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卡普兰的研究与理论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卡普兰的研究与理论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卡普兰从1954年开始对危机进行系统研究,1964年提出危机心理干预理论。(三)危机干预危机干预是指采取某些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景,以防止伤害处于危机情景中的个人及周围的人们。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卡普兰的研究与理论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卡普兰从1954年开始对危机进行系统研究,1964年提出危机心理干预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问题或者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混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一)危机

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1.大学校园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校园危机指大学内出现的突发事件,包括天灾或者人为因素所引起的事件。如精神疾病所引发的突发状况、自伤或伤人事件;感情纠纷引发的自伤、伤人与威胁恐吓等事件,遭受或者施加性骚扰或侵害事件;课业挫折、压力过大引发的自伤事件;学生连续意外死亡引起的校园恐慌,家长或校外人士对学校的恐吓等事件。校园危机的共同点:突发和不可预知,给师生带来紧张、恐惧和压力,惯常处事方法无法解决。校园危机的影响:危及生命安全或造成伤害,若处理不当,校园危机会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会蔓延至校园以外,成为社区或社会问题,同时对师生或学校的形象与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2.危机反应

由于受危机事件刺激,当事人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如肠胃不适、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噩梦,胸闷、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沮丧、紧张、绝望、烦躁、害怕等消极情绪。认知方面:(1)积极思维:调整认知——理性情绪调节自我——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达到自我成长。(2)消极思维:关注于负性情绪——过分强调自身的感受——忽视周围环境和他人感受——不会换位思考——陷入狭窄的思维怪圈——“钻牛角尖”。行为方面:(1)积极的行为反应:如坚持、升华、解决问题。(2)消极的行为反应:如否认、攻击、逃跑、放纵、退缩等。(3)中性的行为反应:如转移、合理化、投射等。人际关系方面: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尽量避免人际沟通。对朋友的建议和劝告,常抱有怀疑的态度,从而使人际关系处于恶劣的状态。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

3.危机反应阶段

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心理反应不会马上消失,通常会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www.daowen.com)

(1)冲击阶段。也称强烈的情绪反应阶段,一般发生在危机事件出现后不久或者当时。如果刺激过大,就会使人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等情绪反应,也可以称为类休克状态。

(2)安定阶段。也称逐渐接受现实阶段,人们会采取各种努力恢复心理上的危机,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知功能。而后采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或争取亲人、朋友的支持。

(3)解决阶段。也称寻求改变阶段,求助人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产生压力的危机,并努力设法处理它。可能采取逃避行为而远离产生压力的原因,如依赖药物、酗酒等;或者提高自己的应付技能,改变策略和行为,直接面对危机、解决困扰,如求助等。

(4)成长阶段。心理危机过后,有的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三)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是指采取某些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景,以防止伤害处于危机情景中的个人及周围的人们。

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