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武术段位套路教程-浅入深,了解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段位套路教程-浅入深,了解武术文化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每级段位技术都分单练套路、对打套路和拆招,单练套路既能单练,拆分后又能进行对打套路的练习,还能以拆招形式体现实战技法。对于正值学习能力高峰的大学生而言,通过练习段位套路可以由浅入深、由窄至宽地了解中国的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段位套路教程-浅入深,了解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段位制》在试行10年后,根据所发现的实际问题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决定重新修订《中国武术段位制》,使之从试行步入正式推广,由套段转为考段,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阶段。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于2008年决定编写教程。《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是依据《中国武术段位制》所编写的一系列武术教程,它选择了12个流传较广的拳种和器械以及深受群众喜爱的武术功法和自卫防身术,由全国顶尖的专家团队制定段位考评标准、创编段位考评内容,旨在完备《中国武术段位制》的考评内容和等级标准。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按照中国传统武术练、打结合的结构模式,依据不同拳种和器械由易到难的技术体系,沿中国武术段位由低到高的段级顺序,依次编为各自独立成册的段前级和一至六段教程。该套教程的出版一则实现了国家武术段级晋升教材与武术普及读物的统一,再则是实现了传授武术知识和培养武术技能的统一。不仅如此,这套教程还突出了不同拳种及器械的运动特征与揭示其文化特色的统一,并且提高单人演练艺术水平与增强对打格斗技能的统一。该套教程的主要特色如下。

首先,段位制套路的创编别具匠心,改变了以往武术套路的操化形式,强化“打练结合”的特点,再现了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它依据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将“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传统武术演练形式,确立为段位技术内容的结构标准。即每级段位技术都分单练套路、对打套路和拆招,单练套路既能单练,拆分后又能进行对打套路的练习,还能以拆招形式体现实战技法。

第二,段位套路逐段增加了“打、踢、拿、靠、摔”的武术技术元素的比重,提出了一至六段的创编思路。这样既满足了某一拳种传承的需要,也保证了中华武术固有的技术体系能通过不同拳种的传承得以保护和继承,同时也为段位考评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具体如下所示:

第三,在段位套路的创编中添加技术元素的同时,逐段增加动作数量,并通过逐段变换同一技术元素的表现形式,加大动作难度。例如,“打”是武术运动中最为基本、最为简易、最为广泛的技术元素,是一至六段都包含的技术内容。而“打”的技术有冲、劈、推、撩、托、盖等多种表现形式及向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的动作。按照从基础到衍生、从简易到繁难的顺序,依次分为6份,分别编入6个段级。这样,通过逐段变换技术元素的表现形式来加大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的难度,从而实现逐段增加技术难度的目的。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是一套将《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实施与继承、传播武术融为一体的精心之作,适用于所有希望考取国家武术段位的武术习练者。对于正值学习能力高峰的大学生而言,通过练习段位套路可以由浅入深、由窄至宽地了解中国的武术文化。

一、长拳概述

1. 长拳的历史沿革 长拳是以姿势舒展、动迅静定、劲力饱满、节奏鲜明为特点的一个武术拳种。[6]

“长拳”一词曾出现在明朝的多部拳论中。例如,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曾有“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的记载;程子颐等所著的《武备要略·长拳说》将“长拳”单独列为一节,并在文中写道:“谚云,长拳兼短打,如锦上添花。”;唐顺之在其所著的《武编·拳》中专门论述了“长拳”、“短打”及其相互关系。文中写道:“长拳变势,短打不变势。逼近用短打,若远开则用长拳。行着,既晓短打,复会行着,短不及长矣……。”直至1937年,技击学会编著的《国术大全》将“长拳”作为一个独立的拳种,与燕青拳、二郎拳、行拳、六合拳等拳种并列叙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后,邀请了一批武术专家和学者,以查拳、华拳、花拳、红拳、炮拳以及少林拳等拳种为基础,以四击、八法、十二型为技术和技法标准,选取姿势舒展、大开大合、翻转腾跃的动作,进行重新组合与编排,编创出了被统称为“规定长拳”的甲组长拳、乙组长拳、初级长拳等套路。随后,依照武术竞赛规则的要求,运动员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及运动特长,编创出了有别于“规定长拳”的长拳套路参加“自选长拳”的比赛。与此同时,以拳、掌、勾为基本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基本步型,以腾空飞脚、腾空摆莲、旋风脚为基本跳跃动作,以提膝平衡、侧身平衡、燕式平衡为基本平衡动作的长拳基本功逐渐成为长拳项目的训练内容,并形成了稳定的训练模式。以长拳徒手技术为基础,以长拳运动风格为特色的剑术、刀术、棍术、枪术套路及其演练技巧也逐步成熟起来。至此,现代长拳,或说是新编长拳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现代长拳的产生和完善,是现代武术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目前,伴随着武术套路竞赛发展起来的长拳技术体系,已经成为全国性、洲际性和国际性武术比赛的主要内容(图6-4-1)。同时,长拳也被各级各类学校选为开展青少年武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图6-4-1 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男子长拳(上海杨屿弘)

