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学科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知识传授展开的。在这样的教育中,知识以概念、判断等言语形态并且以固化的结论方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因而让学生知道知识、记住知识、理解知识就成为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这中间当然也有运用知识的要求,但更多地囿于技能的掌握,因此“讲授”的方式就成为课堂的基本形态。前些年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里的“水”即知识,“给”主要体现为讲授,曾经产生极大影响的“双基教育”的提出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教学追求。这种学科教学目标的设立有它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在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科教育离开了“人”,忽略了人的完整成长,教育就是不完整的,也弱化了学科本身所拥有的教育价值。
如今,社会对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对人的需求主要为合格的劳动者,它对人的素养要求接近下限位置——拥有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因为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就能满足社会对人——作为劳动者的需要。今天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更加关注人的完整成长,更加关注人更丰富的更高层次素养的养成。因此,是社会发展决定教育的走向和学科教育的目标重构,人类的教育从孔子、苏格拉底的“问学”时代到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讲学”时代,再到今天或“建构”或“对话”或“互动”或“翻转”等教学形态的倡导,正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学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乃至世界近几十年来学科教育领域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正是这种趋势下教学变革的必然反映,我们必然要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走向核心素养,走向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走向人的完整成长。
以语文为例。在这样一种变革中,语文学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特点和所承担的培育人文精神的重任,决定了它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包括创新精神、批判思维、社会参与能力等,更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判断力,锻造学生的公民人格,培育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美感能力等。因而语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科自身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又使它的教学变革体现出复杂性乃至不确定性,任何执着一端的解释或建构都可能产生偏颇,这也使语文教学改革在整个教学改革中处于相当关键的位置,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并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主要通过两个维度来实现:一是内容价值,二是过程价值。前者主要是对教材价值的挖掘、理解与建构,它是显性存在的,这显然会引发我们的高度关注,成为教学目标确立的对象;后者则是解读过程中实现的学习力与思想力的提升,它指向的是人的发展,是隐性存在的,往往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内容价值,无论目标的确定还是内容的选择,都是基于教材价值的实现,即使关注过程,也只是从方法或策略的角度来认识,即如何使它更好地传递内容价值或只是实现知识化的方法或技能的获得,而对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够。近年来语文教学确实越来越重视过程,但基本上没有脱离上述认知范畴。这种认知忽略了过程同样是学生成长的价值之源,事实上,学生的诸如语言能力、逻辑能力、创造能力、批判能力、审美能力、文化判断能力乃至理想、信念、价值建构等都必须在合理有效的过程中养成的。正是这一认知上的偏颇,成为语文始终难以真正把“人”放到教学的核心位置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学者所指出:教育必须重演整个人类知识的进化史,教材只能把人类最基础的知识用框架图景的方式呈现出来,很难把人类的智慧和思想具体生动细致入微地传递给学生——真正的智慧和思想只有与专著直接对话才能获得。这里的“对话”,即过程,也就是说,仅仅实现内容价值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必须有过程价值的有效介入。
两个维度的价值不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而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并同步实现的,即内容价值更好地实现必须依赖有效的过程,过程价值则是在内容价值实现的同时得以实现。因此,当我们只是关注内容价值实现时,我们就会用直接传授的方式,把内容价值抽象为结论并告诉学生;当我们只是在方法策略层面理解过程价值时,我们同样会把它们抽象为操作程序,进而让学生获得一些技能。然而,这样的获得是概念化和浅表化的,它很难转化为优秀人才应形成的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包括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寻找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下而上进行的。前者是学生由顶峰开始,努力走向基础;后者是从基础开始,学生站在基础上面,再进到终点,升到顶峰。”可见,真正的有效学习是一个价值引领下的感知、体悟、升华并进而内化的过程,是一个由下而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外显的知识与方法等内蕴的素养养成过程。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过程的建构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决定学习的成效。这样的语文教育,才可能是人的全面成长的教育。(www.daowen.com)
近几年我们经常在思考乃至争辩的一个问题到这里就迎刃而解了,即语文到底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往往是把它们对立起来,非此即彼,强调“教教材”则否定“用教材教”,反之亦然。其实,“教教材”指向的是内容价值,“用教材教”指向的是过程价值。对内容价值的实现,过程是方法、策略,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内容价值,而对过程价值的实现,内容则是载体,是过程得以有效推进的依托。这样,内容价值与过程价值就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含内容价值又凸显过程价值,指向的是人的完整成长,我们常说的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成立的。其实,所有学科都是如此。
学科教育应该明确它具有“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两个概念,前者更多地指向内容价值,后者更多地指向过程价值,即人的素养发展,它们同样融于同一个过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而不只是教师的教,它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与教材内容对话,与教师和同伴对话,与内容所创设的情景对话,与内容背后的社会与环境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地思索,在思索中使自己的思维不断由低阶走向高阶,并在对内容的由浅入深的理解中不断生成自己新的认知,进而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养成自己的高位面素养,从而形成阶梯式推进的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处在核心位置的不再是知识,甚至不再是教材的内容,而是学生有效的思维过程,在这有效的思维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养成能力,形成策略,实现精神成长。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努力将学校建成现代学习型组织,对学生实施全面关怀,我们才能形成一种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学校、教育自身及社会都获得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教育模式,从而为教育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更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