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元教学方式赋予传统技艺新型操作体验

多元教学方式赋予传统技艺新型操作体验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实践操作是教学内容与效果的需要课程设计“操作体验”环节,既能体现传统技艺的传承特点,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作为“体验课程” 的特色,“文物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的实践学时设为总学时的一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践”也表达了强烈的需求。传统技艺体验课程的设计以课堂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双重教学为核心,包括到博物馆、美术馆现场教学,与研究人员交流,实地考察传统技艺,访谈技艺传承人等。

多元教学方式赋予传统技艺新型操作体验

(一)实践操作是教学内容与效果的需要

课程设计“操作体验”环节,既能体现传统技艺的传承特点,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技艺的学习,需要动手练习与训练。传统技艺的学习与传授,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有关“学徒制”(apprenticeship)学习的研究视野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体现了学习者参与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的学习过程[10]。尽管相对于传统的师徒教学,学校的课程只是学生跟着老师操作的一次体验,但观察和模仿的过程有助于理解相应技艺知识。作为“体验课程” 的特色,“文物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的实践学时设为总学时的一半。

从教学效果来说,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积极主动,更容易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11]。当下的高校课堂已大多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记录了传统技艺的影像资料也有不少,但观看影像资料替代不了“亲身体验”所能带来的直观感受。动手操作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其对学习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践”也表达了强烈的需求。以复旦大学文博系近三个学期所开设的通识教育类课程[12]为例,通过查阅评教结果,可以了解到学生关于课程的改进建议集中于“实践”与“参与”;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学生对于课程的肯定也主要集中于:“教学方式多样”“实践”和“实地教学”。与此相应,注重动手实践环节的“文物艺术品保护与修复”学生评教分数也相对较高。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大学生学习有着“广博性”“专精性”“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特点[13]。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观察与思考途径,激发学生对于自身专业以外知识的兴趣。传统技艺体验课程的设计以课堂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双重教学为核心,包括到博物馆、美术馆现场教学,与研究人员交流,实地考察传统技艺,访谈技艺传承人等。(www.daowen.com)

从授课人数来说,考虑到在操作环节需要老师一对一指导,且这一部分课时所占比例较大,因此这类课程适于开展“小班教学”。“文物艺术品保护与修复”课程的限定选课人数一般在10—15人。同时,由于实践操作指导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体验课程还可以考虑制作一部分线上课程来补充教学内容,尤其是知识点的讲授。

与其他大学课程一样,修读“文物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的学生需要阅读参考资料,完成作业。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动手操作部分的成果以及平时讨论和活动参与情况。学生的课程实践成果,如拓片、线装书、装裱作品等,今后还计划以小型展览的形式在校园展出,以进一步发挥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馆校合作”[14]开展课程建设

学习传统技艺要通过实物了解技艺,尤其是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主要场所在博物馆。我国近年日益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2015年3月开始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明确要“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博物馆应当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15]。201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挖掘文物研究价值,“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16]。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如专题导览、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和师资培训、合作研发专题课程等。博物馆教育与传统技艺体验课程都注重利用实物进行学习。博物馆有实物资源、专业研究人员和开展教育活动的经验,高校有学科专业优势、教学科研基础以及学生的需求,博物馆与学校之间有合作互动的空间。

一方面,体验课程在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带领学生观摩展品。如以“碑刻传拓技艺”为主题的课程,在博物馆观察碑刻和青铜器、对应器物与拓片表现的形态,能让学生对中国金石传拓的传统有更为直观的印象与理解。另一方面,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能对展品知识进行教学指导,教育活动人员可以参与教学设计。如2015年以来,上海博物馆建立了教育教案库,提供了包括博物馆资源与示范教案的“教师手册”,制作了“纸”文化包等教师资源包[17]。高校课程可以根据体验课程的教学要求,调整内容要点与操作程度,充实这些博物馆的教育资源。

博物馆教育活动对高校传统技艺体验课程拓展教学理念、丰富课程形式也有着启发,并能进一步体现课程的社会意义。课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推出出版物等,也可以形成一份包含不同主题的学习体验内容课程“菜单”,提供给学生社团、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