践的新样态。
(一)小组任务型晨(班)会:基于合作探究的传统德育时空改进
小组任务型晨(班)会是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承担具体的任务,完成晨(班)会。学生通过晨(班)会活动掌握哪些道德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组的形成是第一位的,学生个体在问题任务驱动下,自发地组成有共同目标、明确分工的合作小组。通过讨论、故事、对话、情境等不同方式呈现任务主题。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可以由一个小组延续性地通过几次晨会、班会完成,也可以由不同小组合作性地通过几次晨会和班会完成。
盛泽实验小学基于伙伴关系研究的德育实践新样态整体架构图
这样的活动形式更接近社会化,更加真实地展现了学生生活。实践过程中学生小组结对、问题确定、问题商榷与解决让学生发现和感知问题中的道德品格要素,更让学生在伙伴交往中感受到交往合作的道德品格要求,这些道德品格已经超越问题本身,超越德育狭义的培养目标,指向学生完整人格的养成。
(二)“小先生制学科学习”:基于关系改进的德育渗透
在信息化时代,学科知识不仅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借助网络也能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某些学习内容上不妨让他们当“小先生”,可以是“一对一”的结对帮辅,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小组或全班主讲,还可以是“多对多”的全班或年级主题式演讲。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选择力所能及的内容,担任不同层面的“小先生”;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伙伴讲解,鼓励有创见的学生上台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带给教师和学生的是更为开放的对话空间。
师生、生生在“小先生制学科学习”中形成自主的组织与管理关系,学科学习目标的统一性,帮助师生、生生之间快速形成价值认同。这种认同的长期浸润会从学科学习目标渐渐发展成为学习品格、交往品格的互补认同,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德育实践活动中伙伴关系形成最根本的障碍,是德育活动开展的前提。
(三)“故事型课堂教学”:基于儿童对话的德育课堂新途径(www.daowen.com)
一是品德学科中开展的“故事型课堂道德对话”,学生根据《道德与法制》教材中的主题选择与之相关的故事,可以是书本上的故事,也可以是身边的故事。课堂上,学生先分享故事,阐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然后围绕主题,就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从不同角度师与生、生与生进行深度对话,在争论和思辨中形成共识;最后,每个学生反观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叙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二是其他学科中开展的“故事型课堂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等学科教师根据不同主题,组织学生一起挖掘与学科相关的学科文化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学习世界,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
改变以往无视学生选择、表达、自我实现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需要、情感、态度及发展的意愿。学生在通过故事获得品格熏陶的同时,个性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德育之于学生品格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岗位共同体”:基于角色体验的校园社会实践新突破
我们推行校园“岗位实践”,设立班级、年级、校级岗位,每个学生在班内结成伙伴完成班级岗位的同时,还会兼有年级或校级岗位。岗位的设定基于学生自荐项目或年级、学校管理的需要。年级、校级岗位实践的“伙伴”打破了班级、年级界线。几年下来“以旧带新”“以长带幼”的组队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觉,这使每位学生的伙伴圈不断延伸。
伙伴圈的延伸不仅是伙伴数量的增加,更让学生在交往中直面更丰富、更多元的个性品格,以认识自己、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同时,岗位的轮换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角色体验,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他者、认识他者,学会换位思考。从班级人到年级人,从年级人到学校人,学生在多角色岗位体验中共同成长,这是学生品格自我成长的必修课。
(五)“儿童道德成长护照”:基于主动交往的道德体认新形式
“儿童道德成长护照”鼓励学生走出班级、校园和家庭,寻找值得交往的好伙伴。为每个学生制作“儿童道德成长护照”,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交往经历,让新认识的朋友签个名、留个影或用简笔画勾勒对他的印象,用文字描述对他的感觉。一年四季,到了换季的时节,整理“儿童道德成长护照”上的人名,按照距离远近画出不同的交往圈,按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甚至不同的交情画出各种不同的交往圈,形成一张张交往图谱,从中看到自己的交往范围、交往能力和交往倾向,从中发现最值得自己学习,最让自己想深交的人物。
“儿童道德成长护照”让学生的伙伴关系辐射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生活是活的教科书,扩大的朋友圈让学生经历多元道德思想的碰撞,打破了道德学习以学校为主的狭义空间,逐渐实现道德成长的社会化,这是一种广泛的道德体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