2. 长拳的基本技法

1) 人体静型技法的要求:长拳运动中的静止性动作,包含立、站两种形式。“立”是指单腿支撑的独立状态,“站”是指双腿站于地面的状态。当单腿独立之时,其动作应当如同鸡在运动中突然停止,一只鸡爪蜷曲收起,另一只鸡爪紧紧抓地,身体稳固、安定而不晃动。当双脚站立于地面时,其动作应当如同苍松一样,刚健、挺拔,富有一种巍然气势。由此可以看出,长拳运动中的静止动作应当体现“静中有动”的辩证关系,使静止动作内含有动的意蕴而不显僵硬。

在长拳运动中,无论是立或是站的静止性动作,在功架上要表现出势正招圆的动作规范;在气势上要表现出雄壮豪放的精神和气魄,即眼睛要专注于一定的方向,有“伺机待动”之势,而且两眼还应如同闪电般锐利,投射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

2) 人体动态技法的要求:长拳动态动作,从速度来看,呈现为缓动与迅疾交错行进。当动作缓慢运行时,要像雄鹰在空中盘旋那样,外似安逸,内含机警;当快速运动时,动作要似疾风、海潮,快不可测。同时,还强调将缓动和迅疾交错衔接,相互映衬,表现出动迅静定的特点。从形态来看,长拳运动要求旋转、弯曲和扭拧的动作,应当像车轮一般,紧密围绕一个轴心圆滑而又快速地转动;而且当身体扭拧、弯曲时,身体如同弯弓一般,内蓄强大的韧性与回弹力,不能呈现出松懈之态。长拳套路的运动路线以直线进退为主,竞技长拳套路会穿插弧线和斜线,并多有起伏转折、蹿蹦跳跃、闪展腾挪、旋转翻滚等动作。

3) 整体运动技法的要求:长拳运动是强调人体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要求内部的精神、气息、劲力与表现于外的静型和动态协调一致。练习长拳要求全神贯注,将攻防意识贯注于动作,再通过眼神的配合表现出来。

练习长拳要求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运用“提气”、“托气”、“聚气”、“沉气”4种呼吸方法配合动作。一般来说,在完成跳跃动作时,先吸气,然后屏气,就是以“提气”配合。在完成各种定势亮相动作时,以气息配合动作保持姿势不出现变动,就是“托气”。在以爆发力完成“寸劲”动作时,辅以短促的呼气催发劲力,就是“聚气”。“沉气”就是气往下沉,有助加大呼吸量,在完成平衡稳定和发劲动作时,用沉气进行配合尤其重要。

长拳运动要求“劲力顺达”。“顺”,就是要符合人体运动的规律,而且意识、气息要配合一致。“达”,就是要让力量达到攻击的目标。为此,在劲力运用技法方面,要刚柔相兼,不能一味地刚而形成僵劲,也不能一味地柔而失去长拳的特点。同时,要注重通过瞬间爆发的“寸劲”,表现出准确的力点,展示出“力达”的演练效果。

4) 对攻防技法的要求:长拳运动在攻防技击方面,强调长击速打,主动出击,以快制慢,以刚为主。同时,长拳运动多以腿法来彰显其动作的攻击威力,并通过腾空跳跃中的各类腿法展现长拳运动的威武雄风,体现长拳特有的“遐举遥击”的攻防效能。长拳运动在强调“长”的同时,也采用动作幅度小的动作来映衬“长”,乃至在演练时大开大合;在长击时,以肘打、膝撞、肩靠等“短打”相辅,显现出“短以卫长”的技法,体现人体技击的功能以及对人体在格斗过程中的技法要求。

二、杨式太极拳概述

1. 杨式太极拳的历史沿革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创自杨露禅(图6-4-2)。[7]

