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前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颁发多个重要文件,对新时代的学生德育提出新的要求。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具备了新的内涵,上升到新的高度,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并且形成了更加清晰的新时代教育改革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从办学者角度看,既然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完成了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战略设计,那么对学校来说,其任务就是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实现“接班人”培养这一目标。具体到学生德育的,其核心就在于确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包括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品格教育以及先进文化教育等为目标的大中小一体化学生德育体系,就在于建立德育理论和实践体验相结合、学科德育和思政德育相结合、线上德育和线下德育相结合、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相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学生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
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经历了高质量九年义务教育的高中生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独立思想和判断能力,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素质。但是,在今天社会高速发展所呈现出的种种矛盾面前,他们依然会出现迷茫、混沌甚至迷失的现象。比如,我们今天强调个性发展,崇尚个性教育,但是个体的发展如何与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相一致,如何做到共同发展,这是今天学生德育面临的难题。
1925年2月,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一个旅客再三叹息道:‘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呵!’”“乡下人”去挖雷峰塔的砖,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求自己的平安),结果是把整个塔挖倒了(集体受损害)。(www.daowen.com)
2006年11月,古城南京发生了一起日后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一位老人在一个公交站台被撞倒并摔成骨折,老人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彭宇则否认。双方由此对簿公堂,法官的意见是:“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虽然六年后彭宇承认他确实碰到了老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法院意见给社会造成了莫大的冲击,客观上造成人们不敢做好事、不敢搀扶跌倒老人的现象。
如今学生德育的难点并不在于是非判断,而在于当学生在自己的利益面前,依然会碰到会不会让集体利益受损的抉择,依然会受到对跌倒老人“扶与不扶”的灵魂拷问。
只有深刻理解新时代学生德育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现阶段学生德育发展的新方位,才能避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学生德育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