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武术段位制:由来及高校教程

中国武术段位制:由来及高校教程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年酝酿与实验试点和各方努力,《中国武术段位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出台。推出《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武术段位制可以使武术成为一个全民健身制度的试点,促进武术全民健身制度化。

一、段位的形成

“段位”顾名思义是“阶段”和“位置”的意思,所以“武术段位”可以理解为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习练者的武术水平在某一习练阶段达到的等级。

段位的规则并非凭空产生,历史上可以追溯到隋唐创武举制度时。这在中国武术史上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实际上它一方面是武术精炼化、规范化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对武术本身的推广。在进入仕途的激励下,无疑激发了更多人的习武热情,武举制的影响和意义不可低估。这种面向社会各阶层选拔武勇之才的方法,为此后历朝历代所沿袭。

武举制度的正式建立是在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通典·选举三·历代制下》记载:“长安二年,教人习武艺,其后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通典》还记载:“开元十九年,诏武贡人与明经进士同乡饮酒礼,天宝六载正月制,文武之道,既惟并用,宗敬之仪,不可独阙,其乡贡武举人上省,先令谒太公庙,每拜大将及行师冠捷,亦宜告庙。”武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长垛、马射、马枪、筒射、步射、翘关、负重和材貌等。

到了宋代,武举在解、省、殿三试之前,还有一个比试(有时又称为引试)。比试在京师由兵部委派官员主持,在边缘地带则由帅司主持。其课业分为武艺与程文两项,比试总额一般限制在200人左右,只有沿边地区,因为兵事需要没有限制。武举解试由兵部主持,兵部通过解试,发放解额一般在70~80人。解试课业与比试一样,仍分为弓马武艺和程文试。所谓省试,即兵部试,解试分为弓马武艺和程文策部。

明代武举开始于英宗时期。明代考试程序为乡、会、殿3级,乡试在省城举行。会试3年举行一次,考场设在京师,开始由兵部主持,后来由翰林院主持。应试者为各地乡试中榜的武举人,考中者称为武进士。

清朝自诩以武功定天下,重视通过武科考试选拔将才,在顺治皇帝行定鼎登基礼仪的次年,就在各省开始举行武乡试。清代武举制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4级。童试为初级,应试者先经县试、府试,然后进行院试,中试者为武秀才,也称武生,录入所在府、州、县学。乡试3年一科,凡是各省武生、绿营兵丁,都可以参加乡试,中试者为武举人。会试也是3年一科,开始的时候,武举人及现任营千、把总、门、卫、所千总、年满千总、通晓文义者都可以参加;后来,武职会试只有武举人出身才可以参加会战,中试者为武进士。殿试也称廷试,会试后举行,会试中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钦阅骑射技勇,考试策文。殿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是前3名,也称鼎甲,为武进士及第,其头名称为武状元,二名称为武榜眼,三名称为武探花。二甲10多名,为进士出身,其余尽属三甲,为同武进士出身。

清中叶后,世界列强以枪炮为军械,清代的火器装备也逐渐增加,至晚清甲午战争后募集的新军,全用洋枪装备,此时武科考试的硬功、刀、石及马、步射都与军事无涉,由此育成的武举人、武进士,已经无法担任训练军队、指挥作战之职。光绪二十四年,内外臣恭请变更武科旧制,废弓、矢、刀、石,改试枪、炮,康有为也提出了废止武举制的主张。光绪二十七年,清廷下令废止武科。[3]

1985年国家体委曾经制定《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将运动员分为武英级,一、二、三级武士及武童级。这一级别标准主要是针对武术运动员、专业人士制定的,可以算是段位制的前身。全国武术运动员加在一起仅仅500~600人,这与几千万民间武术爱好者的人数相比真可以算是九牛一毛了。对于《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民间武术爱好者只有望“级”兴叹。不少武术教师也反映青少年学生好胜心强,如果武术有了晋级制度,就更能调动他们习武的积极性。

经过多年酝酿与实验试点和各方努力,《中国武术段位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出台。推出《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武术段位制可以使武术成为一个全民健身制度的试点,促进武术全民健身制度化。显然,中国武术段位制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有补充和促进作用,对将武术推向世界走向国际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二、段位制的始貌

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形式是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定为三级九段:一、二、三级为段前级,一、二、三段为初段位,四、五、六段为中段位,七、八、九段为高段位[4]。段位制的考核评审分为武德考核、技术考核和理论考核。段位制理论考核的实质,在于适应武术发展的需要,把理论考核作为提高习武人群素质的突破口之一,从理论的高度实现武术习练的科学化,提高武术人口的“含金量”,使武术习练者更深入地理解武术文化内涵,能自觉地运用武术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中国武术段位制注重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在理论考核上,除检验习武者是否掌握了规定的理论外,更强调武德、武礼的规范,习武先习德;尤其是高段位,要以弘扬武术精神为己任,以继承与发展武术传统文化为目标;在技能考评上则注重参与性、持续性和全面性。

三、段位制的修订

为更好地适应当代体育发展的潮流,经过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于2011年6月对武术段位制规则进行相应的修改,使之从试行步入正式推广。

1.“套段”转“考段” 武术段位制从对武术工作者的落实“套段”阶段,转入“考段”的新阶段,逐步规范化、标准化。1998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入段晋段考评》教材,包括理论教程、初段位技术教程、中段位技术教程(太极拳类、长拳类、南拳、散手类)。除高段位以外,该套书中各段位均有相应的内容。