杨露禅(1799~1872),名福魁,露禅是其字,河北永年人。少年时代的杨露禅练习过少林拳,后到河南温县陈家沟,拜投在陈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陈长兴的门下,刻苦学习。

清同治初年(1862年),杨露禅来到京城,在端王府教拳。在不断的交流和教学实践中,杨露禅对太极拳的技术进行了革新,形成了以抽丝劲、掷放术为代表的技术特点,以及简单易学、实用面广的新拳架。后经其孙杨澄甫(1883~1936)进一步完善,并于1930年由其传人执笔出版了《太极拳体用全书》,规范成杨式太极拳教学的范本。杨澄甫早期在北京教拳,后在南京、上海、广州等地教拳,对杨式太极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6-4-2 杨露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体委以杨式太极拳为蓝本,先后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48式太极拳,修订了88式太极拳。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组织创编了“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有力地推动了杨式太极拳的进一步发展。

2.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图6-4-3 身体各部位姿势要领(搂膝拗步)

1) 对人体静型技法的要求:杨式太极拳对人体静型技法,除了头部中正、下颌内收,松肩、垂肘、塌腕、松腰、敛臀、松胯等习练太极拳的一般要求外,还可以归纳出杨式太极拳特有的立身平正、架势工整、腿蹬脚碾、臂如刀锯等要求(图6-4-3)。

(1) 立身平正:平,水平;正,正对前方。从外观上看,顶平、肩平、胯平、脚平,面向正前方。

(2) 架势工整:周身都用平正之劲,形成四肢平正,显得架势非常工整,如同中国书法中的楷书字体。

(3) 腿蹬脚碾:习练杨式太极拳非常讲求腰腿部的虚实转换,脚步的进退自如,为此必须处理好胯部(裆口)的运动。胯部运动最明显的特征是两胯撑开,胯部圆活。杨式太极拳的下肢经常出现后坐步、后坐转脚,而不是虚步;后腿蹬地成弓步时,腿部保持一定的屈度。

(4) 臂如刀锯:手臂在回引时,状如挂钩(回手如钩),要求手臂放松、悬挂,呈现出钓竿状的弧形。前推时,状如锉刀(出手如锉),要求手臂基本伸直,坐腕、竖指,使手臂保持一定弧度,似直而非直。运化的手臂(如搂手)在运至终点时,也要掌根下按,手臂在弯曲中有挺拔之势,似屈非屈。

此型静中寓动,随着动作的开合,躯干有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实腹、沉肩落胯等身体各部形态的变化,使躯干中轴稳定而又灵活,尤其是在呼吸配合的作用下,具有吞吐开合的自然动力。

2) 对人体动态技法的要求

(1) 绵软以至于流畅:绵软不是无原则的,它以流畅为目标。只有绵软了,才有可能流畅;而流畅了,才能显示绵软的价值。

(2) 松静以至于沉实:伴随着放松训练,不仅训练出肌肉、关节的绵软,而且训练出身体的沉实(如棉裹铁);同时,脚下稳健,力量下移,建立起由脚下运劲的运动习惯(劲起于脚,问地耍力)。

(3) 轻灵以至于圆活:松沉后,手臂柔软而又轻灵。这时,轻灵必须向圆活方向发展,否则,轻灵会走向盲动,实战中消极、疲软,陷入被动。圆活,要求学会转动身体,转移力量,以形成稳定的运动节奏,掌握身体运动的规律性(气遍身躯不稍滞)。

(4) 贯串以至于相连:不仅要求各个环节要串连起来(节节贯串),以达到绵软流畅、轻灵圆活的状态,还要把各个独立的招式串连起来(势势相连)。要求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的过程之中,使整个身体的运动犹如海浪运动一样,滔滔不绝(太极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3) 对整体运动技法的要求(图6-4-4)

图6-4-4 2010—2014年蝉联中国大学武术锦标赛女子甲组太极拳冠军(复旦大学花苑)

(1) 平稳宁静,缓慢均匀:放松、缓慢是训练内劲的基本条件,有了这样的环境,才有可能探索与发现身体内部的运动节奏与潜藏的动力。杨式太极拳的内劲仍然具有平正的特点,它要求在松静、平稳、匀缓之中,表现出沉重、空灵、完整的力量。从外形上看,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高度基本一致,没有上下起伏,节奏稳定,移动幅度不大;但它讲求细节,追求内劲的转换,其内在的节奏变化强烈,转换快速。

