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改进批评和指责?-个人素质提升基础教程

如何改进批评和指责?-个人素质提升基础教程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动口”也要有适当的方法,可以将否定式的批评指教,改成提问建议的方式,这样做的话,不仅做的人不伤心,问的人也借由对答过程,增加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可谓相得益彰。

如何改进批评和指责?-个人素质提升基础教程

(一)批评与指责的背后,是动口者、动手者相互辅助、共同成长

“出力者无暇动口”是世间常见之事,时常付出很多心力来完成一件事务,满心欢喜,急忙向他人展现,内心只盼得他人赏识,但事与愿违,经常是落得一顿批评指教,败兴而归,实在令人无奈。若能站得远一些来观察此事,则比较不会落入是非、对错的陷阱里,就会发现会动口指导者经常是那位观看者;而会卷起袖子动起手者,时常忙到汗水大珠小珠落满颜,喘息都来不及,哪还有闲情逸致来评断呢?如能将批评指责转换为提问或建议的形式,更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其实,换种角度来看,其间奥秘是在于此:已经能动手者,是通过了考验的第一层,再下来是检验其初始心的过程,“批评与指责”是检验卷袖动手者的初始心是“真无为”的还是“有所为”的,或是根本有目的而为。所以,在处理各种事务的过程中,正是由此,一次次、一层层地检查与考验每个人的能力和真实心态。

这样,是否为批评动口的人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呢?不是这样。动口之人也是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已经与当下的人、事、物纠缠于不良循环之中了,迷失了自己的提升,不可不慎!人人都是需要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千万别变成那只会动口的人。动口之人亦有良知,动口不外乎是想彰显自己的参与感,抑或是想尽一分力而已,故其作为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动口”也要有适当的方法,可以将否定式的批评指教,改成提问建议的方式,这样做的话,不仅做的人不伤心,问的人也借由对答过程,增加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可谓相得益彰。动口、动手之人皆找到了定位,又何来恩怨情仇?就不要再陷入不必要的针锋相对了,不仅在家中应如此,职场、社会更应如此。

批评者与动手者有如彼此约定一般:动手者来学习做人以外,还得检查心中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而动口者则要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耽误自我提升的时间去考核动手者,事后还需要动手者再来拉动口者一把才是。所以不要相互怨恨,难兄难弟一家亲,又何来怨恨呢?

(www.daowen.com)

图4-4 批评指责是第二层次的考核

(二)人生一出戏,角色各不同

人生真是一出戏,就怕自己迷失了,又错把过程当作结果了,自己是气呼呼就差没进医院的苦主,而对方也是一同约定好来演戏的、来检查的,那气啥呀?看起来,就是气最多者最入戏,别忘了,曲终还是要人散的,别坐着不走了,把过程当作了终点。若是如此,日后再见时,是会被别人笑是“憨大呆”了,本是相约出演各种角色而已,还何须分你我?放下怨气,该动手时一起打拼,该享受时一起分享。

世间种种事务背后是事务链的串联,对有缘相遇的每一个人,互相在彼此人生、事业、个人成长路径上,充其量只不过扮演二三幕的临时演员,千万不要把彼此后续还要走的路程耽搁了才好,对那个“先生气、常生气”的人停留很久,其他配角演累了,就要先休息离开的。此种演戏过程需要入戏吗?切记,别太入戏。

如果看到他人缺失,有必须要提醒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才好呢?都不要说吗?如此也不正确,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拿出真心诚意,遵行事缓则圆的原则,耐心地说,出于同理心而说,一次提醒之后,再来共同商讨,要参与的两人都有“说”,而不是一个人“说”,如此就不容易陷入批评指责而产生相互针对了。虚心检讨,弄明白问题在哪里,只要勇于改变自己,何愁不能解决问题。

人们所谓的两相对待,只是为了彼此相互配合提升的设计,如此巧妙,原来本是令人瞋恨不已的对方,竟然是约定好的伙伴,那令人生气的举止、嘴脸,竟然是当初约好一起来演戏罢了,自己还气愤啥?真是太憨太呆啰!如果自己还抱着“被摆了一道”的思想,这就是想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