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授课数年来,收到的正面反馈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此从课程调查问卷和学生作业中摘录一二说明之。
一是对学生原有观念的扭转,不少学生开始切身领会儒家思想的意义。哲学系某学生的作业:
在这门课中,我收获很多,第一点是对经典的看法有所改变……最开始真的觉得很反感,很难从科学思维中跳出来。更甚的是,觉得老师说的都很偏激。但半个学期下来,我开始渐渐理解老师的话,开始用这样的眼光去感悟、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社会学系某学生的作业:
以前我肤浅地认为儒学更多地是治世之学。经过三个月的学习,我才明白儒学实为修己之学,此学是要在自家生命和生活上理会的。沐于孔哲之道,其为政、为孝、为人、为学的思想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启发,也对当代社会中的“为学”提出疑议。
二是对儒学智慧的领会,同学们能感受到《论语》不同于西方经典的思想魅力。人类学专业的某学生说:“《论语》是纠正我对哲学、对经典的偏见和畏惧态度的第一本书,可谓是我求知路上的源头活水之一。”逻辑学专业的某学生把读《论语》的方式总结为“温”(切己体察)和“玩”(优游涵泳)这两种颇具中国意味的阅读方式:
我原以为《论语》研读只能帮助自己了解儒家思想,在自己的哲学背景上可以加上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但是显然这本一百年前就被贬抑的“封建残余”穿透理性,直达灵魂。
大学的我进入西方哲学的世界,这个世界几乎全是冰冷的论证推理,何况翻译的语言更是失却原来的热力。经典就是西方哲学机器人般的冷血吗?我疑惑了。“温”是我想到《论语》时第一个联想到的字……温,全在切己上。因为接近,所以温热;因为体贴,所以温暖。
记得读“学而第一”时,老师问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为什么要这样排列?为什么要放在第一篇开头?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这节课开始启发我一种新的读书,特别是读经典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阅读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心理变化。这是与第三人称式的进入完全不一样的境界。我觉得这和朱子所谓“玩”是很像的,要读出更多更加切己的意义,“须是玩味”。
三是现实的运用,不少学生开始感受到儒家心性智慧之于现代生活的“活”的意义,并尝试将心性修养结合进现实的学习中。“学习《论语》最大的收获是正视自己的内心,反身而诚”“学了《论语》,像是把游离不定的心放在了正轨上”,类似的课程反馈历年均有,非常之多。再如化学专业某学生的作业:
上这门课,我并未完全理解其中的精髓和深意,但奇妙的是,潜移默化地,我的心境相比以前的确开阔了许多。我相信这是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的传统文化的力量,无论我们这一代的社会环境变得如何,它已经如基因一般(存在),在恰当的时候就会生长出来,给我们以精神力量。
地理科学专业某同学的作业:
这门课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教给我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和如何修身养性……我发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主敬功夫。我以前有很多不专心、低效率学习的体验。主敬功夫让我提醒自己,沉下心来专注地去做好一件事情。专注让我的状态变好,好的状态会让我把接下来的一件事也处理好。心情良好,事情流畅,这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相反,心不专注时,就构成一个恶性循环。现在,良性循环让我能保持长达一天的持久力,但这在我的全部生活中不超过十分之一。我在处理社团、人际事务时,内心还是经常毛躁、脆弱、鲁莽,距离君子的状态还相差很远。
另外,《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也普遍让学生深受触动。管理学专业的某学生说:
如何与父母相处,这是我最大的改观之处,我不再将父母对我的好看作理所应当,而是变成了更加孝敬父母的原因。
人类学专业某学生的作业:
我把《论语》中论孝的章节通读一遍后,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尽到孝道。平日我总是抱怨父母唠叨,常常觉得父母不了解我,经常要和他们争论到底。终于等到上大学“获得自由”了,我又很少给父母打电话,哪怕只是简单地报个平安……但是孔子的话让我回忆起了父母疼爱我的点点滴滴——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孔子所说的居然句句都是人之常情,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从那以后,我不再那么不懂事,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孝敬父母,怎么不让父母担心自己。
以上是本课程选课学生的正面反馈。但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在现代性价值观为主导的当代大学教育中,这种反馈只是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一种不够普遍也不够响亮的声音。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更深切的感受与反思有以下几个方面:(www.daowen.com)
第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背后,缺少总体性的精神规划与引导。一位大一会计学某专业的学生在作业中写道:
去年九月,我拎着行李来到这个知识的殿堂。本以为有了自己选定的专业,有一所优秀的学校,我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可万万没有想到,大学生活的自我安排,五花八门的社团活动,难以想象的多条道路,使我应接不暇,很快,生活脱离自我控制,内心浮躁,极度恐慌。
此外,“迷茫的大一”“几乎崩溃的内心”“想换专业带来的深刻苦恼” 等心态,在学生的表述里随处可见。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现代学子普遍缺乏奠定在各种专业知识之下的精神基础,即缺乏为学“求放心”“立乎其大”的心性根源。缺乏远虑,必有近忧。其后果就是,一次小小的失恋、人际摩擦、换专业等琐事,往往会成为学生心理失衡乃至崩溃的导火索。
第二,学生对人文精神的需求更加实用化、功利化。笔者在2011年至今的近十年教学过程中,发现早期和近年学生的特点已有很大不同。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与相伴而来的浮躁心态,非专业的学生对于人文类通识课的需求也从早年理论思辨的自觉与单纯求知的快乐,转变为更加实用化、功利化的需求。很多学生不再愿意进行艰深烦琐的理论思辨,“是否对当前生活有用”成为学生选课乃至选专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另一方面,这种有限的实用需求一旦满足,又很快陷入新一轮未知的空虚与迷茫。失去了最根本性的精神根底后,实用与虚无的二律背反,往往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领域。
第三,本课程所做的心性教育的努力,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儒家心性之学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既缺乏传统价值观的精神土壤,也缺乏传统礼法制度的客观环境,更缺乏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制度落实。总体上,本课程只能够提出心性教育的意义、构架,指示心性之学的努力方向,只是一门知识层面的课程,还有很大的探索和落实空间。因此,笔者想要提出的问题是:儒家的心性之学,乃至中国文化尊德性为内核的教育传统,如何更有效地加以现代性转化,如何与知识化学习为主体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更具体有效地加以融合?
How to M ake Contem porary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Science of Spiritual Exercise of Confucianism—The Teaching Attempt and Reflection of“Study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s a Liberal Education Course
Zhang Weiho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Studying the Analects ofConfucius”,as one of the liberal education courses,i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cience of spiritual exercise of Confucianism as to improve our real life.How can science of spiritualexercise be internally explained and effectiv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modernity?The documents of The Analects ofConfucius in this course will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hemed discussions and not explained by logic thinking.The course also tries to interpret the thinking way and methods of classic Chinese.For rendering the uniqueness of“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which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thought and practical value,students of this course should learn to recite and write the documents of the Analects ofConfucius.By this way,this course can present the ideological context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cultivationmethods of Confucius.The theme of this course is to think about how to 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Studying the Analects ofConfucius”;the science of spiritualexercise of Confucianism;modern value
【注释】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19—120页。
[4]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2页。
[5]程颐、程颢:《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9页。
[6]同上书,第9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