(2) 劲如抽丝,柔中求刚:抽丝劲与松沉劲是习练杨式太极拳追求的劲力,这并不是说杨式太极拳不讲求身体的转动。事实上,转动是时时存在的,只是杨式太极拳中的转动主要用于运化,平行得如抽丝般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引带与固定对方的身形,达到如弹丸飞出般的发放效果。抽丝劲的形成是意识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练习时,要求身体沉稳、肢体柔软、意念深长、动作连贯,使力量绵绵不绝。

(3) 呼吸自然,“哼、哈”为用:习练杨式太极拳时要求呼吸在自然和顺的基础上,与蓄势、发力的动作相配合,做到蓄势时吸气,发力时呼气。运用这种呼吸方法,练习者一般不会气喘胸闷,还能很快地学会呼吸与动作、力量的配合。对抗发劲时,常配合以“哼、哈”两种发声,以增加发劲的威力。“哼、哈”是气体急速入出口鼻时,发出的两种共鸣声。“哼”是吸气声,用于引诱对方落空,使其拔跟;当气吸足后,发出“哈”声,快速呼气,沉入小腹(丹田)。这样做,既增加了身体的稳定性,又能够增加肌肉爆发的力量和速度,获得较大的攻击效果。

(4) 以心行气,内外相合:这里的气,首先包含了呼吸之气;其次,就是人体内部的生理、生化的反应与变化。习练杨式太极拳要求以外在引导内在,以内在促进外在,获得内外的一致性。用意识来控制身体、指导动作,让意识、呼吸、动作、力量、生理与生化反应等高度统一,才有可能较快地进入太极拳的习练状态,学到真正的太极功夫。

(5) 上下相随,方圆相生:在追求身心融合的同时,还要追求整劲。习练杨式太极拳要求手足之间互相引导,如一线贯串,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力量上,完成方劲与圆劲的统一。方劲是指进攻发劲的力量,圆劲是指防守运化的力量。方劲走到尽头时,要逐步转向圆劲。圆劲化到尽头时,要逐步转向方劲。方圆之劲相互为用,形成杨式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发劲特点。

4) 对攻防技法的要求

(1) 沉转走化,接手遏势:杨式太极拳的实战技术,强调把对方阻遏在身体前面,然后引化或发劲。它用沉、转的方式与对方接手,在化解对方攻击的同时,把自己的力量传递到对方的脚跟;在遏制对方进攻的同时,还能迫使对方出力反抗。

(2) 回手钩带,引其拔跟:上一步成功后,随之吸气后引,用抽丝劲引导对方拔跟。杨式太极拳的沾劲,犹如身体长出倒钩一样,能够自然地将对方钩带出来,引导对方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向前冲出。

(3) 凌空壁立,势如临渊:较好的引劲,不仅要使对方脚跟浮起,支撑不稳定;更要迫使对方手上也无所依托,找不到支点。这种上下皆空的状态,犹如坠入深渊一般。此时,如果用身体堵截住对方的路线,犹如一堵墙壁挡在前面,令对方更加恐惧。

(4) 躯干冲撞,如脱弹丸:发劲时,要充分利用身体的冲撞力与躯干的弹性力,并要注意发力的平整。这样,能够发放出使对方如弹丸一样腾空飞出的力量。此法在实际运用时,会产生强大的穿透力,应点到为止,避免给对方造成较大的身体伤害。

三、剑术概述

1. 剑术的历史沿革 剑的运用方法和运动形式统称为剑术。现代武术运动还将剑的各种套路运动泛称为“剑术”。[8]因此,要了解剑术的历史沿革,先要了解“剑”的发展概况。从剑的形制演变及其应用价值的变迁进行探索,才能理清在“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剑术的发展脉络。

剑是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两面有刃的短兵器。剑由矛头和匕首演进而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剑的形制也逐步发生着变化。

考古发掘中见到的西周青铜短剑,呈扁平双刃形或矛头形。茎极短,茎端有孔,用以穿绳,剑长仅24~40厘米。春秋时,剑身逐渐加长,中央凸出为“脊”。战国后,普遍使用长剑,最长的达1.4米(图6-4-5)。汉代以后,剑的格、柄、首的外部都以木片或铜片夹持加大、加宽。此后,刀逐渐代替了剑在军阵中的格杀作用,剑的军事价值逐渐衰退,剑身又逐渐变短了些。

