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现代大学制度以专业分科为基础、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主导,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改革的产物。然而,这一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渐显露出知识“分崩离析”的弊端,容易陷入实用主义的陷阱,而难以解决科学技术裹挟下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如何相处的深层次的系统问题,也难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如《庄子·天下》所言:“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通识教育致力于破除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贯通中西,融会古今,避免知识的碎片化。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为“南洋公学”,从成立之初就带有“物质救国”的色彩,大力发展基础科学、实用科学,以济时弊。作为以理工科见长的著名学府,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组织方式上典型地体现了专业主义、科学主义的特点,严格面向社会需求,牢牢夯实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然而,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培养模式、过窄的专业课程设置也有其不足之处,容易忽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所凝聚的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我、改变世界的智慧和创造力毋庸置疑,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人文通识教育对学生知识探究、人格养成和价值引领上的功效。当代中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上海交通大学自2008年以来,在立足自身理工特色的同时,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通融为理念,开始将通识教育贯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设置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与逻辑学四大板块的通识课程,并要求学生毕业时应修满至少21学分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期打通文与理、专与通的畛域。
作为一个素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对人文知识有兴趣却不得其门而入,因此,上海交通大学人文通识教育的破题不可能像一些文科院校那样引领学生对经典文本进行考据疏证或是对美学作品进行康德式的“纯粹美学凝视”,人文知识的趣味性与生活的连续性是他们的核心关切。人文精神的灵魂,不是知识或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对人之所以生存以及如何生存的关注与探讨。大而言之,这是人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小而言之,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与操守。理工科的大学生尽管有各自的专业领域,但对于人生美好境界的追求,对于人的情感与感性的体验同样执着而丰富。他们所苦恼的往往是如何在专业学习之外,获得更多人文的关怀与教育,以帮助他们理解他人,了解自己,塑造起完善的人格精神,在取得专业成长的同时,获得丰满而愉快的生活。(www.daowen.com)
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唐诗宋词人文解读”课程着眼于知识的探究,着重于能力的提高,着力于精神的成长,目标是让学生在读诗论词之中,了解中国文人,通过中国文人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并在了解的过程中,感知他人以观照自身,从而拥有丰富的感受力与敏锐的观察力,树立辩证的唯物观与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观,在体验人生趣味的同时把握人生智慧。具体而言:一是提升知识与能力——领会唐诗的内涵和意义,增加根源性学养,练就攻读原典的能力;二是掌握过程与方法——重视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训练,获取过程与方法的锻炼,形成通达的见识;三是培养情感与态度——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思维。课程坚守“文学是人学”的宗旨,按照模块化的教学设计理念,秉承着知人论世的文学评论原则,以诗鉴人,以人品诗,由史言诗,借诗读史,把时代的风云与个人的际遇融汇在诗词之中,讲述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诗人,亲近唐宋文人笔墨间的心灵,唤醒人们心中的诗意,激活诗词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透过一首首或悲或喜、精妙绝伦的诗歌作品,一个个类型化而又充满个性的诗人,领悟人生旅途的趣味和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