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培养子女的孝心与孝行

如何培养子女的孝心与孝行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孝心孝行需自觉自发,要将心比心,对父母双亲能够抱有“同理心”:看到当初精神奕奕、体力充沛的年轻双亲,现今已是精力衰竭、体力不济、反应迟缓的年迈老人了;比汝当下所哺育的子女,身心灵更为不济且迟缓,更需要用心来体谅照顾。

如何培养子女的孝心与孝行

父母无私养育子女到成年,需耗费二三十年时光,期间所付出的心力不知有多少,并非笔墨可以记录;每一位子女并不是一夕之间即会长大,都需要父母极多的关爱及照顾,父母付出青春及大量资源,只为能让子女成才,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每一位父母都是子女的保护神及避风港,子女在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只有父母能为子女提供一处休憩之地——家,让子女能够再度开始努力、振作,重新出发。身为人子,年少时往往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自己成为父母,亲身体会后,才能有所感悟,故此古语相传“手抱孩儿方知父母恩”。

父母生养教育子女与子女行孝报恩,形成一个循环,如此才能促进社会良善发展,历代都是如此。当今传统孝道观念的日渐式微,是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孝道行为也应该相应地变化,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认知。孝道观念只有适应时代的规范,才能被人们顺畅地践行于生活,形成父母子女和谐相处、欢聚一堂的良好风气

为何父母哺育子女时付出耐心、关怀就会很容易?为何子女对父母付出耐心、关怀就很困难?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忘记父母当初照料的所有辛劳,也只记得当下自己哺育子女的付出,所以才会形成如此现象。

当今孝心孝行需自觉自发,要将心比心,对父母双亲能够抱有“同理心”:看到当初精神奕奕、体力充沛的年轻双亲,现今已是精力衰竭、体力不济、反应迟缓的年迈老人了;比汝当下所哺育的子女,身心灵更为不济且迟缓,更需要用心来体谅照顾。只要能体悟到这一点,孝心孝行自然会涌现,后代子女也会按照此榜样来做,不用任何人提醒,而且发自内心身体力行。

几千年前,孔圣即曰“色难”,奉养父母除了三餐温饱外,和颜悦色更是难也。如果认为奉养父母衣食无缺即为“尽孝”,那就差得远了!21世纪的孝道,不再只是使双亲满足口腹之欲、穿衣保暖,孝道不仅是子女的责任义务,更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体贴年迈双亲的种种不便。父母长上当初照顾年幼的自己穿衣、进食、学爬、学走时,是一点一滴循循善诱地鼓励支持,才让年幼的孩子学会生存的基础。父母年迈之后,精神体力不济、牙齿脱落、五感皆已衰退时,我们却要用打骂、责骂的方式对待他们吗?要知道,和颜悦色才是最难做到的。

图3-14 生养教育中感恩回馈的过程

身为子女要认识到当初自己嗷嗷待哺时,父母无私付出、全心全意地辛苦付出,要有同理心,体认父母所付出的一切,更要回报父母的恩情,才能让年迈双亲在晚年时,在人生走完最后一段路程时,能够无憾、无牵、无挂碍。子女也能对人生中最大最深的恩情报答一二,人生有限之岁月,能关怀父母的时光更加有限,必须要好好地把握这短短时光,莫待父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了再来悔恨,那就为时已晚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警语,与大家一起共勉!

父母双亲皆年迈 长年付出用心力(www.daowen.com)

照顾儿女到成年 多用关怀多用心

晚年迟缓精神衰 色难体谅轻声语

照顾回报父母恩 人生满圆孝德行

照顾年迈双亲,除了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照料之外,更是要圆满自己内心对父母的情爱,莫等到父母仙逝之后再来后悔,就会留下一生难补的遗憾。人生有限,如果不能对父母报恩,自己内心难道不会有遗憾吗?古代三年守丧,是为了回报父母亲在婴幼儿时期的照料,现今虽然没有将此古例留传下来,但后人应该了解此种行为的精神意义。

表3-10 父母子女思维角度的差异

续表3-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