图6-4-5 青铜古剑(战国)(www.daowen.com)

剑在古代,除了作为格杀的兵器、锻炼武艺的器械外,还有多种用途。

其一,剑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例如,皇帝授给亲信大臣的“尚方剑”,具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

其二,剑被僧、道作为法器,认为剑能“隐身”、“降妖”、“杀魔”、“于千里外取人首级”。

其三,剑被作为礼仪中显示地位等级的标志。古籍中记有严格的佩剑制度,如佩剑人的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装饰剑的金属或玉石等也不同。

其四,剑被作为一种风雅配饰,文人学士佩之以示高雅。

在车战时代,剑是一种短兵相接时才运用的防身兵器。车战衰退后,剑曾一度作为军阵格斗的利器。当刀取代剑的格杀作用后,剑受到了民间武艺家们的青睐,迅速发展出多种演练形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剑术形成了“斗剑”和“舞剑”两类。

“斗剑”是指两人持剑相搏,互较胜负的格斗运动。在战国时,斗剑之风很盛。古籍记载,“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剑瘢”(《后汉书·马援列传》),“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庄子·说剑》)。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与将军邓展曾在一次宫殿宴饮时,以甘蔗当剑,比较剑技(《典论·自序》)。从持剑而斗,百姓多剑瘢,到出现“以甘蔗代剑相较”,标志着古代“斗剑”是沿着注重体育性和娱乐性方向发展的,乃至演进成了近现代的短兵格斗运动。

“斗剑”的技术方法战国时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庄子·说剑》述云:“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吴越春秋(卷九)》记有越女论剑云:“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侯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这些论述不仅阐明了剑技中的虚实、先后、内外、弱强、形神等矛盾的处理方法,还述及了有关动作速度、路线、呼吸等方面的要求。

“舞剑”是指以单练形式为主的剑术运动,周秦时已有记载。《孔子家语》记载:“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太平御览(卷四十三)》引晋代傅玄在《短兵篇》描述当时的集体剑舞说:“剑为短兵,其势势险危。疾逾飞电,回旋应规。武节齐身,或合或离。电发星鹜,若景若差。兵法攸象,军容是仪。”这也可看作是对剑术单练形式的描述。舞演形式的剑术运动沿着健身和娱乐的需要,在剑舞等武舞的影响下,逐步发展形成了明清后蔚为大观的剑术套路运动。

剑术套路的名目很多,如七星剑、昆吾剑、青萍剑、太极剑、八卦剑、达摩剑等,不下数百种。就其体势,可分为行剑、站剑;就其穗长,可分为长穗剑、短穗剑;就其持握法,可分为正把剑、反手剑、双手剑以及正把的单剑和双剑;就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单练剑、对练剑。

2. 剑术的基本技法 剑术的基本技法,主要是通过持械首的支配和身法、步法的配合,发挥出剑的攻防效用,展现出身剑合一的特点。据此,可以把剑术的基本技法归纳为4句话、32个字:尖锋刃把,配手合法;护中直刺,巧闪旁扼;疾步紧逼,持短入长;轻捷顺畅,示虚蕴实(图6-4-6)。

图6-4-6 第十、十一届全运会男子剑术冠军(上海韦剑)

1) 尖锋刃把,配手合法:这是指剑术的技法要素包括用于攻防的剑尖、剑锋、剑刃,支配剑动的把法,协调动作的配手(非持剑手)和一定的击法。明此六法,且六法相合,动作才算合规中距。分而言之,剑尖锐利,主于扎刺;两剑锋分呈斜形,主于点啄;两剑刃轻薄,主于劈、斩、削、撩。在运动时,要以剑的击法要求,作为规范剑身的运动路线、攻防目标(运动方向)、器械着力点、姿势规格等的标准;以适宜的把法,使剑尖、剑锋、剑刃,配手按照击法要求配合运动。例如,刺剑,应以螺把我柄,使剑直线出击,力达剑尖;配手以“合击”或“反向对称”法配合,同时要分清剑身是呈剑刃分朝上下的“立剑”状,还是呈剑刃分朝左右的“平剑”状。此外,由于剑两面有刃,不能做贴身抽泣和缠头裹脑类动作。

