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压力特征及应对技巧

大学生压力特征及应对技巧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压力是心理失衡的结果,来源于内心冲突。诸如生活费超支、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等,成为大学生压力的原因。对压力的反应包括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积极的一面是认知活动增强,有利于应对压力情境,迎接威胁与挑战。面对压力,个体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包括焦虑与恐惧、愤怒与怨恨、抑郁等。

大学生压力特征及应对技巧

压力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各种刺激做出的生理和行为反应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压力在西方文献中也称为应激,压力是一般意义上使用的概念,应激则是临床使用的概念。

(一)压力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

我们这里所说的压力不同于力学范畴中的压力。力学中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直接作用,可以测量,并且也容易控制和消除。而心理压力则是一种心理感受,同时存在个体差异。压力是心理失衡的结果,来源于内心冲突。心理作为现实的反应,必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如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等冲突,引入我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焦虑、苦恼等情绪体验和感受。

(二)压力是压力源作用的结果

压力虽然是一种体验,但离不开客观刺激——压力源。诸如生活费超支、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等,成为大学生压力的原因。

(三)压力反应与主观评价

压力并不直接导致我们的感受和体验,而我们对压力的认识反应或主观评价,决定着我们的感受和体验。对压力的反应包括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

1.压力的心理反应

在压力情境下,个体的感知功能被激活,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也变得活跃。个体的认知反应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具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一面是认知活动增强,有利于应对压力情境,迎接威胁与挑战。但也可能产生诸如“灾难化”的消极认知反应,即对负性压力源的潜在后果估计得过分严重。消极认知反应还包括自我评价降低,使得个体的自主感知自信心丧失。例如,一个长期得到师生称赞的学生,突然面对一次考试失利,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变得怀疑自己。

个体的心理反应还集中在情绪方面。面对压力,个体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包括焦虑与恐惧、愤怒与怨恨、抑郁等。

2.压力的行为反应

压力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与心理和情绪反应密切相关,也可以将其视为心理和情绪过程的外显反应。行为反应主要涉及面部表情、目光、身姿和动作,也包括声调、音高、语速和节奏等副言语线索。当压力超过当事人承受能力的时候,个体的行为反应可能会显得惊慌失措,以致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下降,动作刻板,或多动性不安,搓手顿足;或运动减少而呆滞木僵。(www.daowen.com)

3.对压力的认知和评价

个体对压力的反应,不是直接而单纯的,而是要受到中介机制——认知评价的影响。它决定着个体如何看待刺激的性质与压力的大小。认知与评价机制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压力源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即使单一性的还是复合性的,一般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2)社会支持系统。当个体具有较强的社会支持系统时,他可能对压力知觉感知不明显,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可以得到帮助;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的人会很沮丧,有一种独自面对困难的悲伤。

(3)当事人自身的身心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职业等人口统计学状况,体魄强壮与否的生理状况,认知与归因风格、性格倾向、情绪状态、应对能力与应对风格、人格动力特征、自我概念等心理因素。

(四)对压力的再认识

(1)压力在精神上的表现:消沉、思维混乱、失眠、思想消极、大喊大叫、过度亢奋、神经衰弱、喜怒无常。

(2)什么人耐压力?同样的事情对一个人是压力,对另外一个人却不是。这是因为性格的不同。不同性格的人对事情有不同的认知,所以对压力的看法和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升职对有些人来说是压力,对有些人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有学者提出,一般来说,有较高压力耐受力的人有三个特征:敢于承担义务;期待变化,勇于挑战;有控制感。

以下任何一种症状都表明你正因为压力而遭受痛苦:心跳过重,掌心冰冷或出汗,持续头痛,呼吸短促,胃部不适,恶心或呕吐,腹部疼痛,健忘,脾气不好,大喊大叫,肌肉刺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