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评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

通识教育评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习惯理工科思维的学生来说,人文学科以思辨性、感受性为主的内容往往因为不够“科学”而难以令其信服。

通识教育评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唐宋诗词人文解读”发挥其人文性的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人才,以诗育人,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概括而言,“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通识课程实现了“三个创新”:

一是价值创新。本课程践行党中央的文艺方针和国家文化政策,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见精神融入其中,把传统诗教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文化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实现了高等教育从静态知识传授到动态智能培养的转变。

二是模式创新。本课程推行互联网+时代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翻转有机结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

三是内容创新。本课程从人生的得意、失意、爱聚、分离、老病、死亡等各个不同的情境作精彩的讲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教观念突破单纯的欣赏教学,融合了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极大地丰富了诗词教学的内涵。

二十年的授课历程让我对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也有诸多感悟,具体而言有四点:

首先,教学的顶层设计应积极响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与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培育什么样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开展教学的基础,社会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通识教育的进行提供了原则性的提示,与其保持一致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时代的要求。不同的学校都有各自的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也各有不同,因而通识课程的设计只有符合所需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优化通识课程设置的努力,也才能获得多方的支持和更多的教学资源投入。

其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设计的破题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习惯理工科思维的学生来说,人文学科以思辨性、感受性为主的内容往往因为不够“科学”而难以令其信服。本课程若不顾及上海交通大学的理工特色与学生“轻感性、重知识”的思维特点,而无差别地像传统文科学校那样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的美学鉴赏或是考据疏证,课程内容与理工科同学的现实生活缺乏联结,将很难引领他们进入古典诗词的大门。在找准了破题方向后,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完善课程框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精心挑选最适于呈现且具有趣味性的题材,使得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对他们而言有价值的内容。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有趣、有理、有用的教学方法,改变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当下诸多人文通识课程的教授方法依然是依赖于PPT的口头讲述法,而且PPT的制作也显得呆板而生硬,虽然保证了知识要点的传递,但课堂较为沉闷。通识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通识课程也不同于专业课程,学生是像德赛图所说的那样在一片不属于自己的领地上猎取想要的东西,他们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选择某一门通识课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填鸭式的灌输。有鉴于此,教师要弱化传授者的角色,加强“引路人”的角色,尝试当下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更易融入的教学情景,增强师生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的讨论氛围。

最后,高校人文课程教师要以更大的热情积极拥抱现代信息技术的文明成果。很多高校人文课程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往往持有一种陌生化的态度,并且难以适应新的技术变化。但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信息技术的逐新者,移动终端设备和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备,相对于厚重的书本,他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通过观看视频、使用软件进行学习。同时,现在的大学生不主张一个人独自学习,更倾向于在网络上构建共同学习的“部落”,通过群组、论坛来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因此,通识课程教学的开展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介平台(如慕课平台、课程论坛、公众号等),以符合新生代学生的学习和接受习惯。(www.daowen.com)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Human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ang and Song Poetry”

Li Kanghua

Abstract:As a high-quality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Human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ang and Song Poetry”is construc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nd the students:with emphasis not on appreciation and commentary,but on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constructivism,teaching content of lean organization and use ofmixed teachingmethods.It advocates self-organization evaluation method,and has gained good teaching results.This curriculum has achieved innovations in value,mode and content.Therefore,beneficial teaching implicationswere formed:curriculum design should be matched with the school's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curriculum content should be consistent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as interesting,rational and useful as possible;teachers are supposed to actively embrac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Human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ang and Song Poetry”;constructivism;blending learning

【注释】

[1]李康化,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2]任军锋:《这不是通俗概论课,而是通识核心课——复旦通识核心课程实践案例》,《通识教育评论》,2016年第2期。

[3]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