2) 护中直刺,巧闪旁扼:这是依剑之形制,发挥其攻防特点的重点技法。剑以尖锋最利,用其尖应以护中直刺为主,使其锋应以巧闪旁扼为要。护中直刺,是指剑沿体前正中方向向前直刺。这样刺,既是进攻对手的捷径,也保护住了自己的正中。此为持剑击人的主要方法,是剑术的主要进攻类动作。巧闪旁扼,是指以剑防守时,应尽量不用剑去格架对方兵械,要以闪让避开对方攻势,并趁闪势,以剑锋崩、点对方手腕,扼制其进攻。这样闪躲防守,既使对方进攻落空,又能避免轻薄的剑器被重硬兵械击残。“护中直刺,巧闪旁扼”,使剑术动作形成了姿势严谨、闪展敏捷,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运动特点。

3) 疾步紧逼,持短入长:这是剑术“短兵长用”的技法规律。剑为短兵,欲胜长兵,必须拼命进逼,死中求生,其关键是“足如毚兔身如风”。通过步快、身快,逼近对手,以加长剑的攻击距离,此即“短兵长用”之法。在剑术套路中,剑随步动,一步一剑,甚至行数步只一剑的行步撩剑、穿剑等动作,都是这一技法规律的体现。

4) 轻捷顺畅,示虚蕴实:这是指以轻快、敏捷、活顺、流畅的轻虚形态,蕴藏变化莫测的技击招法和坚忍的制敌意志。剑器轻利小巧,易于变化。练剑时,要顺应此特点,一要做到“只手独运捷于电,手眼清快身脚轻”(吴殳《手臂录》),使剑与手、眼、身、步密切配合,通体轻快敏捷;二要做到动作与动作间衔接活顺,使整套动作纵横逆顺、流畅不滞;三要做到在圆活中伏下随时可直线出击的招法,而一旦直线出击又可迅速转归圆活;四要做到在柔顺中伏下随处皆可发劲制敌的气势,而一旦发劲又迅速转入柔蓄。

四、短棍概述

1. 短棍的历史沿革 “短棍”一词,本是对鞭杆、手杖等短棍、棒类武术器械的总称。当今说的“短棍”,则是以鞭杆、手杖等短棍、棒类武术器械的基本形制为形制,集各家基本技法形成的新的技法体系。[9]

短棍便于携带,既可作为生活中的实用工具,又可作为防身的武器。因此,古代人们出远门时,常常带条短棍。短棍的使用方法逐渐在实践中积累起来,形成各种用于健身的短棍技法。

短棍中的手杖类器械,主要流传于华中地区,以少林拳系短杖为代表。短棍的鞭杆类器械,主要流传于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在西北地区,尤以甘肃陇南、甘谷、秦安、武山、通渭等地的习传者较多。广为流传的有:伏虎棍、缠海鞭、九环鞭、子胥鞭、太师鞭、铁门扭丝鞭、五虎群羊鞭、黑虎鞭、蛟龙鞭、梅花鞭、桥梁救主鞭、川龙鞭、九回窜子、五阴七手十三法等。在华北地区,山西习传者尤众。流传于晋北、吕梁、太原和晋中一带的鞭杆主要有:五花鞭、八仙鞭、十五手点穴鞭、二十四式鞭、三十六式鞭、六十三鞭、八合鞭、子母鞭、骆驼鞭、十字鞭、综合鞭杆等。

目前,流传较广的骆驼鞭,初传于古代代州(今山西代县一带)。当时,代州人为了换取生活物资,要将当地特产用骡子或毛驴运输到陕西西北口外(今内蒙古一带),但在旅途中常遭强盗抢劫,迫使他们通过习拳练武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并常用随身携带的鞭杆进行搏斗。后经历代武师对鞭杆实战技术进行加工,创编成各种套路,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十大武术著名教授之一陈盛甫在骆驼鞭的基础上创编了一路鞭杆、二路鞭杆、简化鞭杆和对打鞭杆,在对短棍的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短棍易于取材、携带和习练,实用性强,几乎各拳种内均有短棍类器械,从而形成了不同拳种短棍的技术特色。流传于不同地域的短棍法,则多受当地拳种的影响。例如,山西短棍受形意拳技术风格的影响,架势工整,棍多贴身,劲力风格较为明显。西北短棍受“条子(长度超过身高的棍)”技法影响较多,多倒手换把、泼辣多变、快速有力。

传统端棍有鞭杆门之称,由鞭杆拳、胸鞭、腰鞭、袖鞭、尺鞭、掌鞭及相关功法组成(图6-4-7)。

图6-4-7 短棍(鞭杆)