2. 段位细化增补与证书徽章改版 新的武术段位等级在参照原有的武术段位等级上有所修改,增加了段前级与荣誉段位,并且对段位徽章与证书也做了相应改版。

1) 武术段位等级的细化和增补

(1) 段前级(细化段位):由低至高依次细化设置为一级、二级、三级。

(2) 段位:分为初段位、中段位、高段位,由低至高依次设置为:①初段位:一段、二段、三段;②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③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

(3) 荣誉段位(增补段位):荣誉中段位、荣誉高段位,由低至高依次增补设置为:①荣誉中段位:荣誉四段、荣誉五段、荣誉六段;②荣誉高段位:荣誉七段、荣誉八段、荣誉九段。

2) 武术段位证书和徽章的改版

在此次修改中还颁布了新版武术段位证书和徽章,但此前(即1998年12月~2011年6月)颁发的段位证书仍然具有资证作用。原有布质机绣段位制徽饰将与新发布的段位制徽章并行使用,具有同样资证作用。

(1) 1998年12月启用的武术段位徽饰、证书样式(图1-2-1,图1-2-2)。

图1-2-1 1998年12月启用的段位徽饰

图1-2-2 1998年12月启用的段位证书(www.daowen.com)

(2) 2011年6月启用的武术段位徽章、证书样式(图1-2-3、图1-2-4)。

原版武术段位证书是1998年为套段设计的,新版可称为“考段版段位证书”。两者的不同处主要有两点:①制式不一样。证书由原来的一张纸变为一个小本。套段版证书只有资证作用,考段版证书单数页用于粘贴每次晋段获得的段位资证证书,双数页用于记录获得该段位后参加段位制活动的情况,作为以后晋升新段位的成绩依据。②注明段位级数。老版证书为笼统的武术段位证,未注明通过何种段位武术考试取得的段位;考段版证书注明了这一点,证明持证者获得了某一拳种或器械的段位,据此可以参与这一拳种或器械的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经过考试取得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资格者,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图1-2-3 2011年6月启用的段位徽章

图1-2-4 2011年6月启用段位证书(护照式)

四、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的设立

2008年10月,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首次组织在浙江杭州举办了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培训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参加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理论、技术以及考评规则的培训。会议决定今后实行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等事宜。此次培训活动结束后,紧接着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

1. 2008年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在杭州举行 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个代表队750余名武术爱好者前来应试。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国荣认为:举办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就是为了出台标准的考核制度,使武术段位考核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让每一个习武者都能有公平机会一展所长。据了解,本次段位制考试不设限制,武术段位是终身制,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人士均可参加。以后每年将有1~2次“国考”,在全国各省轮考,以达到普及效果(图1-2-5)。

图1-2-5 2008年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全体考评员合影

2. 2009年第二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在河南省举行 第二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于2009年在河南省举行,有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以色列、菲律宾、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81支代表队近4000名武术习练者参加。

该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于2009年15~18日在郑州和登封市进行,只考初、中段位。两个考区产生的一至六段的前三名,在闭幕式之前上演了一场决赛。最后,年仅7岁的孟家丞,以及贾江巍、赵君明、王海涛、梁瑶瑶、杨艳分获一至六段的第一名。

在本次考试中,78.5%的考试人员获得了相应段位,11个集体被授予“武德风尚集体奖”,103人被授予“武德风尚个人奖”(图1-2-6)。

图1-2-6 2009年第二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开幕式

3. 2013年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在贵州省举行 2013年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于11月8~11日在贵州清镇举行。本次考试只接受武术五段晋升六段、六段晋升七段的报考,原无段位者,可按规定持推荐函破格参加考试。

各省、区、市武术协会以及设有段位制工作委员会的院校类武术协会组队参加了考试。本次考试按年龄、性别分为男子A、B、C3组和女子D、E、F3组。每组内再按段位制规定项目分组进行考试。每项目组按演练规定套路得分排名,选取前3名授予段位国标奖。该次考试还设有段位全能奖,本奖项不分组别,选取各组规定项目单练套路、规定项目对打套路、自选项目、展示项目4项成绩总分排名第一者进行复试,根据总成绩确定前6名。通过晋段考试者,在颁奖仪式上被授予晋升段位证书,获得段位国标奖与段位全能奖者在被授予获奖证书的同时被授予奖金(图1-2-7)。

图1-2-7 2013年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运动员合影

五、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点的设立

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为推动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普及和发展,把段位制考试点设到习武者的身边,方便习武者参加武术段位制培训和考试活动;并根据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和段位制工作发展的需要,制定了《中国武术协会武术段位制考试点的申报程序、职责和管理试行办法》。决定全国设立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点,由各级段位制办公室设立并负责管理。文件规定:凡中国武术协会一级区域性单位会员属下的二级、三级协会,均可设立段位制考试点。考试点的负责人必须具有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资格(武术管理系列)。各考试点可经批准单位同意,广泛开展《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培训和考试,并按规定权限为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成绩证书(相关政策详见中国武术段位制官方网站)。

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发布的武术字[2012]358号决定,批准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等323个武术协会设立为首批“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图1-2-8,图1-2-9)。

图1-2-8 上海市高校段位考评委员会为首批“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

图1-2-9 复旦大学为上海市高校段位考评委员会二级考评点

[1] 刘秉国. 中国武术的起源和发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9,6(2): 66-66.

[2]《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 纪录片《中华武术》[Y].浙江长城纪实文化传播公司.

[4]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