(1) 鞭杆拳:一般与鞭杆套路合一,如陀螺鞭空手练就是一套完整的拳术。

(2) 胸鞭:长由地面至心口,适合两人对打及功法练习。

(3) 腰鞭:长13把(一把的长度等于个人一掌的宽度),适合双手及单手习练,目前流行的短棍多以此长度为准。

(4) 袖鞭:长从肩至中指,适合单手习练及功法练习。

(5) 尺鞭:长与尺骨长度相同,适合于点穴及功法习练。

(6) 掌鞭:长约10厘米,用于暗器及功法练习。

(7) 功法练习:有两人对拧双棍、推短棍、对缠棍和缠指等。

2. 短棍的基本技法 短棍是用质地坚实的硬木制作,一般选用质地坚硬而稍重的白蜡杆、牛筋滚、藤条等材料制成。

选择短棍长度的方法是:自然直立,大臂垂直于地面,抬小臂至水平,地面距小臂上沿高度即为适合本人的短棍长度。棍的粗头直径大约2厘米,为把端;细头略细于把端,为梢端。

短棍是一种无刃短兵器,它的每一部位,均可握持。从而形成了持梢用把、持把用梢、持中间用两端等一系列技法。运用时,击首侧尾应,击尾侧首应,击中侧首尾呼应,变化莫测。短棍将身棍关系视如手足关系,强调棍如人之手,使棍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短棍的基本技法包括:执中法、倒手换把、梢把互济、身棍合一、棍走弹力和单双互换等(图6-4-8)。

1) 执中法:执,是指执掌、掌握、控制、运用的意思。一首握棍把段或梢段,另一首半握于中段,握中段之手即是执中之手,短棍技法变化全在执中之手的虚实、转换、进退变化之中。短棍的运用重在执中,掌握执中的道理才能很好地运用短棍的倒手换把、梢把互济、神棍合一、棍走弹力等一系列技法。执中法主要有3种技法。

图6-4-8 2009年首届全国学校《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短棍教学班

(1) 执中虚实法:执中手虚握棍时为虚,称为活把,利于变化,如执中手的阴阳变化、松紧变化、把位变化等。执中手瞬间握实为实,称为硬把,是发力时用的技法之一,如棍法中的戳棍、点棍、劈棍等技法。

(2) 执中转换法:执中手在棍法运用中处于连续的转换状态。主要有滑把——执中手在短棍中段自如滑动;阳把——执中手换把手心朝上;阴把——执中手换把手心朝下;虚把——执中手虚握棍中段;实把——执中手实握棍中段。

(3) 执中进退法:执中手握棍向前滑为进,向后滑为退。

2) 倒手换把:倒手是指使短棍在左右手之间灵活转换,即左右手都有攻防技法,左右两边均可以自如发力。换把是指左右手可以自如地以各种把法执握于把段、中段和梢端,并使出相应的攻防技法,倒手换把是短棍重要的基本技法之一,倒手不灵就不能体现出短棍的梢把并用,换把不活则体现不出短棍的瞬息多变。

3) 梢把互济:所谓梢把互济是指梢把两端可以迅速自如地转换攻防技法,一端防守,另一端进攻,或两端轮流进攻或者防守。如把段拦挂、梢端进击,把段拦裹、梢端戳击等。

4) 身棍合一:由于短棍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短,它可以很方便地贴身缠裹穿插,这样就可以充分与身体形成和谐的整力,如戳棍、劈棍、挑棍等棍法均是贴身进攻技法。

5) 棍走弹力:短棍演练时身、棍之力道有如弹簧。短棍对弹力的要求较高,弹力的产生一方面是要求周身协调如弓蓄、放力;另一方面是运用执中技法,使短棍的两端产生快速翻转的弹性力,在抽、甩、云、贯等技法中,贯穿弹性鞭打劲。

6) 单双互换:单双互换是指短棍技法,既有单手技法,也有双手技法,而且单双手技法可以自如地互相转换。在单手技法中可融入刀法、剑法,双手技法中可融入枪法、长棍法。

[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组.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 林小美,徐岸清,徐国芳,等.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态与眼神[J]. 浙江体育科学,2003,5:60-62.

[3] 周惠新,李湘远. 艺术的运动和运动的艺术——论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J]. 搏击(武术科学),2004,3:52-55.

[4]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组.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1997.

[5] 张学生. 武术功法时代价值的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07.

[6]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长拳[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杨氏太极拳[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剑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短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